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印度 旅行 於堅 隨筆 印度的過去一直活著! 攝影 紙上旅行 文學
发表于2025-02-01
印度記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 2012年獲得《人民文學》最佳非虛構奬
★ 攝影作品獲美國國傢地理雜誌華夏典藏奬
★ 詩人於堅獨特敏銳的攝影視角,深獲荒木經惟等攝影大師的肯定與推崇
★ 160幅攝影圖片,於堅把他的鏡頭和心置於平凡之中——理發店、單車、河岸、集市、空露颱、火車站、張望、沐浴的人群……從這些一閃而過的日常瞬間和平凡物事,提取齣詩意,覺知感悟印度點滴。
★ 於堅寫印度,帶著一份“尋根念舊”的情懷,由印度所見之“舊”,喚起對舊時舊事的懷緬追尋;再反觀現世之“新”,身處這個凡事求新的世代,生活洪流洶湧前嚮,更多時候,我們真需要迴頭看看。
★ 有彆於其他行紀的書寫方式。於堅用洋洋灑灑的斷詞、分句,譬喻、排比,還有極富個人特色的長句,熱熱鬧鬧淋灕暢快,引讀者仿若掉入特呂弗的電影《四百擊》中安托萬的鏇轉魔桶,恰好還原一個目不暇接、色彩斑斕的印度,讀來是自成一體的詩性與深意。
《印度記》是於堅的一本關於印度、尼泊爾、不丹之行的隨筆集。於堅以富於感性色彩的文字,細膩真實地描繪瞭旅行所到之地,字裏行間洋溢著於堅對印度的精神世界的獨到感知,如電影場景般曆曆在目,令人身臨其境,行文處處流溢齣“反諸求己”的自覺意識,其中包含對印度精神世界的獨到感知、對故鄉昆明的某種舊日情懷等,全書配以攝影圖片互為錶裏,另收錄行走尼泊爾、不丹的兩篇新作,為讀者帶來親臨其境般的閱讀經曆。
於堅,詩人,作傢。1970年開始寫作詩歌、散文、小說、評論至今。1980年開始攝影至今。1992年開始拍攝紀錄片至今。著有詩集、文集多種。獲數十種詩歌奬、散文奬。長篇散文《印度記》獲2012年《人民文學》雜誌非虛構作品奬。紀錄片《碧色車站》入圍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電影 節銀狼奬單元。係列攝影作品獲2012年美國國傢地理雜誌華夏典藏奬。紀錄片《同飲一江水》總撰稿。最近二十年為《中國國傢地理》、《華夏人文地理》《旅行傢》等刊物特約撰稿人。 在西班牙、颱灣、澳門、昆明、大理等地舉辦攝影展。
作者是不是太文藝啦,還好不是颱灣人不然肯定要抒情瞭
評分確實沒什麼內容 太輕淺
評分照片就不用說瞭,無論從視角還是技術,跟我說這是萊卡??作為遊記的話,筆鋒總是陡然來個急行軍,跟中國,和曆史強行對話。閱讀體驗,版式安排,都是大篇字眼密不透風……實在不佳
評分印度,尼泊爾,不丹。加爾各答泰戈爾故居,迦葉摩訶菩提寺,孟買印度門,德裏紅堡,瓦拉納西恒河。加德滿都帕斯帕提那神廟,巴特崗古城,奇特旺國傢公園,博卡拉喜馬拉雅。廷布紮什麯宗,老虎寺。場,儀軌,狂歡,輪迴。文化民族主義於全球化。喝恒河水和大腸杆菌。印度的過去活著。
評分印度,尼泊爾,不丹。加爾各答泰戈爾故居,迦葉摩訶菩提寺,孟買印度門,德裏紅堡,瓦拉納西恒河。加德滿都帕斯帕提那神廟,巴特崗古城,奇特旺國傢公園,博卡拉喜馬拉雅。廷布紮什麯宗,老虎寺。場,儀軌,狂歡,輪迴。文化民族主義於全球化。喝恒河水和大腸杆菌。印度的過去活著。
开始也是读不下去,觉得第一篇80多页的文字,只有一层标题,完全抓不住脉络;照片也是没有说明,很难了解拍下瞬间的更多细节。 但还是有点耐心,再拾起来看完了。 看完觉得作者这种作文形式没有不妥,文字就仿佛是德里大街上完全没有空隙的人流,拥挤着,各自存在。
評分最开始在图书馆看到昆明记和印度记两本书,是打算同时借走的,但蹲在旁边看了半小时昆明记之后,我放弃了这个打算,只带走了还没来得及翻开的印度记。我想,毕竟印度记还获得了国家最佳虚构类大奖,而且印度是我一直很好奇的一个地方,说不定这一本就写的更好一点呢,毕竟国家...
評分之前在"单读"里头读到这本书的节选《在喜马拉雅的不丹》,当时读着不好不坏,算是中规中矩,又看见这本书写的是印度、尼泊尔、不丹的游记,恰好三个国家都是我特别想去的地方,就买了下来。 追悔莫及。 读了大约四分之一,就差点憋死在裹脚布一样的行文里,可是由于自己的书...
評分今年夏天去印度之前看了几本有关印度的书,那时这本“印度记”还没有出版。夏天看的几本中的一本好书是一美国女记者Miranda Kennedy写的“在印度住了五年”,其实原英文书名是“Sideways on a Scooter: Life and Love in India ”(侧坐摩托车)。那本记录了一个外国人在印度德...
評分虽然这本书最后的篇章在枕读时实在昏昏欲睡,但还是在睡着之前读完了它。《 印度记》,这本书可以称作是作者(诗人于坚)的喜马拉雅地区旅行暇思录,分了 印度、尼泊尔、不丹三个篇章。初买到此书时,是去年刚刚从尼泊尔回来,当时 翻翻了书的内容,有点读不进去,读了尼泊尔篇...
印度記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