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艺专往事

国立艺专往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作者:郑朝 著
出品人:
页数:296
译者:
出版时间:2013-8
价格:4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5030535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中国美术学院
  • 史料文献
  • 美育史
  • 普及读本
  • 艺术研究
  • 珍贵藏书
  • 往事随想录
  • Art
  • 回忆录
  • 艺术教育
  • 国立艺专
  • 台湾艺术史
  • 校园生活
  • 文化遗产
  • 历史
  • 人物
  • 旧时代
  • 艺术发展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系中国美术学院前身国立艺术院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时期(1928-1949)的史料文献汇集。作者在“后记”中说,“这是一本通俗的介绍校史的小册子”,书中所述“与校史有关的人与事,鲜活而生动,可读性强,有史料价值,应该是校史的有机部分”;这些史料的来源,少数是作者亲历亲见的,大多数是来自校友口头流传或书面回忆。作者还特别提到他的老学长孙鼎铭,后者在上世纪末搞了一个《信摘》,收录了许多校友的回忆文字,给作者写作本书提供了许多宝贵的资料。老学长孙鼎铭生前曾认同与作者一起来使用这些资料,无奈尚未着手,旋即病故。因此本书的编写出版,也是对孙鼎铭先生的一种纪念。

作者简介

作者郑朝,1928年生,浙江金华人。为中国美术学院暨国立艺术院同龄人,也是于该书所述时期(1928-1949)之后期入读该校雕塑系的在校生。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校史研究专家,浙江省美术评论研究会理事。

目录信息

006/序:写家谱的人/许江
010/一块银元租一座罗苑
012/蔡元培呵护林风眠
014/“老虎”林文铮
017/艺专的一面旗帜——吴大羽
020/齐白石荐徒
022/蔡元培提携刘开渠
024/资深老师姜丹书
026/图案教授陶元庆
029/倒在讲台上的外籍教授普洛克
032/法国教授克罗多
034/怪怪的白俄教授卡墨司基
036/艺术运动社
039/不付稿酬的《亚波罗》
041/一八艺社
044/张眺和李可染
046/夏朋和胡一川
049/红叶作证
051/木铃社
054/林风眠的“痛苦三部曲”
058/刘开渠的成名作《抗日碑》
060/林风眠点拨艾青
062/赵无极画墨团
064/一生追随林风眠的王肇民
068/吴大羽领丁天缺游观
070/程丽娜入学
072/俞鹏与费曼尔
074/如兄似弟的朱德群与吴冠中
077/东方“茶花女”张权
080/丘玺
082/未能大放光明的麦放明和伍均耀
084/悠悠钟声
086/风流照胆台
090/排球全国亚军
092/化装晚会
094/名师名作何处去
096/烽烟乍起辞别西湖
098/惊魂天师府
100/滕固校长
102/傅雷拂袖而去
104/陈立夫登门聘请吕凤子
107/陈之佛校长
110/艺术大师拈针线
112/谢海燕与《磐溪艺苑图》
114/丰子恺观关良演出
116/方干民教授与安江村学潮
118/吴茀之去去来来
121/蔡威廉魂断滇池
124/素描秦宣夫老师
126/安江村男女裸体模特儿
128/丁衍镛与八大
130/刘开渠倾心之作《工农之家》
132/林风眠上课
134/仓库大师
136/席德进是天才吗?
138/吕霞光教授
140/李可染遇邹佩珠
142/生气勃勃的年轻教师群
144/刘仁慧之死
146/“傻子村”的“傻子”们
149/李霖灿
150/朱培均和陈禾衣
152/善于学习的郝石林
154/“马癖”李际科
156/兰兰
159/《艺术论》换鞋记
162/李承仙奔赴敦煌
164/参加远征军的曹竹君
166/将门之子王泽汉
168/养蜂人
171/痴情男生吴冠中、郑曾祜
174/学生自治会主席彦涵
177/世界上最奇妙的毕业生纪念册
179/抗战画室及丰子恺漫画
181/邓白咏鱼诗
184/“腹地长征"奇遇“山大王”
186/贵阳大轰炸
188/牛尾、蛇肉、狗肉饺
190/青春不再
192/除夕大合唱
194/四川硕鼠
196/臭虫与壁虎
198/张友明和“可怜"
200/南瓜花
202/松林岗
204/一架法国三角钢琴
206/“像冯玉祥!”
208/石壁血书和矿工
210/桐油灯照亮的图书馆
212/毕业了哪里去?
214/“八•一五”狂欢
216/国立艺专永久地址——杭州
218/汪日章校长
221/黄宾虹南归西湖
223/倪贻德与今艺社
225/图案教授雷圭元
228/西湖寻夫记
230/会变魔术的宋秉恒教授
233/张君川教授和《夜店》
235/奇文共欣赏
237/小绿屋里的马寅初
239/林风眠的玉泉私邸
241/记住老师的哪些话
243/向老师讨画
245/追求艺术个性
247/西泠印社首位学生社员罗东子
250/货郎孙鼎铭
253/“老暴"李伏雨
255/红色小开吴南极
258/青海号小船
260/三个年青的胡子
262/明星照耀
264/空军与女生
267/烧饼店和馄饨担
269/席德进
272/“以艺术代宗教”的陈佩秋
275/破三角之恋
277/水手合唱团
278/旁听生罗男
280/1947•苏白二公祠
282/叶文熹的《新阎王殿》
285/忆“牵牛花”诗社
287/给我一个火把!
289/等待
291/参军改名记
293/怀念去台女教授孙多慈
295/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中国美术学院现任院长许江在该书“序”中称它是“家书值千金”,把书作者赞誉为“写家谱的人”,提议“用本书作为新入学的同学们的赠书”,对于本书及其作者给予极高评价。

评分

1928年,中国美术学院的前身国立艺专在蔡元培的努力下成立,林风眠任第一任校长。5月在浙江舟山认识了一个中国美院毕业的小伙伴,书是她的,看到了好多有趣的故事!

评分

1928年,中国美术学院的前身国立艺专在蔡元培的努力下成立,林风眠任第一任校长。5月在浙江舟山认识了一个中国美院毕业的小伙伴,书是她的,看到了好多有趣的故事!

评分

许江在前言中说郑朝先生是“写家谱的人”,非常正确。每一位走进中国美术学院走出来的学生,第一本要读的书应该就是这一本。遗憾之处,一是普通人的故事还是太少,二是很多人在1949之后的经历较少涉及或者一语带过。

评分

古樟作证,那里曾是一所艺术学校,那里曾有悠悠的钟声。群星璀璨。“眼睛要观察一切,尤其要洞察人的心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