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主人公韩燕来是上海郊区征地农户家的孩子,高中毕业后几经择业,最后选择了开出租车。圣诞夜遭遇劫车是韩燕来的人生转折点:他是受害者,却渐渐地为施害者大王这个人物所吸引,鬼使神差地与劫车人为伍,跌入黑道。看似荒诞的江湖故事,在缜密的演绎中变得真实可信。文学想象和生活逻辑成就了这部长篇小说。通俗的壳子与题材,纯文学的品质。出游的母题,先是将一个人从常态生活引到非常态生活的大胆想象,然后,环环相扣,量变到质变,从此岸到彼岸。
王安忆,1954年3月生于南京,1955年随母到上海定居,1970年赴安徽五河插队落户,1972至1978年在江苏徐州地区文工团任乐队演奏员,1978年调入上海中国福利会《儿童时代》杂志社任小说编辑,1980年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学习,1983年参加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1987年应聘上海作家协会任专业作家,文学一级。现为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
1977年发表作品,迄今出版《王安忆自选集》六卷、长篇小说《黄河故道人》、《69届初中生》、《流水三十章》、《富萍》、《上种红菱下种藕》、中短篇小说集《小鲍庄》、《尾声》《我爱比尔》、《隐居的时代》、《忧伤的年代》、《三恋》、《妹头》,短篇小说集《王安忆短篇小说集》、《剃度》,散文集《独语》、《男人和女人,女人和城市》、《我读我看》、《寻找上海》,论著《故事和讲故事》、《重建象牙塔》、《心灵世界》等共五百万字,部分作品有英、德、荷、法、日、韩等译本。其中《谁是未来的中队长》获第二届全国优秀儿童文艺作品二等奖,《本次列车终点》获第一届全国短篇小说奖,《流逝》、《小鲍庄》获全国中篇小说奖,《叔叔的故事》获首届上海中长篇小说二等奖,《文革轶事》、《我爱比尔》分别获得第二届、第三届上海中长篇小说三等奖,《长恨歌》获第四届上海文学艺术奖、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富萍》获台湾2002年度《中国时报"开卷"好书奖》。《上种红菱下种藕》获台湾2002年度《中国时报"开卷"好书奖》。英文版《小鲍庄》获美国洛杉矶时代书刊提名奖。
最近这两年看了王的三本书,只有后者是小说。第一本是她早年看书的笔记,第二本是她在复旦开写作课的教材,分析了十部小说。我主要说说看《遍地枭雄》的感觉吧。 这是一本很适合评论家做文章的小说——有鲜明的作者风格同时又有题材上的转型,现实主义的笔法和寓言风格的故事,...
评分上海这个名字可以给人产生多少的想像?这个只有短短历史的海边城市,却在近100年的时间里面一跃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大都市。其中又包含了多少的传奇和辛酸?王安忆在她的新书《遍地枭雄》中就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这是我第一次读王安忆的书,对之前名声在外的《长恨歌》却...
评分在龙潭湖边,一下午, 把王安忆的<遍地枭雄>读完,在湖边走了一大圈.唏嘘不已.王安忆好棒.她可以把小人物写大,写得不可思议,写得活色生香. 怎么说呢,在看完<桃之夭夭>后,我对王安忆已表失望了,不只一次跟人抱怨过.她不该再按<长恨歌>的那个路子写下去啊,真不该,那样下去她只能更...
评分首先,王安忆是个很能说的女人。这一点毋庸质疑。利利索索并且语速极快,一边磕瓜子一边说。 她属于上海的那种女人,一边择菜一边给你讲着家长里短,故事讲完了菜也择好了,站起来拍拍裤子进屋做饭,留你一个人蹲在原地回味。看她已经将菜下入锅里,于是只好悻悻走开。 看她...
评分光听书名,你不会把它和王安忆扯上什么关系,过于硬朗了。“遍地枭雄”不够女性化,王安忆笔下又怎能少了女人,不过小说确是不关乎女性的,作者讲了四个男人的故事。王安忆向来难被归类,她写过关于农村的寻根文学,儿童文学,女性主义文学。现在,鲜少在其笔下着墨的男人成了...
挺难判的,不知该怎样。
评分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
评分人生何其短,疯狂能几时?
评分一样的小王,不一样的文字
评分她本想写个游侠的故事,可惜生活经验的局限,没写出乡野的张力和活力,太电视剧化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