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跨文化书写

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跨文化书写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日)藤田梨那
出品人:
页数:303
译者:
出版时间:2013-9
价格:6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171772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比较文学
  • 现代文学研究
  • 日本文学
  • 文学研究
  • 中国文学
  • 中国当代文学
  • Transculture
  • Modernity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跨文化书写
  • 文学研究
  • 文化交流
  • 中外文学
  • 现当代文学
  • 文化认同
  • 语言表达
  • 全球化
  • 文学批评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跨文化书写》在20世纪中、日、韩社会文化语境中,从多元视角分析鲁迅、周作人、郭沫若、蒋光慈、台静农、康白情、朱自清、殷夫、司马桑敦、陶晶孙等作家的东亚书写,探讨中国作家在异域的生命体验、异质文化冲突与融合的精神历练。著作视野开阔,在现当代东亚文化整体把握中探讨中国作家异域书写的思想内涵、文化价值和审美意义,为现当代文学研究拓展了空间,也对东亚各国文化、文学交流具有积极意义。同时,著作史实考据、意义阐释与美学分析相结合,材料丰富、论析严谨、议论精当。

作者简介

藤田梨那,出生于天津,日本国土馆大学文学院教授、中文系系主任。长期从事中日比较文学、日本现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现任天津外国语大学客座教授、天津外国语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国际郭沫若学会会长、日本郭沫若研究会副会长。发表论文数十篇,编辑《日本郭沫若研究资料总目录》(2011),代表作有《漱石与鲁迅的比较文学研究》(1993)、《回望故土——寻找与解读司马桑敦》(2009)、《郭沫若的世界》(2011)、《樱花书简》(译著)、《女神》(译著)等。

目录信息

第一章 “五四”时期的朝鲜题材小说与诗歌
第一节 “五四”运动与“三·一”独立运动的关联
第二节 小说中的朝鲜叙述
一、郭沫若《牧羊哀话》
二、鲁迅、周作人与武者小路实笃的《一个青年的梦》
三、蒋光慈《鸭绿江上》
四、台静农《我的邻居》
第三节 诗歌中的朝鲜
一、康白情《鸭绿江以东》
二、郭沫若《狼群中一只白羊》
三、朱自清《朝鲜的夜哭》
四、殷夫《赠朝鲜女郎》
第四节 “五四”时期朝鲜题材作品的特点
第二章 鲁迅与夏目漱石文学
第一节 鲁迅的现代与夏目漱石的现代
一、两个留学体验
二、“个人主义”的两义性
三、“个人主义”的发展方向
四、鲁迅的“个我”觉悟
第二节 鲁迅与《ケレイゲ先生》
一、夏目漱石的留学与《ケレイゲ先生》
二、鲁迅与漱石文学
三、从《关于作者的说明》看鲁迅对夏目漱石的认识
四、漱石文学的“低徊趣味”
第三节 《ケレイゲ先生》翻译
一、“轻快洒脱”的笔致与鲁迅的翻译
二、对话与拟声语的翻译
三、对真实的感动
第四节 从《克莱喀先生》到《藤野先生》
一、鲁迅的日本留学与《藤野先生》
二、《藤野先生》的明与暗
三、“日暮里”的象征性
四、对真诚的感动
第五节 《野草》与《梦十夜》
一、鲁迅的厨川白村翻译与夏目漱石
二、《第七夜》西行的象征性
三、《过客》中的西行意象
四、悬在空中的恐怖
五、反抗绝望
第三章 郭沫若的朝鲜半岛书写
第一节 关于郭沫若《牧羊哀话》创作背景及意图的考察
一、“山东问题”与李垠与方子的婚姻
二、两个意图——悲恋与反日
三、六月十一日
第二节 《狼群中一只白羊》的悲剧
一、《狼群中一只白羊》序文中的几个问题
二、两个关键语
三、白色的象征意义
第三节 《女神》时期反殖民统治的诗歌
一、诗的背景与媒体资料
二、诗形的特异性——跨民族、跨语言的关怀模式
三、东方与西方的关照——关注反殖民统治的视角
第四节 日本流亡期的变形抵抗作品《鸡之归去来》
一、流亡与抵抗的炼狱
二、《鸡之归去来》与《沫若自选集》
三、朝鲜人问题与东京大地震
四、对朝鲜劳工的关心
五、连带感与抵抗精神
第四章 东西冷战时期流亡作家司马桑敦
第一节 司马桑敦的异域体验与书写
第二节 从后殖民角度解读《高丽狼》
一、地理上的周边性
二、政治上的周边性
第三节 《阿里郎》恋歌的象征性
第四节 从60年代旅韩游记看“后殖民”韩国
一、朝鲜半岛与故乡比邻
二、回顾朝鲜战争
三、对韩国政局与学生运动的关注
第五节 《艺妓小江》——双重文化认识与书写实践
一、司马桑敦与战后日本
二、第29届国际笔会大会与东西文学交流的视野
三、《艺妓小江》中战后日本都市风景
四、小江的爱与藤村操的自杀
五、《艺妓小江》与约翰朗《蝴蝶夫人》
六、双重透视的文化认识与实践
——《艺妓小江》提示的问题
第五章 华人文学与异域语境书写
第一节 华人文学所提示的问题
第二节 在日华人文学创作
第三节 陶晶孙的异域体验
第四节 双重透视模式的文化认识
第五节 陶晶孙异域语境中的《淡水河心中》
一、万国之奴的土地
二、十三号水门殉情案与所谓“心中”
三、殖民统治的悲剧
四、《淡水河心中》日语书写的意义
第六章 20世纪90年代新朝鲜题材小说的出现
第一节 20世纪90年代朝鲜题材小说所提示的新课题
第二节 《船月》的叙述空间与主题
第三节 作者与韩国的深层因缘
第四节 从“他者”形象描述到跨民族的文化认同
一、船娘朱爱宝眼中的金九形象
二、金九的愿望与悲哀
三、孙桂荣与金九
四、尹奉吉的奉献精神
第五节 “韩流三部曲”’中跨文化书写——算命鸟与天堂鸟
第六节 “韩流三部曲”的当今意义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出版时书名已改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跨文化书写》,不过还是原名更切合书中各章的论题。

评分

林丛老师的这本书可以说是继平川祐弘的《夏目漱石 非西洋の苦闘》以后一本比较全面的早期的夏目漱石鲁迅比较文学了,尤其是平川先生作为日本人,而林丛正好中日都精通所以补足了《藤野先生》和夏目漱石的《クレイグ先生》中一些语言使用上的两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也点明了鲁迅的行文很日语化。可以说为后来我们这些做比较文学的人提供了很多先行研究。 比较值得一提的是,林丛老师的书也有受到平川先生的指导,而她的日文名字就是藤田梨那,同时,她还是郭沫若的孙女。非常厉害的一个学者。

评分

林丛老师的这本书可以说是继平川祐弘的《夏目漱石 非西洋の苦闘》以后一本比较全面的早期的夏目漱石鲁迅比较文学了,尤其是平川先生作为日本人,而林丛正好中日都精通所以补足了《藤野先生》和夏目漱石的《クレイグ先生》中一些语言使用上的两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也点明了鲁迅的行文很日语化。可以说为后来我们这些做比较文学的人提供了很多先行研究。 比较值得一提的是,林丛老师的书也有受到平川先生的指导,而她的日文名字就是藤田梨那,同时,她还是郭沫若的孙女。非常厉害的一个学者。

评分

林丛老师的这本书可以说是继平川祐弘的《夏目漱石 非西洋の苦闘》以后一本比较全面的早期的夏目漱石鲁迅比较文学了,尤其是平川先生作为日本人,而林丛正好中日都精通所以补足了《藤野先生》和夏目漱石的《クレイグ先生》中一些语言使用上的两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也点明了鲁迅的行文很日语化。可以说为后来我们这些做比较文学的人提供了很多先行研究。 比较值得一提的是,林丛老师的书也有受到平川先生的指导,而她的日文名字就是藤田梨那,同时,她还是郭沫若的孙女。非常厉害的一个学者。

评分

林丛老师的这本书可以说是继平川祐弘的《夏目漱石 非西洋の苦闘》以后一本比较全面的早期的夏目漱石鲁迅比较文学了,尤其是平川先生作为日本人,而林丛正好中日都精通所以补足了《藤野先生》和夏目漱石的《クレイグ先生》中一些语言使用上的两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也点明了鲁迅的行文很日语化。可以说为后来我们这些做比较文学的人提供了很多先行研究。 比较值得一提的是,林丛老师的书也有受到平川先生的指导,而她的日文名字就是藤田梨那,同时,她还是郭沫若的孙女。非常厉害的一个学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