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20世纪最伟大的文学作品. 诺奖得主皮兰德娄最受推崇的长篇小说
◎幽默里透着悲凉 荒诞中蕴含哲理 . 酣畅道尽人与现实、人与人、人与自我的矛盾 . 淋漓尽现人们对自我身份丧失的焦虑与恐惧
◎著名意大利语翻译家刘儒庭全新修订译本
.
——我是死了的活人,我是活着的死人 。
——有人过着我的生活,我却对他一无所知。
《已故的帕斯卡尔》是意大利著名作家皮兰德娄最负盛名的长篇小说,描写了乡村图书馆管理员马蒂亚•帕斯卡尔两次抛弃原先的身份,寻求另一个“自我”的经历。离奇的情节刻画了荒诞不经的社会生活对人的强制力,以及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的矛盾。
皮兰德娄(1867~1936)意大利著名小说家、戏剧家、诗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一生创作了剧本四十多部、长篇小说七部、短篇小说三百多部、诗集四卷。 皮兰德娄最初的文学创作从写诗开始,但他青年时代模仿卡尔杜奇写出的抒情诗不很成功。在20世纪的最初十年里,他主要写小说,小说创 作使他蜚声文坛。1904年发表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已故的帕斯卡尔》为他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1910年后,他转入戏剧创作,取得了卓越的成就。193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读下来不喜欢。感觉像是一个哲学问题翻来覆去、冗长的叙述。情节也没什么特别的地方。现在读下来,觉得二战前的小说很多都在试图用故事讲哲学,或者在文字里夹杂大段的哲学论述,或者说掉书袋。有一种受过精英教育,但对世界的看法还是很天真的小孩子吧。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类似...
评分 评分 评分意大利作家路易吉·皮兰德娄的小说《已故的帕斯卡尔》甫一面世即好评如潮,但也不乏批评与指责之声,其实最严重的指责是他的小说不够真实,没有反映“普遍的人性”,为此小说再版时,皮兰德娄不得不在书后做出回应与反击,写了一篇长长的《关于想象力真实可靠的一点说明》,解...
评分世界太小了,每个人只能占有一部分微弱的记忆,不该责怪任何善忘的人。通灵的描写应该是她喜欢的。
评分读完《横渡大西洋》再读这个简直是太幸福啦!不知道是否有人研究过皮兰德娄与贡布罗维奇的这种奇妙的相似性,虽然后者的疯与狂同时存在于戏剧小说与作家本人身上,而前者则仅仅体现在其作品之中。
评分因“死亡”而重获新生与自由的帕斯卡尔,以为从此可以抛弃过去的包袱,拥抱全新而美好的前途,却只能成为生活中的一个局外人,成为自己的幽灵,在种种障碍、阴影和绊脚石的干扰之下,别无选择地从平淡乏味的生活又回到平淡乏味的生活。一个关于“死了的活人活着的死人”的故事,虽然荒诞,却真实可信。翻译不甚流畅。
评分「有了这副神态,那就只能是一个哲学家了,别无他途。」面具的切割和内化、面具之下空无一物的概念从这时候就开始提了,但写得神散形俗,读时索性脑补那些大段的独白辩论争执可以怎么表现在舞台上。
评分电波完全不合,我以极大的毅力看完了……极大的毅力!(此处应用法语,可我不会)题材大格局小,浪费题材浪费纸,谋杀读者的时间。不过“扫墓”的结尾有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