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

创造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 R. Keith Sawyer
出品人:
页数:540
译者:师保国
出版时间:2013-9
价格:72.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7505360
丛书系列:创造力、教育和社会发展译丛
图书标签:
  • 心理学
  • 创新
  • 创造力
  • 创造
  • 思维
  • 神经科学
  • 认知科学
  • 开智
  • 创造性
  • 思维
  • 创新
  • 设计
  • 灵感
  • 想象力
  • 艺术
  • 探索
  • 突破
  • 成长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创造性:人类创新的科学》对心理学及相关科学领域的一系列广泛研究进行了总结与整合,浅显易懂地介绍了最新的关于创造性的科学研究。近40年来,心理学家、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对创造性越来越关注;现在,我们对创造性的了解胜于历史上的任何时期。《创造性:人类创新的科学》不仅关注诸如绘画和写作等艺术领域,也关注科学、舞台表演、商业创新和日常生活中的创造性。

Sawyer的取向是跨学科的。除了考察有关创造性的心理学研究,他还吸收了人类学家对非西方文化中的创造性所开展的研究,社会学家对创造性活动的情景、环境和网络所开展的研究,以及认知神经科学家对脑的研究。他超越了个体研究,关注创造性的社会文化背景,包括协作在创造过程中的作用。

作者简介

R. KEITH SAWYER,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的心理学、教育学和商学教授,是研究创造性的世界顶尖科学家之一。他将科学知识与现实世界有关创造性的强有力的经验背景联系到了一起。1982年从麻省理工学院获得计算机科学学位后,他在雅达利公司开始了为期两年的视频游戏的阶段设计工作。1984年至1990年,他从事与技术创新有关的咨询工作,客户包括花旗银行、 AT&T等。 1990年,Sawyer博士开始攻读心理学博士学位,并与 Mihaly Csikszentmihalyi博士一起研究创造性。Sawyer博士还是一位拥有20多年演奏经验的爵士乐钢琴家,曾与芝加哥即兴表演剧团一起演出了好几年。他经常出现在美国一些主流媒体中,例如 CNN、CNBC、《时代》等。

目录信息

第一部分 概念1
1.导论 3
2.创造性的概念 17
第二部分 个体主义取向 41
3.通过评估来定义创造性 43
4.创造性人格 75
5.创造性过程(一) 102
6.创造性过程(二) 124
7.创造性过程(三) 148
8.创造性过程的计算机模拟 165
9.生物学与创造性 181
10.认知神经科学与创造性 213
第三部分 社会文化取向239
11.创造性的社会学 241
12.团体创造性 263
13.组织创造性 283
14.文化与创造性 301
15.历史与创造性 320
第四部分 领域中的创造性337
16.视觉艺术 339
17.写作 364
18.音乐 384
19.戏剧 407
20.科学 422
第五部分 日常生活中的创造性441
21.教育与创造性 443
22.如何提高创造性 461
23.结论:创造性的未来 486
附录
创造性研究领域495
附录A:创造性大事年表 495
附录B:创造性概述 497
附录C:发表创造性研究的期刊 506
附录D:有影响力的创造性研究书籍 509
附录E:创造性研究专刊 521
创造性研究范围525
附录F:重要的创造性研究者 527
附录G:颁发创造性学位或证书的高等院校 538
附录H:专业学会和会议 540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一览众山小

评分

很好的书,非常系统,关于创造性研究,可惜志不在此。仅以写作领域的创造性中无意识灵感与有意识编辑的争论,即兴写作和修改归因于成百上千的迷你顿悟的分析、重组和相互联结而非单一的巨大顿悟这个极小极小的切入扣,探讨意识流小说的写作过程。(我也不知道能探讨出个啥..)还想探究内心独白的无意识、非逻辑,自由联想暗含的创造性;伍尔夫“半介入”的写作态度(亨利•詹姆斯:“作家退出小说”),使其写作只起着人物意识和读者之间的现场导向作用,以期读者在杂乱无章的意识活动中进行创造性地解读。

评分

很好的书,非常系统,关于创造性研究,可惜志不在此。仅以写作领域的创造性中无意识灵感与有意识编辑的争论,即兴写作和修改归因于成百上千的迷你顿悟的分析、重组和相互联结而非单一的巨大顿悟这个极小极小的切入扣,探讨意识流小说的写作过程。(我也不知道能探讨出个啥..)还想探究内心独白的无意识、非逻辑,自由联想暗含的创造性;伍尔夫“半介入”的写作态度(亨利•詹姆斯:“作家退出小说”),使其写作只起着人物意识和读者之间的现场导向作用,以期读者在杂乱无章的意识活动中进行创造性地解读。

评分

“今天,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我们已经对创造性作出了科学的解释。”这是全书最后一句话,应该说,作者索耶教授做到了。这是本雄心勃勃的书,回答的是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新事物如何被创造的最佳解释是什么?构建的是一个跨学科框架,从最基本的基因和神经元,也就是认知心理学范畴,到逐渐复杂的系统,比如团体、社会和文化,结合了人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作者所做的努力,就是在这本书中囊括截至出版时的所有有关创造性的科学探索。也因此,这本书也是一本500余页的大部头,感谢译者,翻译此书不易。这也是本很有用的书,既破除了很多流传已久的谬见,也让创造性不再神秘,证明了靠后天努力是可以培养和提升创造力的,虽然需要探索的未知区域还有很多,但现在我们已经可以着手提升创造能力,特别是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评分

正在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