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化、设计、心灵和道德

演化、设计、心灵和道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徐英瑾
出品人:
页数:289
译者:
出版时间:2013-7
价格:38 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909836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哲学
  • 分析哲学
  • 演化心理学
  • 徐英瑾
  • 科普
  • 科学哲学
  • 心灵哲学
  • 心理学
  • 演化
  • 设计
  • 心灵
  • 道德
  • 哲学
  • 生物学
  • 伦理学
  • 认知科学
  • 进化心理学
  • 复杂性科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达尔文主义可以分为新、旧两种。旧达尔文主义(或“经典达尔文主义”)的内容不仅包含以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为代表的生物学思想,而且还包括以斯宾塞和赫胥黎的相关著述为代表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想。与之相比较,所谓的“新达尔文主义”的实质,是以细胞科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新成就为内容,以达尔文的演化论为框架,完成生物学各个门类知识的大综合。和新达尔文主义相关的哲学问题有:

形而上学问题: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真的能够对物种的分化做出一种有力的说明吗?怎么看待已经被现代分子生物学武装起来的智慧设计学说对于演化论的挑战?

语义学问题:自然选择叙述方式所包含的目的论结构,是否在语义上包含了某种不可被消除的“内涵性”?如果这种内涵性无法被消除的话,我们如何将自然选择学说镶嵌到一个由纯粹的因果说明所构成的自然主义解释系统中去?

应用性或方法论问题:目前的新达尔文主义发展状况,允许我们在多大程度上将人文社会科学“自然主义”化?心理学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被达尔文化?哲学的诸分支(如知识论和伦理学)呢?

本书将致力于对上面这些问题给予一番挂一漏万的考察。

作者简介

徐英瑾,1978年生,上海人,现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专长为语言哲学、心灵哲学和认知科学哲学。是“2006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的获得者,以及2009年“上海社科十大新人”称号的获得者。著有《维特根斯坦哲学转型期中的“现象学”之谜》(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版),译有《心灵导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版),《超越分析哲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版)等。编有《科学与宗教:二十一世纪的对话——英美四名家复旦演讲集》(复旦出版社2008年11月版)等。在最近五年中,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其中被国际A&HCI索引收录的英文论文有三篇。

目录信息

目录

导言 从“美女”的标准到“自然主义”的底线

第一章 科学史评述:新达尔文主义的前世今生
第一节 被“社会达尔文主义”挟持的“经典达尔文主义”
第二节 “新达尔文主义”之基本内容构成

第二章 演化历程中的目的论因素(上):演化论与智慧设计论的对决
第一节 引论:成问题的“目的论”
第二节 智慧设计运动概说
第三节 关于“设计”的哲学范畴表
第四节 贝希论演化之边界
第五节 各种反智慧设计论的论证效力评估
本章 附录(译文)邓博斯基和鲁斯关于智慧设计的2006年辩论

第三章 演化历程中的目的论因素(下):杰瑞·佛笃对自然选择理论的批判
第一节 佛笃掀起的轩然大波
第二节 佛笃的总体论证思路
第三节 从自然选择学说到伪装的神学
第四节 佛笃与演化论者之间的对话(Ⅰ):关于自然选择函数、教堂拱肩和无翅猪
第五节 从自然选择学说到历史叙事
第六节 佛笃与演化论者之间的对话(Ⅱ):关于筛球网、黑蛾、心以及肾

第四章 对演化心理学的思想前提和研究方法论的哲学评估
第一节 演化心理学概论
第二节 心灵是一台由自然选择而产生的计算机?!
第三节 大规模模块性假设
第四节 对于演化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论的哲学辩护

第五章 从道德的演化到演化伦理学
第一节 演化论和伦理学关系刍议
第二节 对于伦理的自然演化的科学描述和解释
第三节 对于前述讨论的哲学意蕴的初步揭示
第四节 如何弥合“实然”与“应然”之间的裂痕?
第五节 对万物之内在价值的一个哲学辩护

第六章 演化论视野中的知识论研究——以杜威哲学为切入点
第一节 知识论研究中的规范性维度
第二节 杜威的演化论知识论的思想背景
第三节 《野蛮人》中的知识论向度
第四节 杜威是不是一位“可靠主义者”?
第五节 来自波普、庄子和普兰丁格的批评意见,以及对于它们的回应

第七章 演化论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研究
——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切入点
第一节 说几句关于马克思主义研究和《手稿》研究的题外话
第二节 亟待“祛魅”的“异化”论
第三节 为何要引入演化心理学?
第四节 对《手稿》之人性观的演化心理学解读
第五节 演化心理学视野中的异化劳动
第六节 演化心理学视野中的共产主义

尾声 对于一种达尔文式的新人文社会科学的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对于我这个年纪的80后,进化论思想(文中称演化论)可谓深入人心。对于任何有关“上帝”,“设计论”,“社会意志”的论调均被我国的教育归为“非主流”,因此在“主流”的读物,特别是教材里面,早已将进化论思想供上了神坛,打上了“这就是科学”大大的钢印。也因此,日常谈...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本书内容是关于新达尔文主义本身的哲学基础争论,以及它如何以演化心理学的面目进击伦理学、知识论和马克思哲学领域。值得关注的点有:其自身涉及的语义学问题,即自然选择叙述方式中的目的论结构能否被消除,相关部分是Fodor对自然选择理论的批判;第二是作者用演化心理学把马克思的"对象化活动"解读为生物体自身固有的信息编码方式,这种编码方式决定了生物的存活离不开自然环境;而在对象性活动中确证的主体本质性力量被解读为成功适应环境的心理机制;"类本质"被解读为智人较稳定的生理-心理机制;"感性"被解读为大量感知模块登记外部输入信息时的高效和即时;"异化"被解读为工业化生产条件下未跟得上社会演化速率的采集-狩猎时代的心理机制所产生的机能失调或不适应症;人与人的异化被解读为新的人际关系与旧的亲缘网络之间的冲突。

评分

赞 | zyr惠赠

评分

第一章截图给某人看被黑了个底朝天。

评分

社会达尔文主义,在中国的人文学界,早已臭名昭著。但人们似乎未加细究的是,这一主要来自斯宾塞和赫胥黎的思想观念,错并不在达尔文那里。这不,在英美学界,随着神经科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生物学哲学亦引起更大哲学家的关注。徐英瑾在《演化、设计、心灵和道德》一书中,对相关问题做了探讨。

评分

社会达尔文主义,在中国的人文学界,早已臭名昭著。但人们似乎未加细究的是,这一主要来自斯宾塞和赫胥黎的思想观念,错并不在达尔文那里。这不,在英美学界,随着神经科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生物学哲学亦引起更大哲学家的关注。徐英瑾在《演化、设计、心灵和道德》一书中,对相关问题做了探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