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传(修订版)

金庸传(修订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作者:傅国涌
出品人:
页数:404
译者:
出版时间:2013-6
价格:4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13054389
丛书系列:铁葫芦·历史馆
图书标签:
  • 金庸
  • 人物传记
  • 传记
  • 傅国涌
  • 武侠
  • 文学
  • 中国
  • 中国文学
  • 金庸
  • 武侠
  • 传记
  • 文学
  • 人物
  • 武侠小说
  • 江湖
  • 武侠世界
  • 修订版
  • 中国文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金庸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神话,有人说他是“文坛侠圣”,有人称他为香港“良知的灯塔”,也有人认为他一钱不值。其实,媒体和大众的眼中的金庸都是神坛之上的金庸。

这是第一部以平视的眼光写下的《金庸传》,作者以客观、理性的尺度,依据大量详实可信的史料,写出了一个真实的人,一个出类拔萃的武侠小说家,一个报业巨子,一个备受争议的社会活动家。本书首次利用第一手的档案,挖掘出不少鲜为人知的珍贵资料,矫正了有关金庸生平的许多讹误。

2003年本书初版问世后曾引起广泛关注。十年后推出的修订本,使用大量原始材料,增补了许多鲜活的细节,不仅可以理解金庸作为报人、作家和商人的一生,并透过这个人物的命运更深地认识二十世纪风云跌宕的大时代,看到两岸三地在这个大时代中的变迁。

作者简介

傅国涌:历史学者,独立撰稿人,最近十几年主要研究中国近代史,特别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企业史、言论史、知识分子的命运史等。

著有《叶公超传》《追寻失去的传统》《1949年:中国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 《主角与配角——辛亥革命的台前幕后》《百年辛亥:亲历者的私人记录》 等,编有《过去的中学》《过去的小学》《追寻律师的传统》等。

目录信息

读后感

评分

查公在94周岁逝世,人虽非“九五至尊”,离寿已逾越令人尊崇的耄耋之龄。他是妙笔生花的武侠小说家、杰出的报人、高明的编辑、彬彬的文化绅士。对吾等后辈而言,更是仰之弥高的崇碑,远远超过“一字师”。 作为小说家,查公成就瞩目。他的“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和...  

评分

这篇书评是看到某个时下极热的新闻后有感而发:某官刘氏,横行一世,名下三百房产,贪污不计其数。一朝沦为街下囚,一审居然免死——突然想到,如果是在金庸做总编辑时期的《明报》,遇到这种新闻会在社评中如何评论?是仍旧坚持他的一贯传统,还是随着大流不置一词? 1959年...  

评分

傅记《金庸传》的传奇 傅国涌撰写的《金庸传》在2003年初版时,海峡两岸关于金庸的传记或带有传记性质的专著已问世多部,自1980年金庸武侠进入大陆以来,明河书社版与三联书店版《金庸作品集》都已成为收藏品,“金学”方兴未艾。低调、内敛,对私人生活毫不张扬的查良镛先生...  

评分

傅国涌著《金庸传》(2003年第一版),2019年1月27日读完。读此书缘起金庸逝世,没读过一本金庸小说,没看过完整的金庸作品影视剧。 傅国涌作传视角和态度:平视传主、力求客观。 金庸的身世和经历 1.家世。查家,浙江海宁大族,清代文字狱受害者。 2.亲属。表哥徐志摩,穆旦,...  

评分

我们知道金庸先生的大名,大都是从他的那几部最有名的《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天龙八部》等武侠小说或是同名影视剧获悉的。他的名气只大,夸张一点讲,可以说有华人的地方,都知道他的大名,都读过他的武侠小说。 金庸本名查良镛,1923年出生于浙江海宁袁...  

用户评价

评分

资料方面搜罗得不错。

评分

关于金庸的传记,自言是唯一一本不以仰视角度看金庸的传记,作者在后记中也明言从未采访过金庸,而且本传记并不为金庸所认可。难得的是,翻阅时,发现查良镛居然和齐邦媛同住过一栋房子。1947年,作为《时与潮》编辑的查良镛住在上海梵王渡路,而与前往上海和父亲团聚的齐邦媛共住在618号大院。半年后,齐邦媛东渡台北教习英文,查良镛南飞香港成为《大公报》的一支笔。数十年后,二人著作风行大陆,虽然一为殿堂传诵的严肃文学,一为里巷传扬之武侠风范,然其承古至今,论述何为华夏何为故国的泱泱大中华之心并无二致。

评分

武侠小说无疑是查先生一生中的最高成就。除此之外,他依然是令人敬佩的。钱穆先生说:“看历史要有能力从历史大事去把握,评价历史人物主要看他在历史大事中的作为,以及对大事的影响,不能只看小事。”查先生在左派横行的文革时期还能仗义执言不畏强权,执笔为剑不忘初心,尽显文人气节,无愧为良知的“灯塔”。至于他的婚姻生活,晚年取舍,在他波澜壮阔的一生中,不过是小事。

评分

我挺喜欢讲金庸早年报人生涯的一段。老了有些昏聩,性格认知有点不足,也没有藏着。挺好。资料不少。

评分

2018年已读106:这是一部不被传主接受的传记,作者并未与传主有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各种文献资料连缀起金庸的一生。虽然如此一来可避免对传主的迎合,以及传主无意或有意之间的自我粉饰,作者本人也自称最大限度地恪守客观中立的原则,但有时恐怕也难免有揣度与臆测之嫌。作者非金庸武侠迷,也坦承对于作为武侠小说家的金庸兴趣不大,所以这部传记虽然同时呈现了拥有报人、作家、影人、商人、政论家、政客等多面孔的金庸,但武侠小说部分其实着墨不多,提及时也多是作为《明报》初创时期、为发展报业的无奈与无心插柳之举。2003年7月,金庸在央视《新闻夜话》中说,他的墓碑上将会写着:“这里躺着一个人,在20世纪、21世纪,他写过几十部武侠小说,这些小说为几亿人喜欢”,不知道如今是否真的刻到了墓碑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