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书写京都的经典之作。林文月深谙日本的语言与文化,当年访学、居留京都期间,深入古都的各个层面,以细致的观察、娓娓的叙述,呈现了她个人对于京都的体会,于是京都近郊的亭台楼阁、古刹名园,京都的节令行事、民情风俗,有如一幅白描长卷,一一展现眼前。
林文月,台湾彰化人。曾任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美国华盛顿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客座教授。学术上专攻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教学之余,更从事文学创作及翻译。她以一人之力,移译日本古典文学名著《源氏物语》、《枕草子》、《和泉式部日记》、《伊势物语》。另著有散文集《读中文系的人》、《拟古》、《饮膳札记》、《读我的书》,文学评论集《山水与古典》、《中古文学论丛》、《谢灵运》等
这本书是作者在70年代游学日本时候写的游记性质的散文。纯粹从散文的角度看,虽可读,但并不见得特别好。 散文应该有趣味。这种趣味,未必就是幽默,而是一种神韵。我们读一篇文章,而能望到那个写作者是什么样子的,那就是趣味。而林文月的文章,很多时候写得像游览说明,进...
评分这本书是林文月先生70年代在日本进修一年期间的散文集结,本来是写来打发在异乡的苦闷之情,正好也和研究的方向一致,就从不同角度介绍了日本京都的风土人群。因为是定心住下来学习研究的,再加上从小的有学习日语的经验,所以对日本观察的视角与别人比更加细腻到位,从小处着...
评分我其实对日本文化有着很多的好奇,也有着一些喜欢。不过在很多愤青眼里,对日本文化的兴趣是遭BS的。 当我发现《京都一年》,并且开始阅读的时候,发现真的很对我胃口。我阅读到了我想了解的京都,更重要的是,我很欣赏林文月对于文化的态度。 林文月的认真品味和这样平实的态...
评分儿子有次称赞香水包装漂亮,说:“叫人忍不住买椟还珠呢!”我笑。尽管这成语一方面讽刺商家过度包装,一方面讽刺顾客不识货,可是谁又真正喜欢败絮其外金玉其中呢?佛要金装啊!再重视内在,也该与外在统一,表里如一才是真的好。 所以,《旧时月色》书的装潢要做旧,温...
评分波德莱尔在《我看德拉克洛瓦》里评论画家本人写的文章时说:我宣称在此发现了读好书所形成的那些贵族习惯的痕迹,发现了这种思想的正确性,它使社交界人士、军人、冒险家、或者一般朝臣,能时有马虎地写出连我们这些职业写作的人也不得不赞赏的非常好的书。所以修养以至底蕴的...
虽说越发觉得豆瓣就是一装高卖冷炫耀修辞的地儿,但我除论文外不喜也无力引经据典地玩儿深刻,只会直抒胸臆。就个人性情,林阿婆和京都一样,欠了点儿血气和开阖,而欠了血气的书卷气会让我闷死。在我看来大家闺秀就是一个束手束脚没滋没味非常无趣的概念。
评分文风古韵十足,每一篇都有中学语文教材课文的即视感。【小丹送的礼物:-)
评分( ̄(工) ̄)林文月你好清新啊...
评分书里面有作者的照片,好美。书的内容就有点枯燥了,后来权当科普教材来读,终于读完了。后半部分还不错,吃的那篇就拿来做下次去的旅行指南了。
评分林文月三十六岁获得旅日访学的机会,在东京度过一年,经历了日本的饮食、服装、书店、日常生活,因为是年轻时期的文字,写的格外生动。林文月这么多文章,这本日本散记写的最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