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世界的诞生

现代世界的诞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艾伦•麦克法兰(Alan Macfarlane, 1941— )

英国历史学家、人类学家,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终身院士,英国皇家历史学会院士,皇家人类学会院士,英国科学院欧洲科学院院士。他1941年出生于印度,在英国受教育,先后在牛津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和伦敦大学东方和非洲研究学院(SOAS)学习历史和人类学,获博士学位。麦克法兰在喜马拉雅山区(尼泊尔和阿萨姆)有30年田野经验。他还是著名电视节目制作人,在著名的“第四频道”、“世界起飞的那一天”系列节目担任专家顾问。

麦克法兰关注现代世界诸起源及特性之比较研究,研究对象覆盖西欧、喜马拉雅地区和日本等三大文化区域。著有关于英国、尼泊尔、日本及中国人类学及历史研究专著20余部,被翻译成法文、德文、西班牙文、日文、韩文、中文等多种文字在数十个国家出版。包括《英国个人主义的起源》《玻璃的世界》《给莉莉的信:关于世界之道》《日本镜中行》《绿色黄金:茶叶的故事》《都铎和斯图亚特王朝英国的巫术》《历史共同体的重建》《17世纪牧师拉尔夫•乔斯林的家庭生活》《资本主义文化》和《现代世界的形成》《启蒙之所 智识之源:一位剑桥教授看剑桥》等。

刘北成(评议人)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世界历史》编委 、世界近代史学会副秘书长。长期从事世界近代史和西方思想史的教学与研究,在评介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想、译介国外史学及世界近代史研究方面成就斐然。著有《福柯思想肖像》《本雅明思想肖像》,主要译著包括《论历史》(布罗代尔),《疯癫与文明》(福柯),《规训与惩罚》(福柯),《合法化危机》(哈贝马斯),《言语与现象》(德里达),《立场》(德里达),《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哈贝马斯),《美国的故事》(房龙),《白银资本》(贡德•弗兰克),《历史研究》(汤因比) 。

管可秾(译者)

麦克法兰著作中文简体版的惟一译者,已翻译出版《英国个人主义的起源》《玻璃的世界》《日本镜中行》《给莉莉的信:关于世界之道》《启蒙之所 智识之源:一位剑桥教授看剑桥》等多部麦克法兰的著作。

出版者: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英] 艾伦·麦克法兰 主讲
出品人:世纪文景
页数:388
译者:管可秾
出版时间:2013-8
价格:49.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208113701
丛书系列:讲学社丛书
图书标签:
  • 历史 
  • 人类学 
  • 麦克法兰 
  • 社会史 
  • 现代性 
  • 社会学 
  • 思想史 
  • 文化史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剑桥大学人类学教授,英国皇家历史学会、人类学会院士麦克法兰

★四十年潜心欧美亚澳等文明间比较研究

★毕生索解现代世界起源之创获,敬献中国读者

本书是我毕生思考现代世界起源问题的集成。

我是有的放矢,专为中国读者而写作的。——艾伦•麦克法兰

——麦克法兰如何挑战马克思、韦伯 、涂尔干和彭慕兰的经典理论,将旧制度与现代世界的“大分流”,追溯至12—18世纪工业化的英国与勤业化的欧亚大陆之间的分道扬镳?

——他又如何定义现代世界的本质和特征?这一标准是否适用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英格兰的奇迹诞生于经济、社会、政治和宗教领域的彻底分立与组合中。这为处在十字路口的中国带来怎样的借鉴和反思?

——————————————————————————————————

本书内容简介

《现代世界的诞生》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人类学家麦克法兰以数十年来潜心欧美亚澳等文明间的比较研究为基础,将自己毕生索解现代世界起源问题的集成,敬献给中国读者。

延续早年《英国个人主义的起源》这部革命性著作中的观点,麦克法兰以翔实的史料,颠覆了马克思、韦伯、涂尔干和彭慕兰等思想家和学者关于旧制度与现代世界“大分流”的经典理论,将现代世界的源头上溯至12—18世纪工业化的英国与勤业化的欧亚大陆之间的分道扬镳;并对现代性的本质和特征提出了独到的见解,那就是经济、社会、政治和意识形态(或曰宗教)等领域的彻底分立与组合。

麦克法兰以最古老的现代国家英格兰作例,通过描述英格兰社会方方面面的独特性,丝丝入扣地剖解开启现代性大门的每一把钥匙及其之间的关系。他希望这幅关于“英格兰奇迹”的比较性画面,可以帮助中国读者理解西方的历史与中国的现状,思考如何在个人主义的现代社会解决最棘手的“社会凝聚”问题。

丛书简介

本书是由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主编的“讲学社丛书”第一辑,内容脱胎于麦克法兰教授2011年受国学院之邀在清华园所作“王国维纪念讲座”。“王国维纪念讲座”是清华国学院创办的“三大纪念讲座”之一,还包括“梁启超纪念讲座”和“陈寅恪纪念奖座”,分别处理“美学、比较文学与汉学”、“思想与宗教”、“边疆民族史”等课题,以追念并继承民国时期清华国学院三大导师的传统。讲座同时邀请国内相关领域的学者进行对话和评议,以体现学术全球化时代的文化间性。其成果汇集成“讲学社丛书”,以期为社会提供一个文化交锋的鲜活案例。梁启超组织的“讲学社”曾促成中国现代史上最著名的几次来华学术交流,先后邀请到杜威、罗素、杜里舒和泰戈尔,不仅轰动当时,而且影响深远。因此,“讲学社丛书”是接着讲学社的计划来讲的,是接着梁任公未竟的事业来讲的。

————————————————————————————————

没有人想要理解工业化世界的重大现代变革,却可以不去研究麦克法兰的卓越学术成果。——James Q. Wilson,《华尔街日报》

麦克法兰是我们所拥有的最具洞察力的作者之一。——Paul Barker,《标准晚报》

麦克法兰的著作探讨的是有关现代化、全球化的大课题,其研究路径也体现了某些新的学术潮流。此外,从考察日常事物切入,将重大的学术话题写得很有趣味,非有举重若轻的能力不可。

这部著作充满了精辟的创见,发人深省。尤其是,他给我们构建了一个现代化过程中的英国形象,几乎处处都可以用来对照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刘北成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来源于 财新《中国改革》 2013年第12期 出版日期 2013年12月01日 财新《中国改革》记者 | 刘芳 “没有丝毫迹象表明,即使没有英国工业革命,世界其余地方也能发生这种激变。而假设没有英格兰做榜样,我们可以相当肯定地说,现代工业世界不可能横空出世,我们依然生活在农耕世...  

评分

收到一個寫莎士比亞的命題作文,當時手裏正在讀麥克法蘭《現代世界的誕生》,腦子裏迸出兩個題目:「莎士比亞與麥克法蘭」、「莎士比亞的現代性」。 莎士比亞是誰?你怎麼會不知道。當你面朝月亮向身邊的姑娘起誓陰晴不定的愛意,當你對著飄紅的股市念叨「To be or not to be...  

评分

钱钟书曾以“替野孩子找家谱”讥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种常见现象:为某种文学流派的形成追溯其起源和系谱。说起来大多数观念史和思想史又何尝不是如此?如今我们人人都过着现代生活,可这现代世界是如何形成的、现代性是怎么来的,学者们向来众说纷纭;对此,艾伦•麦克法兰的...  

评分

问=经济观察报 答=艾伦·麦克法兰 问:在《战争、贸易和帝国》一章中,您提出,大英帝国的怪异之处是“它的原始目的是赚钱”。请问,这是就其海外殖民与建立海外统治活动的最初动因而言,还是就其形成庞大帝国规模的本质而言?如果这两者有区别的话,变化又是如何产生的? ...  

评分

汪丁丁/文 《现代世界的诞生》的编辑将这部作品的电子版发给我之后,依照习惯,我从最后一页向前浏览。最初吸引我读这本书的,是麦克法兰2011年春季在清华大学国学院讲课期间的两位助手(方麟和余婉卉)写的两篇“印象记”——我尤其喜欢第二篇。然后,我读刘东2013年4月8日为...  

用户评价

评分

对于天朝文人,貌似学会东方主义就可以满世界瞎混了,所以本书的某篇豆瓣书评体现了一位豆瓣书评人所能体现的最高水准,但也就这样了......

评分

一言蔽之,现代性是经济、政治、社会、意识形态的分立与组合,如果融合则呈非现代性(可叹近年我国的现代性在退步)。全书从战争、技术、阶级、文化、家庭等视角,展现大英帝国如何艰难并幸运地凑齐了七颗龙珠,开创现代社会模式。天不生大英,万古如长夜啊!我喜欢书中引用的托克维尔的话,他说英美社会方方面面呈现出一种理智的平衡和节制,温和不走极端,这不就是儒家温良恭俭的中庸理想吗

评分

宪政精神,来自千年的孵化。宪政精神已经深深扎入Anglo-Saxon民族的思想观念、语言文学、历史文化中。它不是一蹴而就,它不是凭借暴力革命的胜利,它是春风化雨般地实践出来的。这就是哈耶克所说的自发秩序。普通法是经典。

评分

麦克法兰最大的问题在于,讲到了现代社会的诸种表征,但错误地把表征的出现当作了现代性产生的原因,事实上,只有在某种现代性根基率先萌发的基础上,才可能出现各种表征。正是这种本末倒置,使他和彭慕兰、杰克.古迪一样无法揭示“现代世界的诞生”之原因。

评分

现代体育的本质,表面上是身体竞技,实际上也承担了心理发泄的作用吧。以及,这本书其实应该是“现代英国的诞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