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杰森·塔夫纳还是一个拥有三千万粉丝的大明星;10月12日,他却躺在一家破旅馆的房间里,还被抹去了所有个人资料。在一个缺乏身份证明就是犯罪的国度里,他不得不在混沌中摸索,全力追踪事实真相。
小说描述了一个处于国民警卫队和警察专制统治下的社会,内中交织着名人效应、基因改造、时空扭曲和泛滥毒品,探索了爱和人性的本质。
于1975年获得坎贝尔奖,并获雨果奖和星云奖提名。
Philip K. Dick:
粉丝昵称PKD。
美国科幻文学界的传奇人物,在美国科幻黄金时代独树一帜。
共出版44部长篇小说和121个短篇小说,曾获雨果奖和坎贝尔奖。
作品集中探讨何为真实以及个体身份建构。赋予科幻以复杂的文学性、心理深度以及社会警示意义 ,是美国最早一批使科幻 严肃起来的作家之一。
盛名经久不衰,有多部作品被改编成电影,包括《银翼杀手》、《少数派报告》、《全面回忆》等,一再催生票房新高。
以其名字命名的菲利普•K.迪克奖是美国科幻界的主要奖项之一。
我很烦迪克写的那些莫名其妙的神经病,每一个都让人摸不着头脑,没有逻辑。 但你得说这就是他的书让人着迷的原因。就像他描述尖叫“一种深层次的集体无意识”。 昨天我做了一场让人奔溃的羽毛球赛,因为人手不够的原因,每个人都在问我问题,场上有一百个人,每个人都有一百个...
评分 评分这本书比起《高堡里的人》,似乎要更加黑暗与另类一些。迪克用着细致的文笔,描述着一个未来的极权世界。在那里,警察操纵统治着世界,学生遭到镇压在苟延残喘,普通的人们麻木地生活,用娱乐节目和毒品来麻醉自己。一个拥有3000万观众的电视明星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身居一个廉...
评分感人,真的太喜欢了。第一次读还是在上大一吧,当时看不痛不痒,断断续续看完算是打卡被封神的PKD。这两天翻出来重看,发现太吸引人了,好久没有这种读书的感觉了,看的时候完全沉在小说里,看完有点晃神。 PKD用一个庄周梦蝶式的故事,一路讨论着世界的真实和虚幻,和自我身份...
如果你所有的记录都瞬间不存在了,那你是否还存在呢?
评分这真不是嗑药嗑大了最终厉害到(哔——)的故事吗?!?!对于这部分的解释倒是够高上大的(喂,看得出是他驾轻就熟的世界观构筑,看得到些许尤比克的投射。这本读起来还有点乱,仿佛是一地毛线,只好揪着其中的一根,跟随着作者信马由缰的思路前行,好在迪克本身的文字简单明快,倒也不会太过吃力。就诡异程度而言,大概没高城堡的人那么晦涩,但也比电子羊标新立异得多,这个世界似乎永远笼罩着一层迷雾,直到最后也没有彻底散尽。
评分流吧,读者的眼泪。作者用文字让读者享受到嗑药的体验,于是和主角同时拥有了时空错乱感。想到庄生梦蝶和盗梦空间,反正“世界构筑在主观意识上”这点对正常读者来说总是可怕的。不过正因为匪夷所思所以才有毒,魔性,上瘾。
评分最菲利普迪克的菲利普迪克作品:人类的自身存在真实性谜题、极度唯心主义的意识形态、已具赛博朋克雏形的主角、毒品、都市、朋克音乐、亚文化与文化工业、以及压抑癫狂的叙事与海量的纯文学元素。
评分嗑药/神经病/赛伯朋克版《1984》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