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神话,有人说他是“文坛侠圣”,有人称他为香港“良知的灯塔”,也有人认为他一钱不值。其实,媒体和大众的眼中的金庸都是神坛之上的金庸。
这是第一部以平视的眼光写下的《金庸传》,作者以客观、理性的尺度,依据大量详实可信的史料,写出了一个真实的人,一个出类拔萃的武侠小说家,一个报业巨子,一个备受争议的社会活动家。本书首次利用第一手的档案,挖掘出不少鲜为人知的珍贵资料,矫正了有关金庸生平的许多讹误。
2003年本书初版问世后曾引起广泛关注。十年后推出的修订本,使用大量原始材料,增补了许多鲜活的细节,不仅可以理解金庸作为报人、作家和商人的一生,并透过这个人物的命运更深地认识二十世纪风云跌宕的大时代,看到两岸三地在这个大时代中的变迁。
傅国涌:历史学者,独立撰稿人,最近十几年主要研究中国近代史,特别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企业史、言论史、知识分子的命运史等。
著有《叶公超传》《追寻失去的传统》《1949年:中国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 《主角与配角——辛亥革命的台前幕后》《百年辛亥:亲历者的私人记录》 等,编有《过去的中学》《过去的小学》《追寻律师的传统》等。
这是读过的有关金庸的第三本传记,说是第三本,其实是之前读过的原作者的修订版,另外一本是冷夏的。第一本买于高中时代,对武侠大师金庸虽有兴趣,但他的传记却读来生硬,总是难以一气呵成地读下去,时隔多年之后,看到了冷夏的《金庸传》,这本传记的文字就易读地多,...
评分傅国涌著《金庸传》(2003年第一版),2019年1月27日读完。读此书缘起金庸逝世,没读过一本金庸小说,没看过完整的金庸作品影视剧。 傅国涌作传视角和态度:平视传主、力求客观。 金庸的身世和经历 1.家世。查家,浙江海宁大族,清代文字狱受害者。 2.亲属。表哥徐志摩,穆旦,...
评分对于金庸的武侠小说,我接触得很晚,大概直到中考过后才从来来处拿了全集来看——这是因为我一直都是一名“好学生”,就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课书的那种。然而,一旦有了开头,便一发不可收拾,短短两周时间便读完了他的14部小说。后来到了中专,更是发现同学人人都读...
评分资料方面搜罗得不错。
评分搜罗整理了那么多材料,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评分读完此书对金庸先生的一生有了一个粗略的了解。记得他过世时朋友圈一顿刷屏,八零九零后都是看他的作品改编的影视剧长大的,但有多少人知道武侠小说不过是他的副业呢,真的好希望能读一读他写的社评。记得书中说金庸写社评时对很多政治大事都预测得很准,其实他也准确地预测了自己的寿命啊。不知道他的墓碑上是不是如他当日所想的那样刻下了那些话呢?
评分搜罗整理了那么多材料,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评分落拓少年载酒行,稗官野史负狂名。 千古文人侠客梦,亦文亦侠查良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