《莫扎特神灯》是我国著名乐评人贾晓伟近十年来古典音乐评论的文章合集。作者将文章以作曲家先后排序,从巴赫、贝多芬、舒伯特、肖邦、一直到现代主义作曲家勋伯格、韦伯恩,以此为主体兼及演奏、指挥等其他话题。通过对大师作品深入、细腻的解读,探讨在当今环境下如何理解经典与倾听经典。同时作者还把“聆听古典音乐”这一题目与当代文化许多命题结合在一起读解,别具一种风格。倾听,是一种对灵性的追求。在物欲时代,每个人都正慢慢变成胡桃里的国王,灵性必被地魔囚禁。今天,有谁还充满底气地说巴赫的键盘音乐与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比物质世界更有意思呢?但音符的流动会引领我们走向四面八方,与隐匿在万物深处的我们相遇。倾听音乐,就是回归本位,走回原初。
贾晓伟,音乐评论家,《爱乐》编委。艺术评论家,专栏作家。
主要著作有《魔角里的歌唱》、《视觉的人质》、《死于圣殿,生于酒馆:音乐札记》、《亡灵记》、《艺术部落》、《唐吉诃德的烟斗》(台湾)、《巴赫的烟斗》、《反好莱坞:欧洲电影十大师》等。编著有《大家西学:音乐二十讲》、《大家西学:美术二十讲》等。
翻开《莫扎特神灯》,发现这不是莫扎特的专论:莫扎特象征古典音乐,他串起一位位作曲家和演奏家;神灯比喻大师散发的光芒,以及作者在倾听过程中闪烁的灵感。 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作曲家大名,宛如一座座奇峰,分列在其名下的文章,是该书作者在数十年的岁月中,对同一个对象...
评分翻开《莫扎特神灯》,发现这不是莫扎特的专论:莫扎特象征古典音乐,他串起一位位作曲家和演奏家;神灯比喻大师散发的光芒,以及作者在倾听过程中闪烁的灵感。 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作曲家大名,宛如一座座奇峰,分列在其名下的文章,是该书作者在数十年的岁月中,对同一个对象...
评分翻开《莫扎特神灯》,发现这不是莫扎特的专论:莫扎特象征古典音乐,他串起一位位作曲家和演奏家;神灯比喻大师散发的光芒,以及作者在倾听过程中闪烁的灵感。 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作曲家大名,宛如一座座奇峰,分列在其名下的文章,是该书作者在数十年的岁月中,对同一个对象...
评分翻开《莫扎特神灯》,发现这不是莫扎特的专论:莫扎特象征古典音乐,他串起一位位作曲家和演奏家;神灯比喻大师散发的光芒,以及作者在倾听过程中闪烁的灵感。 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作曲家大名,宛如一座座奇峰,分列在其名下的文章,是该书作者在数十年的岁月中,对同一个对象...
评分翻开《莫扎特神灯》,发现这不是莫扎特的专论:莫扎特象征古典音乐,他串起一位位作曲家和演奏家;神灯比喻大师散发的光芒,以及作者在倾听过程中闪烁的灵感。 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作曲家大名,宛如一座座奇峰,分列在其名下的文章,是该书作者在数十年的岁月中,对同一个对象...
我已经不是很能接受这种风格的文字了,不知道该高兴还是难过。感觉最好的章节是写俄罗斯音乐的部分,能够更多的感觉到作者的真诚与热情(我觉得这和作者生活过的时代有关,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好像都有俄国情节)。作者在后记说,希望文章能够“以个人的体验与音乐的大经验产生叠合”,而不是说套话。这种写作态度还是很令人钦佩的,作者的文字也基本践行了这一主张。
评分感觉还行
评分别人送的,翻翻挺好的
评分现在不是很喜欢这种风格的写作,跳读即可。
评分别人送的,翻翻挺好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