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关于法国大革命的经典研究著述。书中通过对大量史实的分析,揭示了旧制度与法国大革命的内在联系。既论述了大革命的开创性和决裂性,又论述了它的连续性,认为大革命是长期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本书对大革命以来法国历史的反复性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是研究法国大革命时期历史的必读书。
《旧制度与大革命》读书笔记 同时下的一些解读相反,这本书大概并不是一本要“告别革命”的保守主义著作,在前言中,有这么一个铿锵有力的句子:“这是青春、热情、自豪、慷慨、真诚的时代,尽管它有各种错误,人们将千秋万代纪念它,而且在长时期内,它还将使所有想腐蚀或奴...
评分 评分【按语:《旧制度与大革命》(1856)可以说是《论美国的民主》的更为阴郁的姊妹篇。从遥远的美国收回目光,托克维尔审视了法国自身的现状和历史。第二卷第11章的对比表明,托克维尔认为1850年代的法国仍处在中央集权的民主专制(democratic despotism)中,法国人还是没有学会...
评分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写道,在18世纪中叶,由于社会根本没有政治自由,文人不仅对政界知之甚少,而且视而不见。他们在政界无所作为,甚至也看不到他人的所作所为。 接着他比较了英法两国的政治传统:在英国,研究治国之道的文人和统治国家的人是混合在一起的,一些人...
评分【按语:《旧制度与大革命》(1856)可以说是《论美国的民主》的更为阴郁的姊妹篇。从遥远的美国收回目光,托克维尔审视了法国自身的现状和历史。第二卷第11章的对比表明,托克维尔认为1850年代的法国仍处在中央集权的民主专制(democratic despotism)中,法国人还是没有学会...
不能说没看懂,但反而延伸出更多问题,看的时候一直提醒自己作者的“现在”和我的“现在”不是一个“现在”。法国作为西方国家中不多的和我国有很多非常相似方面的国家,他们的教训即是我们的经验。“革命”可算是成本(如果不是最高)相当高的手段,而改革,是应该从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 无论怎么客观,作者所处的地位和时代,本身的见识依然影响写作观点,总结了好几条原因,但其实没有所谓的“最根本原因”,历史本来如此。大革命前资料很多,但和大革命后的60年的相对比没有(也许本书面对的读者是当年时代的人民吧),对这60年的历史意识形态有兴趣了。 到底这本书哪个版本更好,希望再读一次实体书。
评分不能说没看懂,但反而延伸出更多问题,看的时候一直提醒自己作者的“现在”和我的“现在”不是一个“现在”。法国作为西方国家中不多的和我国有很多非常相似方面的国家,他们的教训即是我们的经验。“革命”可算是成本(如果不是最高)相当高的手段,而改革,是应该从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 无论怎么客观,作者所处的地位和时代,本身的见识依然影响写作观点,总结了好几条原因,但其实没有所谓的“最根本原因”,历史本来如此。大革命前资料很多,但和大革命后的60年的相对比没有(也许本书面对的读者是当年时代的人民吧),对这60年的历史意识形态有兴趣了。 到底这本书哪个版本更好,希望再读一次实体书。
评分不能说没看懂,但反而延伸出更多问题,看的时候一直提醒自己作者的“现在”和我的“现在”不是一个“现在”。法国作为西方国家中不多的和我国有很多非常相似方面的国家,他们的教训即是我们的经验。“革命”可算是成本(如果不是最高)相当高的手段,而改革,是应该从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 无论怎么客观,作者所处的地位和时代,本身的见识依然影响写作观点,总结了好几条原因,但其实没有所谓的“最根本原因”,历史本来如此。大革命前资料很多,但和大革命后的60年的相对比没有(也许本书面对的读者是当年时代的人民吧),对这60年的历史意识形态有兴趣了。 到底这本书哪个版本更好,希望再读一次实体书。
评分托克维尔对旧贵族、文人和人民的态度值得考量
评分托克维尔对旧贵族、文人和人民的态度值得考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