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后的世界

死后的世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作者:[美] 雷蒙德·穆迪
出品人:后浪
页数:152
译者:林宏涛
出版时间:2014-4
价格:2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006961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死亡
  • 心理学
  • 濒死体验
  • 死后的世界
  • 心理
  • 哲学
  • 科学
  • 外国文学
  • 死后世界
  • 灵魂旅程
  • 冥界探索
  • 生死哲学
  • 永生猜想
  • 阴间生活
  • 意识延续
  • 神秘学
  • 命运轮回
  • 精神世界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全球销量超过1300万册

被《纽约时报》誉为“濒死体验之父”的奠基之作

「编辑推荐」

推荐1:濒死体验研究之父最经典的著作

本书作者采访了150名被临床判为“死亡”却又活过来的人,详细记述且分析了他们所经历的“死后世界”,并首次提出“濒死体验”的概念,开启了之后数十年全世界科学家对于该现象的研究。因此,作者被纽约时报评为“濒死体验之父”,而本书则为该领域最经典的著作之一。

推荐2:创下全球销量超过1300万册的惊人纪录

本书自1975年首次出版,即在美国社会各界引起轰动,很多人因此开始关注生命与死亡的终极问题,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意义。之后其不断再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传向世界各地,至今已在全球销售超过1300万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推荐3:最新授权中译本,数位知名科学家联合推荐

本书为25周年特别纪念版,增加了国内外几位知名科学家的推荐序以及21世纪濒死体验研究的进展综述,内容更加丰富。语言方面,也比之前的译本更加准确、生动和详尽。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探讨死亡与濒死体验的智慧之书。作者听到一位精神病学家讲述自己“死”而

复生所经历的奇特事件,又在大学讲授柏拉图“灵魂不朽”专题时听很多学生讲起类似的故

事,大感震惊,遂投入到对该现象的研究中。在本书中,作者直接或间接采访了150名有上

述经历者,总结出15个共同元素,首次提出了濒死体验(Near-Death Experience,NDE)的

概念。另外,作者还将其与人类历史上对于死后世界的重要哲学论述加以比较,并列举心理

学、自然科学对该现象的解释,逻辑清晰,说理翔实,大大增加了本书的科学性与哲学内涵,

引人深思。

本书一经推出,即引起轰动,并开启了全世界科学家对濒死体验的研究热潮。虽然刚开

始很多医学界人士对其冷嘲热讽,但现在科学已经站在了穆迪博士这一边。三十多年过去了,本书仍然不断再版,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全球销售数千万册,实为该领域的经典著作。

全书文字生动优美而富有哲理,读后不但能让大家对死亡重新思考,也更加珍惜现有的生命。

「推荐语」

穆迪的研究开启了“一个新的世界”。

——布鲁斯·葛雷森 弗吉尼亚大学精神医学教授

《死后的世界》让我们回想起沉睡在我们心里的灵性。它给了我们许多灵性工具,让我们

去理解自己的生命。这是一本永垂不朽的书。

——麦尔文·摩斯 华盛顿大学儿科学副教授 著名濒死体验研究者

穆迪博士在书中所述的研究将燃亮并确认我们两千年以来被告知的事实——死后仍然会有生命。

——伊丽莎白·罗伯斯库勒 濒死体验研究先驱,畅销书作家

本书开创出一个过去一直因事涉秘密而被科学界搁置一旁的研究大领域。

——黄荣村 台湾中国医药大学校长

作者简介

雷蒙德·穆迪(Raymond A.Moody),弗吉尼亚大学文学学士、文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后因对医学和科学的浓厚兴趣,继续到医学院学习并教授医疗哲学,并取得西乔治亚学院心理学博士学位。曾担任乔治亚州医学鉴识精神病学家,先后任教于西乔治亚学院、内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等高校。首次提出“濒死体验”的概念,被《纽约时报》誉为“濒死体验之父”,并因其在该领域的卓越贡献,于1988年在丹麦获颁“世界人道主义奖”。如今,他仍在不遗余力地继续其事业,出版相关书籍十几本,在全球销售几千万册。并积极在各地举办相关讲座,普及濒死体验的知识。

林宏涛,中国台湾大学哲学系硕士,德国弗莱堡大学博士。译著有:《铃木大拙禅学入门》《启蒙的辩证》《精英的反叛》《诠释之冲动》《体会死亡》《美学理论》《爱在流行》《神在人间》《众生的导师:佛陀》《南十字星风筝线》《神话学辞典》《与改变对话》等。

目录信息

序一 濒死体验的经典之作 黄荣村
序二 一窥死亡的些许样貌 陈锡琦
序三 以融合科学和哲学的观点来阐述死后的世界 曾焕堂
序四 濒死体验的珍贵启示 赵翠慧
英文纪念版序 死亡是个复杂得多的东西 麦尔文·摩斯
英文初版序 一位正直诚实的研究者所写的书 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
导论
第一章 死亡的现象
第二章 死亡经验
第三章 以古喻今
第四章 答客问
第五章 诸家解释
第六章 感言
后记 二十一世纪的濒死体验 雷蒙德•穆迪
致谢
出版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一种绝妙的感觉占据了我的脑海。我再也无法从世界上获得任何别的信息,除了平静、舒适、放松——纯粹的安宁。我感到所有的麻烦事都一一远去,我心里闪过这样的念头:“这是多么平静安宁啊,再不会有痛苦来袭。” 这并非某个瘾君子嗑药之后的幻觉,而是一个心脏病突然发作后被...  

评分

这本书让我们回忆起关于死亡的永恒智慧。我们不只是死去而已,死亡是个复杂得多的东西。若我们有意识地死去,就会对我们的生命了解更多,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也会愈加开阔。借着理解濒死体验,我们回想起部落萨满的智慧、《西藏度亡经》的洞见,以及伟大的世界宗教的起源。《死...  

评分

“一种绝妙的感觉占据了我的脑海。我再也无法从世界上获得任何别的信息,除了平静、舒适、放松——纯粹的安宁。我感到所有的麻烦事都一一远去,我心里闪过这样的念头:“这是多么平静安宁啊,再不会有痛苦来袭。” 这并非某个瘾君子嗑药之后的幻觉,而是一个心脏病突然发作后被...  

评分

评分

今天中元节,宜祭祀,宜谈生死。 我没有死过,生也才勉强走了快一半。我一直以为,人死后会根据信仰文化不同,看到完全各异的亡灵世界:中国人的黑白无常、奈何桥与孟婆汤;日本人的三途川、彼岸花和黄泉门;基督徒的鎏金大门、白袍天使与竖琴…… 但一个老外告诉我,他访谈了1...  

用户评价

评分

很薄,几个小时很快可以看完,但受益匪浅,“濒死体验之父”的经典著作,值得一读。可惜的是Raymond A.Moody另外几本大作目前都没简体中文版,包括书后附录里提到的一些书单大都也没有简体中文版,期待后浪出版公司再多多努力引进翻译!

评分

这本书棒呆了 看完能稍微理解些微活着的意义 可以成为生命中一座黑暗里的灯塔 活着要有求知欲 以及学会爱人 “死了”生命也还在继续。

评分

其实是 life after life before death。

评分

收藏下了這本書,很誠懇的論作。很多在瀕死邊緣的人都能看到“光之存有者”,雖然無法描述清楚,但是那種體驗一定非常奇妙,經歷過“死”的人必定懂得如何去“活”。未知生焉知死嗎?不是的。未知死焉知生呢?如果無法從整體上把握死亡的意義,活著的意義又如何澄清?有那些體驗的人我覺得他們是幸運的,因為他們在之後的生活懂得了如何去愛自己,愛他人,也懂得了Life is a gift by God.Incredible!想象力何其重要,我無法生活在一個沒有想象力的平板世界中。

评分

结果还是没讲太清楚是怎么回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