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未来十年的改革之路

中国未来十年的改革之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译林出版社
作者:吴敬琏、周小川、楼继伟等
出品人:
页数:251
译者:
出版时间:2013-11
价格:36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4741804
丛书系列:凤凰文库:中国经济问题研究系列
图书标签:
  • 经济学
  • 经济
  • 改革
  • 吴敬琏
  • 智库经济分析
  • 中国
  • 改革之路
  • 周小川
  • 改革
  • 未来
  • 中国
  • 发展
  • 政策
  • 经济
  • 社会
  • 趋势
  • 路径
  • 变革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收录了《比较》近两年来所发表的一系列论述中国经济改革的文章,其所涉论题都是当前及今后十年中国经济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作者当中既有知名学者,也有政府财经高官,因此本书所提出的经济改革政策建议,不仅具有较为明确的指向性,而且具有极强的操作可行性,从而有助于系统理解中国未来十年全面深化改革的意义和路径。

两种可能的前途严峻地摆在前面:一条是沿着完善市场经济的改革道路前行,限制行政权力,走向法治的市场经济;另一条是沿着强化政府作用的国家资本主义的道路前行,走向权贵资本主义的穷途。这样,中国的经济就成为一场两种趋势谁跑得更快的竞赛。

——吴敬琏

我坚信中国有可能在接下来的10年或20年保持8%左右的经济增速,而可持续增长最为重要的来源是持续的科技创新和结构性改革。

——林毅夫

中国能否抓住下一步经济发展的空间,一是取决于全球和平的机遇期,二是取决于在各个领域深入推进改革,三是在微观层面推动创新。

——周其仁

作者简介

里•诺顿: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经济学教授

周小川: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楼继伟:中国财政部部长

刘世锦: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

陈清泰: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许成钢:香港大学经济系教授

田国强: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蔡昉: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所长

王志浩:渣打银行大中华区研究主管

殷剑峰:中国社会科学院结构金融研究室主任

目录信息

第一部分 挑战与抉择
中国经济政策和体制改革面临的挑战 吴敬琏
中国下一轮经济改革需要直面的问题 巴里·诺顿
陷阱还是高墙:中国经济面临的真实挑战与战略选择 刘世锦等
中国改革的未来与政府职能转变 田国强
中国亟需推进改革以提高潜在增长率 蔡昉 陆旸
中国经济改革的关键是解决四大动态失衡问题 王志浩
第二部分 路径与突破
中国需要继续深化改革的六项制度 楼继伟
中国的城镇化及其融资问题 周小川
中国的城镇化与体制改革 许成钢
国企改革——深化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陈清泰
我国财政金融体制改革亟需“顶层设计” 殷剑峰
中国需要继续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 张其光
中国下一步的金融改革 魏尚进
中国城乡人口迁移的趋势及政策影响:2008—2012 孟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2017年年底和18年年初的一段时间,注定是我国金融从业人员倍感震动的日子。尽管我国金融监管上,从来不缺乏政策迭出的时刻。但是现在一行三会,在实际最高金融权力机构金融委的统一领导下,在相关人士调换之后,在最高权力一统局面的大背景下,这段时间出台的政策,其系统性,...

评分

2017年年底和18年年初的一段时间,注定是我国金融从业人员倍感震动的日子。尽管我国金融监管上,从来不缺乏政策迭出的时刻。但是现在一行三会,在实际最高金融权力机构金融委的统一领导下,在相关人士调换之后,在最高权力一统局面的大背景下,这段时间出台的政策,其系统性,...

评分

2017年年底和18年年初的一段时间,注定是我国金融从业人员倍感震动的日子。尽管我国金融监管上,从来不缺乏政策迭出的时刻。但是现在一行三会,在实际最高金融权力机构金融委的统一领导下,在相关人士调换之后,在最高权力一统局面的大背景下,这段时间出台的政策,其系统性,...

评分

2017年年底和18年年初的一段时间,注定是我国金融从业人员倍感震动的日子。尽管我国金融监管上,从来不缺乏政策迭出的时刻。但是现在一行三会,在实际最高金融权力机构金融委的统一领导下,在相关人士调换之后,在最高权力一统局面的大背景下,这段时间出台的政策,其系统性,...

评分

2017年年底和18年年初的一段时间,注定是我国金融从业人员倍感震动的日子。尽管我国金融监管上,从来不缺乏政策迭出的时刻。但是现在一行三会,在实际最高金融权力机构金融委的统一领导下,在相关人士调换之后,在最高权力一统局面的大背景下,这段时间出台的政策,其系统性,...

用户评价

评分

欲富国,必富民;欲富民,必赋私权;保私权,必限公权。 经济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是生产要素能够自由流通,从生产效率低的地方流向生产效率高的地方。劳动力要素和土地要素被现存的混蛋的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严重限制;资本要素配置被现存金融制度扭曲,资本歧视民营企业;国家层面直接主导具体的产业和技术政策,巨大的风险最终由全体纳税人来承担。市场准入机制、各种双轨制,严重打击市场积极性。 改革的目的是什么?推动改革的力量从哪里来?改革最终是为了提高公民的生活水平、福利,扩大公民的权利,而不仅仅是为了经济增长。任何与公民福利有冲突的经济增长模式一定应该被抛弃。年均居民收入增长率一直低于GDP增长率和财政收入增长率,最该剁的手是政府这只“与民争利”、“掠夺之手”。

评分

关于中国未来改革路径的论文集,收入的十多篇论文都出自国内外顶级经济学家和国家经济相关部门的最高管理者之手,从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与未来路径选择、中国经济各个纵深门类的具体改革措施探析这两个方面来论述中国经济未来十年的前景和发展道路。无论是中国经济的研究者、关注者,还是相关政府、企事业单位的从业者,都值得找来一读。

评分

《比较》的好文章集锦,浓度好大.....

评分

关于中国未来改革路径的论文集,收入的十多篇论文都出自国内外顶级经济学家和国家经济相关部门的最高管理者之手,从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与未来路径选择、中国经济各个纵深门类的具体改革措施探析这两个方面来论述中国经济未来十年的前景和发展道路。无论是中国经济的研究者、关注者,还是相关政府、企事业单位的从业者,都值得找来一读。

评分

逻辑清晰,有干货的还属殷剑峰那篇关于财政金融集分权讨论的文章,周小川的也还好。所感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太大,社会失衡的主要原因在于责任与收益的不匹配,如地方财政收入分小头,承担的社会责任又又大头。政府负责人只管花钱,而缺乏是否必要花钱,花钱是否值得的监督,有权力而无责任,不管对政府、对企业、对个人都是一种失衡,也是一种不公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