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是毕飞宇最具里程碑意义的代表作,《玉米》描述了玉米、玉秀、玉秧三姐妹不同的性格命运、人生轨迹,为我们展现了三姐妹之间以及她们与周遭与时代之间普遍而又奇特关系。小说曾获2011年第四届英仕曼亚洲文学奖。
毕飞宇,1964年1月生于江苏兴化,1987年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同年赴南京任教,1992年至1998年任《南京日报》记者,1998年至今供职于江苏作家协会。
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著有《毕飞宇文集》四卷,《毕飞宇作品集》7卷,长篇小说《那个夏季 那个秋天》、《平原》、《推拿》。
读毕飞宇的《玉米》,想起幼年从大人们闲聊时听来的乡野大杂烩。 很多看似不可思议的故事,都是真实。甚至,真实更加荒诞。 比如,一个村子都是同姓,一两户外姓的女儿便很危险。许多小伙子都暗地里轻薄作贱她们。 比如,一家子穷,却有四个儿子,没有财力娶四房儿媳...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读毕飞宇的《玉米》,想起幼年从大人们闲聊时听来的乡野大杂烩。 很多看似不可思议的故事,都是真实。甚至,真实更加荒诞。 比如,一个村子都是同姓,一两户外姓的女儿便很危险。许多小伙子都暗地里轻薄作贱她们。 比如,一家子穷,却有四个儿子,没有财力娶四房儿媳...
玉米和玉秀都很好,玉秧写的着实随意,总觉得作者还差点儿什么。
评分以前觉得毕飞宇老师是“写女性角色最好的男性作家之一”,第三遍读完《玉米》,我又怀疑了。玉米、玉秀和玉秧,乡村、小镇和城市,1971与1982。三姐妹身上都带着时代的伤痛和时代给她们的局限,无处可逃的悲剧宿命。但是,不应该是这样的,不该这样简单粗暴。
评分还是不错的小说
评分女人可以心高,但不能气傲,毕飞宇的农村题材小说是文艺的,几乎看不出农村文学很多标志性的影子,同样是男性作家写乡村女性,毕飞宇的写法很讨喜,不龌龊,还若有若无的充盈着一种怜惜,虽然到了当代,纯文学都离不开赤裸原始的欲望,好像非要把什么都扒光了送到人眼前才显得出作者是深刻的。太多魔幻、肉欲大行其道之后,这点含蓄倒是难以拿捏的了
评分不知道为何脑海里老是浮现格非的江南三部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