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大学人类学教授,英国皇家历史学会、人类学会院士麦克法兰
★四十年潜心欧美亚澳等文明间比较研究
★毕生索解现代世界起源之创获,敬献中国读者
本书是我毕生思考现代世界起源问题的集成。
我是有的放矢,专为中国读者而写作的。——艾伦•麦克法兰
——麦克法兰如何挑战马克思、韦伯 、涂尔干和彭慕兰的经典理论,将旧制度与现代世界的“大分流”,追溯至12—18世纪工业化的英国与勤业化的欧亚大陆之间的分道扬镳?
——他又如何定义现代世界的本质和特征?这一标准是否适用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英格兰的奇迹诞生于经济、社会、政治和宗教领域的彻底分立与组合中。这为处在十字路口的中国带来怎样的借鉴和反思?
——————————————————————————————————
本书内容简介
《现代世界的诞生》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人类学家麦克法兰以数十年来潜心欧美亚澳等文明间的比较研究为基础,将自己毕生索解现代世界起源问题的集成,敬献给中国读者。
延续早年《英国个人主义的起源》这部革命性著作中的观点,麦克法兰以翔实的史料,颠覆了马克思、韦伯、涂尔干和彭慕兰等思想家和学者关于旧制度与现代世界“大分流”的经典理论,将现代世界的源头上溯至12—18世纪工业化的英国与勤业化的欧亚大陆之间的分道扬镳;并对现代性的本质和特征提出了独到的见解,那就是经济、社会、政治和意识形态(或曰宗教)等领域的彻底分立与组合。
麦克法兰以最古老的现代国家英格兰作例,通过描述英格兰社会方方面面的独特性,丝丝入扣地剖解开启现代性大门的每一把钥匙及其之间的关系。他希望这幅关于“英格兰奇迹”的比较性画面,可以帮助中国读者理解西方的历史与中国的现状,思考如何在个人主义的现代社会解决最棘手的“社会凝聚”问题。
丛书简介
本书是由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主编的“讲学社丛书”第一辑,内容脱胎于麦克法兰教授2011年受国学院之邀在清华园所作“王国维纪念讲座”。“王国维纪念讲座”是清华国学院创办的“三大纪念讲座”之一,还包括“梁启超纪念讲座”和“陈寅恪纪念奖座”,分别处理“美学、比较文学与汉学”、“思想与宗教”、“边疆民族史”等课题,以追念并继承民国时期清华国学院三大导师的传统。讲座同时邀请国内相关领域的学者进行对话和评议,以体现学术全球化时代的文化间性。其成果汇集成“讲学社丛书”,以期为社会提供一个文化交锋的鲜活案例。梁启超组织的“讲学社”曾促成中国现代史上最著名的几次来华学术交流,先后邀请到杜威、罗素、杜里舒和泰戈尔,不仅轰动当时,而且影响深远。因此,“讲学社丛书”是接着讲学社的计划来讲的,是接着梁任公未竟的事业来讲的。
————————————————————————————————
没有人想要理解工业化世界的重大现代变革,却可以不去研究麦克法兰的卓越学术成果。——James Q. Wilson,《华尔街日报》
麦克法兰是我们所拥有的最具洞察力的作者之一。——Paul Barker,《标准晚报》
麦克法兰的著作探讨的是有关现代化、全球化的大课题,其研究路径也体现了某些新的学术潮流。此外,从考察日常事物切入,将重大的学术话题写得很有趣味,非有举重若轻的能力不可。
这部著作充满了精辟的创见,发人深省。尤其是,他给我们构建了一个现代化过程中的英国形象,几乎处处都可以用来对照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刘北成
艾伦•麦克法兰(Alan Macfarlane, 1941— )
英国历史学家、人类学家,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终身院士,英国皇家历史学会院士,皇家人类学会院士,英国科学院欧洲科学院院士。他1941年出生于印度,在英国受教育,先后在牛津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和伦敦大学东方和非洲研究学院(SOAS)学习历史和人类学,获博士学位。麦克法兰在喜马拉雅山区(尼泊尔和阿萨姆)有30年田野经验。他还是著名电视节目制作人,在著名的“第四频道”、“世界起飞的那一天”系列节目担任专家顾问。
麦克法兰关注现代世界诸起源及特性之比较研究,研究对象覆盖西欧、喜马拉雅地区和日本等三大文化区域。著有关于英国、尼泊尔、日本及中国人类学及历史研究专著20余部,被翻译成法文、德文、西班牙文、日文、韩文、中文等多种文字在数十个国家出版。包括《英国个人主义的起源》《玻璃的世界》《给莉莉的信:关于世界之道》《日本镜中行》《绿色黄金:茶叶的故事》《都铎和斯图亚特王朝英国的巫术》《历史共同体的重建》《17世纪牧师拉尔夫•乔斯林的家庭生活》《资本主义文化》和《现代世界的形成》《启蒙之所 智识之源:一位剑桥教授看剑桥》等。
刘北成(评议人)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世界历史》编委 、世界近代史学会副秘书长。长期从事世界近代史和西方思想史的教学与研究,在评介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想、译介国外史学及世界近代史研究方面成就斐然。著有《福柯思想肖像》《本雅明思想肖像》,主要译著包括《论历史》(布罗代尔),《疯癫与文明》(福柯),《规训与惩罚》(福柯),《合法化危机》(哈贝马斯),《言语与现象》(德里达),《立场》(德里达),《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哈贝马斯),《美国的故事》(房龙),《白银资本》(贡德•弗兰克),《历史研究》(汤因比) 。
管可秾(译者)
麦克法兰著作中文简体版的惟一译者,已翻译出版《英国个人主义的起源》《玻璃的世界》《日本镜中行》《给莉莉的信:关于世界之道》《启蒙之所 智识之源:一位剑桥教授看剑桥》等多部麦克法兰的著作。
问=经济观察报 答=艾伦·麦克法兰 问:在《战争、贸易和帝国》一章中,您提出,大英帝国的怪异之处是“它的原始目的是赚钱”。请问,这是就其海外殖民与建立海外统治活动的最初动因而言,还是就其形成庞大帝国规模的本质而言?如果这两者有区别的话,变化又是如何产生的? ...
评分自1588年击败无敌舰队起,英国开始“日不落帝国”之路直至1922年的极盛,再经由二战与“非殖民化”过程,庞大帝国回复到现今的本土加十几处海外领土的规模。虽然“日不落”照旧,但仅只剩下地理学方面的意义。几百年的扩张,恰如东印度公司这种兼具政治、军事功能的贸易机构所...
评分原名:另一种现代化样式 ——读麦克法兰《现代世界的诞生》 刘苏里/文 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人才普遍知晓现代化这回事,此时去现代化起源,已二百余年。我们接受有关现代化的知识,今天看来,大都教条化、模式化,更深更细致的知识,是随着自己“现代化”进程一点点获...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虽然叫现代世界的诞生,但全书讲的全部是英国的事情。这也就算了,毕竟序言里有过解释,问题在于就算是讲英国也讲的非常糟糕,而且不符合最起码的学术标准。 其一,整本书里不同年代的事物不加区分的混在一起,同一段话里经常包含了从13世纪到19世纪不...
评分收到一個寫莎士比亞的命題作文,當時手裏正在讀麥克法蘭《現代世界的誕生》,腦子裏迸出兩個題目:「莎士比亞與麥克法蘭」、「莎士比亞的現代性」。 莎士比亞是誰?你怎麼會不知道。當你面朝月亮向身邊的姑娘起誓陰晴不定的愛意,當你對著飄紅的股市念叨「To be or not to be...
看过尼尔 弗格森的帝国的朋友,应该伴着埃尔加的《威风凛凛进行曲》,感受一下日不落的光荣。
评分作者有种无与伦比的优越感,这妨碍了他理论的可延展度,使之更像是一位在帝国的余晖中喃喃自语的老者,回忆往昔的光辉岁月及其唯一性。译者很棒,译文难得一见地准确而用心,不乏佳句。算通俗读物吧,不错的英国主旋律读本。
评分如果世界有一个议程,按照这个议程就能走到终点,那么这部书不失一部现代性道路的指南。问题在于,我们只能看到社会文化的差异,却找不到共同发展的目标。在某种意义上,将文化差异描绘成文明等差是再愚蠢不过的事情了。不过,这个游戏还得不断玩下去,为了专著、学位、职称以及金钱。
评分捧着就不愿意放下,翻译棒得一塌糊涂,大赞。
评分作者有种无与伦比的优越感,这妨碍了他理论的可延展度,使之更像是一位在帝国的余晖中喃喃自语的老者,回忆往昔的光辉岁月及其唯一性。译者很棒,译文难得一见地准确而用心,不乏佳句。算通俗读物吧,不错的英国主旋律读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