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運動的重要推手!一本適合青少年、社會大眾品味的大師小傳穿越時空,看大師的年少輕狂!看大師的求學精神!看大師的創新魄力!
另選錄胡適《嘗試集》膾炙人口的白話詩作,一覽大師文采!
胡適十分重視傳記文學,曾在北大教授「傳記文學」,也為多位古人、近人寫作年譜及傳記。因有感於中國傳記文學的缺乏,胡適更撰著《四十自述》,期能拋磚引玉,開啟國內壯年作家撰寫自傳的風氣。
本書記載了胡適父母相遇、結婚的過程,自己的幼年生活、求學歷程,以及學習態度與觀念思想的轉變,是幫助大眾了解這位新文化運動倡導者的重要文獻。
胡适(1891.12.17—1962.02.24),安徽绩溪人。学者,新文化运动领袖,对民国时期整个社会的文化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1910年官费留学美国
1917年归国任北京大学教授
1932年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长
1938年任中华民国驻美大使
194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
1958年任“中央研究院”院长
1962年2月24日因心脏病猝发逝于台北
不得不佩服胡先生自幼就老气横秋,但天资聪颖,虽幼年丧父,但母爱深深,管教甚严,克己复礼,弱冠之资,四处求学,十七岁就可以教大学,少年成名,中西融通,有良师有益友,虽一时失意,然能及时止堕,留洋丰己,成就一番事业,登白话普及人文之执火者,然性情又极为温和谦逊...
评分胡适是从小就知道的民国“名人”,但是从来没看他写的东西。只是上学时候,老师评价胡适才不是最有见地的文人,民国时期首推严复。而且我也零丁看过一些对胡适的“批判”,大意都是他配不上那些响亮的名号。 去中文大学听讲座,演讲厅楼下有间香港罕见的宽敞明亮整洁的书店,抱...
评分胡适生长在有神论的家庭环境中,换言之,有神论的观点是他人灌输的。在这种情况下,当他通过自主求知在树上偶遇有神论的观点,是否会偏向于相信自己求知的结果?实际上,对他影响甚深的《资治通鉴》中范缜以为“神之于形,犹利之于刀。未闻刀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哉?”—...
评分“我渐渐明白,世间最可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还难受”。 “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住了九年,受了她的极大深刻的影响。我14岁(其实只有12岁零两三个月)就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20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评分是可爱的
评分偶然在十点读书看到一篇关于胡适先生的有关个人修养的文章,觉得先生本人一定家教很好。于是买了几本先生的书。一天就看完了。特别喜欢序幕,第一章,第二章。让我深刻感觉到家教对于一个人的性格养成是多么的人重要。对其中几句话印象尤为深刻:......我渐渐明白,时间最可厌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时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还难受。
评分胡适笔下的民国、民国人和中学教材中的民国有很大的不同,那个时代有列强的侵略欺压剥削,但是也有许许多多像胡适一样,把个人的人生志向与国家民族的奋进道路相结合的青年,更有人为一小步的进步而献出生命,满目疮痍下却有一群人用自己的奋斗为我们照亮了道路。读完备受鼓舞。
评分很好,可以了解到白话变革酝酿的始。
评分偶然在十点读书看到一篇关于胡适先生的有关个人修养的文章,觉得先生本人一定家教很好。于是买了几本先生的书。一天就看完了。特别喜欢序幕,第一章,第二章。让我深刻感觉到家教对于一个人的性格养成是多么的人重要。对其中几句话印象尤为深刻:......我渐渐明白,时间最可厌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时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还难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