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由《初訪美國》、《美國人的性格》等部分組成,是費孝通先生在美國讀書和考察的筆記,著重對比瞭美國文化與歐洲文化、美國人與歐洲人的區彆,分析瞭美國人的性格、政治製度、文化特徵、美國對世界工業文明、世界未來文化的影響。同時本書還處處拿美國文化與中國文化作對比,讓人更加清楚東西方文明的差異,有利於人們對東方文明的重建和西方文明的齣路的思考。
这是一本让我恨不得向身边的每个人去一一推荐的书。按时间顺序来看,这本书包括《出访美国(1945年)、《美国人的性格》(1947年)和《访美掠影年》(1980)三篇,前后跨越了三十多年,每一篇都比我的年龄大许多,前两篇写作于解放前,是我祖父母的年代。带着回顾历史的心态来...
評分此书如果只有前两部分,我大概是会给五颗星的。 本书的前两部分均写于四十年代。那个时候中国和美国的差距,想来比后来还要更大,但从费老当年的文字中,很能读中一种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诚然,费老急了也能鲁迅附体大批国民性,在很多情况下对美国也多有欣赏,但四十年代的他...
評分费老在几十年前思考的问题对今天的美国研究仍大有助益,不得不让人佩服其思想的深度和观察角度的犀利。 前两部分是精华,有一些颇有见地的看法。而读者也不好责怪经历国内动荡(尤其是文革的冲击)后的费老,为什么在第三部分写的文字较前部分大为逊色了。 总而言之,此书确实...
評分 評分费老在几十年前思考的问题对今天的美国研究仍大有助益,不得不让人佩服其思想的深度和观察角度的犀利。 前两部分是精华,有一些颇有见地的看法。而读者也不好责怪经历国内动荡(尤其是文革的冲击)后的费老,为什么在第三部分写的文字较前部分大为逊色了。 总而言之,此书确实...
40年代對於美國國民性格的描述,到瞭當今我們這一輩人也覺得似曾相識,難怪天朝老是在擔心價值觀的滲透,我們是受美式文化影響的人,卻又甩不開傳統文化的約束。費老的書很閤我胃口,期待《鄉土中國》!
评分任何時候說另外一國其實都是在與本國比對。分析另外一國,也隻是以自己的文化模式來套弄。所謂全盤西化其實也是僞命題,沒有人知道什麼是真正的西化,全盤也就更無從談起。
评分比美國印象更有意思的,是以美國為鏡子對中國社會的反思,而這種反思背後,又映射齣一個同時深受西方社會學和中國傳統文化深刻影響的知識分子在特定時代裏對社會學理論和中國文化的認識,實在深邃有趣。又及,費老眼中的那些美國文化,有多少是美國特色,又有多少是資本主義發展到某個階段的一般癥狀呢?結閤今天的中國社會思考一下,很有意思。
评分第一部分是翻譯Mead女士的再創造 最精華的部分
评分盡管包裝得像本暢銷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