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史講演錄(新校重排本)

哲學史講演錄(新校重排本)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世紀文景/上海人民齣版社
作者:[德]黑格爾
出品人:世紀文景
頁數:1700
译者:賀麟
出版時間:2013-8
價格:14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208113947
叢書系列:賀麟全集
圖書標籤:
  • 黑格爾
  • 哲學
  • 哲學史
  • 西方哲學
  • 西方哲學史
  • 德國
  • 賀麟
  • 賀麟全集
  • 哲學史
  • 講演錄
  • 新校重排本
  • 哲學
  • 曆史
  • 思想
  • 學術
  • 經典
  • 著作
  • 教育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德國古典哲學大師黑格爾最天纔的著作之一,“哲學史”的開山之作和必讀經典

★全新校對,重新排版,據賀麟先生手跡修訂部分文字,收為“賀麟全集”最新四捲

★賀麟弟子、著名哲學教授張祥龍參與編輯修訂工作

★重新收入苗力田選譯黑格爾哲學史相關書信

《哲學史講演錄》,黑格爾最天纔的著作之一。——恩格斯

隻有通過黑格爾,哲 學史纔第一次成為獨立的科學。 ——文德爾班

《哲學史講演錄》是德國古典哲學大師黑格爾的代錶作之一,“哲學史”的開山之作,治哲學者必讀之書。黑格爾一方麵將哲學史納入他的客觀唯心主義體係的框架中,把哲學史歸結為理念迴歸自身的絕對精神階段;另一方麵把辯證法貫徹於哲學史研究,深刻地揭示瞭哲學史的發展規律。20世紀五六十年代,賀麟、王太慶等先生將其譯成中文齣版,是賀麟先生譯述黑格爾的重要成果。本次收入“賀麟全集”,全新校對,重新排版,據賀麟先生手跡修訂部分文字,並解決商務版由於齣版時間相隔較遠而存在的體例不一等問題,更適閤當下閱讀。

著者簡介

黑格爾(Hegel, 1770—1831),德國古典哲學傢,其思想被認為象徵著19世紀德國唯心主義哲學運動的頂峰,對後世哲學流派,如存在主義和馬剋思的曆史唯物主義都産生瞭深遠的影響。黑格爾一生著述頗豐,代錶作品有《精神現象學》《邏輯學》《哲學全書》《法哲學原理》《哲學史講演錄》等。

賀麟(1902—1992),字自昭,四川金堂人。國內外久享盛名的西方哲學專傢、翻譯傢,於黑格爾哲學無不精通,論述遍及黑 格爾哲學的各個方麵,他翻譯的《小邏輯》,學術界公認為是繼嚴復《天演論》之後影響最大的學術著作中譯本;對斯賓諾莎、懷特海等西方近現代哲學傢都有深入的研究。賀麟在中國哲學方麵也頗有建樹,1930年代創立瞭與馮友蘭“新理學”相對的“新心學”體係,是現代早期新儒傢的重要代錶人物。他的主要譯著還有黑格爾《哲學史講演錄》《精神現象學》,斯賓諾莎的《倫理學》等,主要著作有《近代唯心論簡釋》《文化與人生》《當代中國哲學》等。

圖書目錄

第一捲
題記
開講辭
哲學史講演錄
導言
甲 哲學史的概念
一 關於哲學史的普通觀念
1.哲學史作為紛歧意見之堆積
2.通過哲學史本身去證明哲學知識的無用
3.關於哲學之紛歧的解釋
二 關於哲學史的定義的解釋
1.發展的概念
2.具體的概念
3.哲學是認識具體事物發展的科學
三 哲學史的概念所産生的後果
1.各種哲學在時間上的發展
2.上節的理論之應用於哲學史的研究
3.哲學史與哲學本身的進一步比較
乙 哲學與其他知識部門的關係
一 曆史方麵的聯係
1.支配哲學思想的外在的曆史條件
2.哲學研究的精神需要在曆史上的起始
3.哲學作為時代的思想
二 哲學與其他相關部門的區彆
1.哲學與科學知識的關係
2.哲學與宗教的關係
3.哲學與通俗哲學的區彆
三 哲學和哲學史的起始
1.思想的自由是哲學和哲學史起始的條件
2.東方及東方的哲學之不屬於哲學史
3.哲學在希臘的開始
丙 哲學史的分期、史料來源、論述方法
一 哲學史的分期
二 哲學史的史料來源
三 這部哲學史的論述方法
東方哲學
甲 中國哲學
〔一 孔子〕
〔二 《易經》哲學〕
〔三 道傢〕
乙 印度哲學
〔一 僧佉哲學〕
〔二 喬達摩與羯那陀的哲學〕
第一部 希臘哲學
〔引言〕
〔七賢〕
〔分期〕
第一篇
第一期 從泰利士到亞裏士多德
第一章 第一期第一階段:從泰利士到阿那剋薩戈拉
甲 伊奧尼亞哲學
一 泰利士
二 阿那剋西曼德
三 阿那剋西美尼
乙 畢泰戈拉與畢泰戈拉派
〔一 數的係統〕
〔二 數之應用於宇宙〕
〔三 實踐哲學〕
丙 愛利亞學派
一 塞諾芬尼
二 巴門尼德
三 麥裏梭
四 芝諾
丁 赫拉剋利特
〔一 邏輯原理〕
〔二 實在的形態〕
〔三 過程之為普遍及其對意識的關係〕
戊 恩培多剋勒、留基波、德謨剋裏特
一 恩培多剋勒
二 留基波與德謨剋裏特
己 阿那剋薩戈拉
〔一 普遍的思想原理〕
〔二 種子〕
〔三 兩方麵的關係〕
專名索引
譯者後記
第二捲
題記
第一部 希臘哲學(續)
第一篇(續)
第二章 第一期第二階段:從智者派到蘇格拉底派
甲 智者派
一 普羅泰戈拉
二 高爾吉亞
乙 蘇格拉底
一 蘇格拉底方法
二 善的原則
三 蘇格拉底的命運
丙 蘇格拉底派
一 麥加拉學派
1. 歐幾裏德
2. 歐布裏德
3. 斯底爾波
二 居勒尼學派
1. 阿裏斯底波
2. 德奧多羅
3. 赫格西亞
4. 安尼剋裏
三 犬儒學派
1. 安底斯泰納
2. 第歐根尼
3. 晚期犬儒派
第三章 第一期第三階段:柏拉圖與亞裏士多德
甲 柏拉圖
一 辯證法
二 自然哲學
三 精神哲學
乙 亞裏士多德
一 形而上學
二 自然哲學
三 精神哲學
1. 心理學
2. 實踐哲學
四 邏輯學
專名索引
譯者後記
第三捲
題記
第一部 希臘哲學(續)
第二篇
第二期:獨斷主義和懷疑主義
甲 斯多葛派哲學
一 物理學
二 邏輯學
三 道德學
乙 伊璧鳩魯哲學
一 準則學
二 形而上學
三 物理學
四 道德學
丙 新學園派哲學
一 阿爾剋西勞
二 卡爾內亞德
丁 懷疑派哲學
第三篇
第三期:新柏拉圖學派
甲 費洛
乙 卡巴拉派和諾斯替派
一 卡巴拉派哲學
二 諾斯替派
丙 亞曆山大裏亞派哲學
一 安莫紐• 薩卡斯
二 柏羅丁
三 波爾費留和揚布利可
四 普羅剋洛
五 普羅剋洛的繼承者
第二部  中世紀哲學
〔引言〕
第一篇
阿拉伯哲學
甲 講說者的哲學
乙 亞裏士多德的注釋者
丙 猶太哲學傢摩西• 邁濛尼德
第二篇
經院哲學
甲 經院哲學和基督教的關係
乙 一般的曆史觀點
一 教義建築在形而上學的基礎上
1. 安瑟爾謨
2. 阿柏拉爾
二 教會教義的係統闡述
1. 比埃爾• 隆巴德
2. 托馬斯• 阿奎那
3. 約翰• 鄧斯• 斯各脫
三 和亞裏士多德著作的接觸
1. 哈爾斯的亞曆山大
2. 大阿爾柏特
四 唯實論和唯名論的對立
1. 羅瑟林
2. 濛泰格納的瓦爾特
3. 威廉• 奧康
4. 布裏丹
五 形式的辯證法
1. 托勒多的大主教猶利安
2. 帕沙修• 拉德柏特
六 神秘主義者
1. 約翰• 查理爾
2. 薩崩德的雷濛
3. 羅吉爾• 倍根
4. 雷濛• 魯路斯
丙 一般經院哲學傢共同的觀點
第三篇
文藝復興
甲 對古代思想傢的研究
一 滂波那齊
二 費其諾
三 伽桑第、李普修、諾伊希林
四 西塞羅的通俗哲學
乙 一些獨特的哲學的嘗試
一 卡爾丹
二 康帕內拉
三 布魯諾
四 梵尼尼
五 比埃爾• 拉梅
丙 宗教改革
專名索引
譯者後記
第四捲
題記
第三部 近代哲學
〔引言〕
第一篇
培根和波墨
甲 培根
乙 雅各•波墨
第二篇 思維理智時期
第一章 理智的形而上學時期
甲 第一階段
一 笛卡爾
二 斯賓諾莎
三 馬勒伯朗士
乙 第二階段
一 洛剋
二 鬍果• 格老秀斯
三 托馬斯• 霍布斯
四 庫得華斯
五 普芬多夫
六 牛頓
丙 第三階段
一 萊布尼茨
二 沃爾夫
三 通俗哲學
第二章 過渡時期
甲 唯心論和懷疑論
一 巴剋萊
二 休謨
乙 蘇格蘭哲學
一 托馬斯• 銳德
二 詹姆斯• 柏阿蒂
三 詹姆斯• 奧斯瓦德
四 杜格爾德• 斯圖爾特
丙 法國哲學
一 否定的方麵
二 肯定的方麵
1. 自然體係
2. 羅比耐
三 關於具體的普遍統一的觀念
1. 感覺和思想的對立
2. 孟德斯鳩
3. 愛爾維修
4. 盧梭
四 〔德國〕啓濛思想
第三篇
最近德國哲學
甲 耶可比
乙 康德
丙 費希特
一 費希特哲學的基本原理
二 費希特新改造的體係
三 幾種與費希特哲學相聯係的主要形式
1. 希雷格爾
2. 施萊艾爾馬赫
3. 諾瓦利斯
4. 福銳斯、布特爾威剋、剋魯格
丁 謝林
戊 結論
附錄 黑格爾關於哲學史書信十六封
6. 緻謝林
8. 緻謝林
11. 緻謝林
14. 緻謝林
95. 緻謝林
192. 緻葛爾特
215. 緻葛爾特
278. 緻勞默爾
318. 緻多德林
383. 緻海因裏希斯
389. 緻剋羅采爾
422. 緻杜包剋
508. 緻古贊
513. 緻尼特哈默爾
519. 緻道布
531. 緻道布
術語(部分) 主題索引
人名索引
譯者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穿上七裏靴,中世紀跳過去。從哲學史講義中可以讀到黑格爾哲學體係概念的背景和起源,以及黑格爾順帶的講解分析。不僅僅是理解黑格爾哲學,理解觀念論體係,還是理解哲學史的極佳素材。許多論斷埋下理解黑格爾理論起源的伏筆,值得認真對待,特彆是導論,柏拉圖和第四捲。

评分

就是錯字什麼的還是有點多,這個不好。讀瞭第一遍,覺得需要再讀一遍。

评分

東西之間,其實可互證——其理一也。 或許同理學一樣,黑格爾哲學乃一古老譜係的反芻。

评分

我們現在已不復能作柏拉圖主意者瞭。我們必須首先超齣瑣屑的個彆意見、思想、反對意見和睏難,其次超齣自己的虛驕之氣,好像我們作為個人曾經想齣瞭什麼瞭不起的東西似的。因為把握住內在的實體性的精神,這乃是個人的觀點;作為全體中的部分,個人就像瞎子一樣,他乃是各全體的內在精神驅使著前進的。

评分

第一捲結束,放一放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