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2:未来四十年的中国与世界

2052:未来四十年的中国与世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译林出版社
作者:[挪威] 乔根·兰德斯
出品人:
页数:290
译者:秦雪征
出版时间:2013-9
价格:5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4741552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社会学
  • 中国
  • 乔根∙兰德斯未来的中国与世界
  • 经济学
  • 罗马俱乐部
  • 环境
  • 社会
  • 经济
  • 未来社会
  • 中国发展
  • 世界格局
  • 科技变革
  • 社会变迁
  • 经济趋势
  • 人文关怀
  • 可持续发展
  • 人工智能
  • 全球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在未来四十年中,人口数量将会达到多少?

地球是否能承受得了这么多人的生存需求?

下一代人是否愿意为这一代人的养老与债务买单?

气候与环境会不会一直恶化下去?

西方式的民主能否解决人类面对的巨大问题?

世界经济的主导地位将如何过渡给中国?

乔根·兰德斯,《增长的极限》作者之一,聚合了全球顶尖的科学家、经济学家与未来学研究者,就经济、能源、自然资源、气候、食品、城市化、养老金等问题,对未来四十年进行了趋势预测。好消息是,在能源效率方面我们将看到深刻的进步,我们会更多地关注人类福祉而不是人均收入的增长;但变化也许并不会如我们期望的一样发生:最贫穷的20亿人口仍然生活在穷困当中,失去控制的全球变暖也是可能出现的。

那么,我们该如何为未来做好准备?兰德斯将我们导向一条通往未来的现实之路,讨论我们可以为自己以及子孙们的更美好的未来做些什么。

作者简介

乔根·兰德斯,世界顶尖环境战略研究学者,罗马俱乐部元老级成员。早在麻省理工学院斯隆商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时,25岁的他就作为该项目最年轻的负责人,参与到经典著作《增长的极限》的研究与写作之中,从而成为全球极富争议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学者。他曾任BI挪威商学院院长、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副总干事,在挪威陶朗公司、英国电信、美国陶氏化学公司等多家企业董事会或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任职,并领导了挪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委员会的工作。他参与创作的《增长的极限》一书已在全球畅销四十年,各语种销量达三千万册,在中国也已有四个版本问世。

目录信息

鸣谢
前言:未来会带来什么?
第一部分:背景
1 忧虑未来
为什么是现在?
这种预测是可能的吗?
为什么要预测未来四十年?
有据猜测的基础
用平和的心态全速前进
2 2052年前面临的5大问题
“可持续革命”
关于体系变化的五个中心问题
资本主义的终结?
瞥见 2-1:黑暗的年代:特权和分化
经济发展的终结?
瞥见2-2:限制亚洲消费
缓慢民主的末日?
瞥见2-3:转向可持续
代际和谐的终结?
瞥见2-4:代际战争,为公平而战
稳定气候的终结?
瞥见2-5:2052年的极端天气
第二部分:我的全球预测
3 预测背后的逻辑
指南星
粗略的全景
简述我的预测
决定性的支柱
圆形迷宫的线性呈现
数学公式
对数据库的最后一点解释
4 到2052年的人口与消费
人口数量会到顶
劳动力数量到顶时间稍早
生产力会增长,但会遭遇障碍
生产(GDP)会增长,但速度越来越慢
瞥见4-1:不经济增长的终结
投资——被迫的和自发的投资——将会增加
新成本将会浮现
适应成本和灾难损失会呈爆炸性增长
国家参与会增加
瞥见4-2:稍为“绿色调”的增长
消费会停滞——在一些地区还会下降
5 到2052年的能源和二氧化碳
能源效率会继续提高
能源使用会有所增长,但不会一直持续
气候强度会由于可再生能源而减少
瞥见5-1:通往光伏之路
瞥见5-2:核能之死
能源使用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会在2030年到顶
气温升幅会超过2摄氏度
超过2摄氏度会带来真正的难题
瞥见5-3:备受困扰的北冰洋
瞥见5-4:逃往城市
6 到2052年的粮食与生态足迹
粮食生产会满足减少的需求
生物燃料和白肉数量会增加
瞥见6-1:高价石油=高价食品
瞥见6-2:蛋白质的限制
只有受监管的渔场才能拥有商业鱼群
地球生态系统将会蒙难
瞥见6-3:争相成为最后一名失利者
尚未使用的生物承载力会大幅减少
瞥见6-4:城市金属挖掘
瞥见6-5:限于公园的自然
7 到2052年的“非物质未来”
GDP总量减少:对全球承载力极限的压力减小
生产力增速放缓
消费减少引发的紧张态势
短浅目光的普遍存在
更强大的政府
被迫的再分配
超级大城市环境
瞥见7-1:超级大城市生活以及思想的外化
无处不在的互联网
不断减退的魅力
健康状况更好
瞥见7-2:公共医疗下的个人健康
军队抗击新威胁
瞥见7-3:未来战争与机器人崛起
瞥见7-4:以帮助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军队
8 2052年的时代精神
碎片化:对本地解决方法关注的提高
瞥见8-1:苏格兰加入新欧洲
瞥见8-2:地中海差异的终结
瞥见8-3:非洲贫民窟的城市化
新的范式:对经济增长关注的减少
瞥见8-4:重视整体
改良资本主义:明智政府扮演更强势的角色
瞥见8-5:系统性的CSR,或者CSR2.0
集体创造力:受启发的个人结成的网络
瞥见8-6:利用群体智慧
瞥见8-7:巅峰年轻人:以游戏促进公共福祉
代际公平:开阔视野
第三部分 :分析
9 对未来的反思
主要驱动力
图表中的未来
千钧一发之际
我的反应
八个关于未来的直接问题
无法预料的事
通往2052年的道路
瞥见9-1:向太阳能的突进
瞥见9-2:为未来筹措资金
10 五个地区的未来
迈向2052:美国
瞥见10-1:太阳能的光明未来
迈向2052:中国
瞥见10-2:中国——新的超级大国
迈向2052:除美国外的OECD国家
迈向2052:BRISE
瞥见10-3:丰富的生物燃料
迈向2052:世界其他地区
11 和其他未来的对比
与全球电脑模型之间的测试
与《增长的限制》研究的对比
较为详细地描述“超限和崩溃”
对21世纪后半叶的看法
瞥见11-1:第五个文化阶段
瞥见11-2:生命之树的第三次绽放
12 你该做些什么?
理想状态下,全球社会应该做什么
二十条个人建议
学会与即将到来的灾难共存,并仍然抱有希望
结语
附录
1. 概要
2. 定义和数据来源
3. 《2052》瞥见的延伸阅读
4. 关于生育和生产力的补充数据
注释
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一个地球早就不够用了。四十年前,罗马俱乐部的著名报告《增长的极限》早已警告过:无限的增长是不可能持续的,因为我们迟早会耗尽这个星球的资源,对奠基于不断进步、不断发展的理念之上的现代文明而言,这等于是敲响了丧钟,因为这意味着我们要么在到达极限之前转变模式,要...  

评分

证据1: 对于世界人口,书中预测:2042年地球人口达到最高峰——81亿人,然后开始加速下降。 然而,《科学美国人》2015年3月刊: 最近,联合国大幅提高了对全球人口数的预测值——总人口数将于2050年达到96亿,之后继续上升,到2100年达到109亿,增加的部分几乎全部来自非洲。 ...

评分

证据1: 对于世界人口,书中预测:2042年地球人口达到最高峰——81亿人,然后开始加速下降。 然而,《科学美国人》2015年3月刊: 最近,联合国大幅提高了对全球人口数的预测值——总人口数将于2050年达到96亿,之后继续上升,到2100年达到109亿,增加的部分几乎全部来自非洲。 ...

评分

朱红军 / 文 刊于 2013-9-27 《南方周末》 四十年前,罗马俱乐部发布了《增长的极限》一书,警告世界,地球的资源承载能力将无法承受经济增长的压力,最终导致灾难性末日的降临。作为对策,他们给出了全球“零增长”的建议。 这激发了世界范围内有关人类未来的大辩论,延续...  

评分

记得看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很震撼。不是因为片子里披露的事实,而是对于全球变暖这个问题远没有达成共识,以至于原为美国副总统的戈尔需要花极大的精力四处走访说服民众。以为不争的事实,实际却没有多少人关心。所以我有些讶异,原来人们任重而道远。 《2052》面对的...  

用户评价

评分

四十年后再来看~中国真的那么好吗

评分

这本书涉及碳排放的言论中,大部分都没有参考价值,其中关于光伏的预测比较中肯。对ROW国家的预测在中国提出一带一路之后可能需要修改。BRISE国家包含了太多的不同情况,我认为越南会令人刮目相看。对个人的建议基本是保守主义和精英主义的,这很好地排除了左派的忽悠学。

评分

看了一部分弃了,觉得比起枯燥来说,更加别扭的是接受书中始终基于环境、资源而来的观点。例如有一篇是站在整个人类的立场上,认为经济增长早已超过边际效益,应该停止增长。拜托贫困地区是要吃饭的啊!不能因为发达国家过度使用资源,这个时候就站在全人类立场上去阻止贫困地区经济增长吧。不过总体而言作者观念相当中正平和,主张政府集权和加大投资,而且是很难得看到的赞赏中国计划生育的西方学者。对人口增长和负担的预测,以及对中国的乐观还是很鼓舞人的。

评分

看了一部分弃了,觉得比起枯燥来说,更加别扭的是接受书中始终基于环境、资源而来的观点。例如有一篇是站在整个人类的立场上,认为经济增长早已超过边际效益,应该停止增长。拜托贫困地区是要吃饭的啊!不能因为发达国家过度使用资源,这个时候就站在全人类立场上去阻止贫困地区经济增长吧。不过总体而言作者观念相当中正平和,主张政府集权和加大投资,而且是很难得看到的赞赏中国计划生育的西方学者。对人口增长和负担的预测,以及对中国的乐观还是很鼓舞人的。

评分

气候和贫困问题的一个共同点就是二者都不能轻易地通过市场机制得到解决。因此在未来几十年里,政府的作用会更大,市场的作用会更小。按照作者观点,中国在21世纪上半叶发展十分被看好,主要原因是集中就能办大事。但是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为什么没有感到特别喜悦?参与感与成就感是正相关的,一个家族即使享有再多的荣耀,作为他的后代倘若没有参与过什么,除了一点点与生俱来的傲娇,拿什么来面对自己呢?作为集权国家,金钱、权力、政策对我们来说都高高在上,昨天还在看的美剧今天一纸公文需要审查全部下架,根本不想探讨提前审查制度的存在是否合理,只是一个稍微透明一些的解释都无法给出么?雾霾蒙上了眼睛,虽然影响生活质量,但是人们还可以生存,如果遮住了心灵,痛苦将难以言说。喜欢被阳光穿透的环境,那才是人民的福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