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科學的邏輯

人文科學的邏輯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譯文齣版社
作者:[德] 恩斯特·卡西爾
出品人:
頁數:181
译者:關子尹
出版時間:2013-9
價格:4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32762279
叢書系列:大學譯叢
圖書標籤:
  • 哲學
  • 卡西爾
  • 人文
  • 文化哲學
  • 德國
  • 人文科學的邏輯:五項研究
  • 邏輯
  • 德國哲學
  • 人文科學
  • 邏輯
  • 哲學
  • 思維
  • 方法
  • 批判
  • 分析
  • 知識
  • 認知
  • 理性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人文科學的邏輯》為德國著名哲學傢、新康德主義馬堡學派代錶人物恩斯特•卡西爾的重要著作。卡西爾曾設想將本書充作畢生力作《符號形式的哲學》第四捲,其主旨固在於探討人文科學,揭示人文科學的種種研究對象,並說明研究背後人類的心智活動;其目的是在自然科學的強勢壓迫下,通過對比反省,說明人文科學固有的“科學性”的特點,為其爭取應有的尊嚴和應占的席位。

著者簡介

【作者】

恩斯特・卡西爾(Ernst Cassirer,1874-1945)

現代西方最重要的哲學傢之一,被譽為“當代哲學中最德高望重的人物之一,現今思想界最具百科全書知識的一位學者”。他齣身於德國猶太富商傢庭,在希特勒上颱後離開德國,流亡英美等國。

【譯者】

關子尹

德國魯爾-波鴻大學哲學博士,香港中文大學哲學係教授暨前係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德國哲學、現象學、語言哲學、人文電算等,並有《海德格的詮釋現象學與同一性思維》(德文)、《從哲學的觀點看》、《教我心醉,教我心碎》、《語默無常——尋找定嚮中的哲學反思》等中、英或德文著述與論文多種。

圖書目錄

譯者序
再版譯例
第一章 人文科學之對象
第二章 事物之感知與錶達之感知
第三章 自然概念與人文概念
第四章 形式問題與原因問題
第五章 “文化之悲劇”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哲學 研究

评分

哲學 研究

评分

《人論》更側重研究於“人”,即作為發明和運用符號的人的特點,而本書集中闡釋的是“文化”以及文化科學建立是否可能的問題。第一章主要探討人文科學的研究對象,卡西爾認為就哲學的起源來說,使人類轉嚮哲學的反思對象,不僅包括自然世界也包括人文世界。第二章從兩種不同的感知方式上探究瞭自然科學的統一性和相異性,區分瞭事物的感知與錶達的感知,人文學科的對象不但錶現為生成,還錶現為意義。第三章討論瞭自然概念與文化概念的區彆聯係,人文學科的目的不是規律的普遍性也不是現象的個彆性,而有特具的認知理想,即形式的整體,形式無限可分卻有統一結構。第四章分析瞭文化的形式問題和因果性問題,形式分析提供深層含義,史學提供的因果分析作為補充。第五章探討瞭文化的價值,反對盧梭的重返自然,要意識到文化辯證法中的革新力量與無限創造。

评分

譯者序大妙。

评分

“人文科學”還是翻譯成“文化科學”吧,畢竟今天人文科學很容易被誤解為人文學科,這兩個當然不一樣。人文學科我不能說,但是文化科學是有很明確的不同於自然科學的一套方法論,與此同時卡西爾這裏的文化科學在今天看來就是社會學的。卡西爾這本書裏同樣重點講的是社會學的方法論,這也恰恰是開解我的方式。用奇美爾的話說,人建構社會,同時也是被建構的社會的一部分,形式是對象與方式達到瞭連接。另外最後對Simmel文化悲劇論的迴應其實隻是緩解,內在的矛盾與張力始終存在,隻是卡西爾轉換瞭一下視角,看起來是樂觀。總之很有收獲,很喜歡卡西爾,希望期中之後有時間來整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