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灯塔去》是吴尔夫最具自传性质的一部小说,通过简单的情节和对瞬间印象的描绘,探讨人生的意义和自我的本质,追忆童年的欢乐与憧憬和记忆中逝去的幸福,并深刻再现成人关系的复杂莫测。吴尔夫以对瞬间的敏锐感知,创造了一部永恒的经典。
弗吉尼亚·吴尔夫(Virginia Woolf,1882-1941),英国女作家。其作品摒弃传统的小说结构,运用“意识流”手法,注重心理描写,对现代文学影响深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达洛维太太》《海浪》《到灯塔去》,散文集《一间自己的房间》《普通读者》等。
2013年十月再读: 所有的书和碟都打包了,书房的灯也收起来了;唯一的阅读灯就是床头灯了。拿过来,暂时当台灯用用。慢慢记我的读书笔记。 上次读是一年多前,本来是一本可一读再读的书,须得慢慢读。 1. 拉姆齐夫人像书中众多人物的镜子,每个人从拉姆齐夫人身上看到自己的...
评分《到灯塔去》伍尔夫 我正经书读得少,尤其很少看西方作家的文字,一来觉着看得辛苦,二来担心翻译词不达意。当然,主要还是自己学识学养不够,小学生听大学课,何必装模作样地为难自己呢?没想到这次还是忍不住又装了一次。 之前,在石康的博客里看到他说:“中国女人与年龄...
评分作者企图在这部书中探讨人生的意义和自我的本质。是否有可能在不牺牲自我的个性特征这个前提之下来获得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谅解和同情?自我是否有可能在一片混沌之中认识和把握真实,在一个混乱的时代里建立起某种秩序?自我是否有可能逃脱流逝不息的时间的魔掌,不顾死亡的威胁而...
评分全书分为三大段。从故事层面来看,第一部分讲述了拉姆齐一家和他们的客人在度假岛上的一个下午的各种事和晚餐;第二部分时间飞速流转,故事前进了十年,在这十年中,拉姆齐夫人和她的一双子女都已死去,岛上的一切尤其是他们的房子遭到长期的废弃,末尾为了他们的再次到来而得...
评分几十页看过去了,隐隐约约还在等伍尔夫开完头,等着开始点什么,发生点什么……直到一大家子及宾朋都在餐桌边坐下来了,晚餐开始了——这时已经过去八十来页了——围桌而坐的人们,将各自如影随形的心理活动从相对分散的空间——不出拉姆齐夫妇海边别墅及别墅四周散步可达的范...
在办公室里读完,有些恍惚,精神与肉体,感性与理性,究竟怎样才能平衡。
评分间接独白、自由联想、象征意象...2015.04.09。男人和女人给彼此带上镣铐的同时,也默认了对方给自己的镣铐。他们都不要求对方诚实,以至于就像两个不能理解对方意愿的物种。彼此都只能奔向各自的幻象。
评分终于看完,几次弃读,又终于坚持下来。第二部 时过境迁的阅读体验最好,第三部 灯塔有不少说不出来的感悟。总的来说是一次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评分“我们死去,在孤独中死去。”整本书里满是表里不一的逃避,面对索取的男人的伪装,面对受苛责的客人的伪装,所有因为想要战胜生活而进行的伪装,最后都被灯塔的闪光冷漠的刺穿。灯塔这一意象本身就带有一种凝重的孤寂感,它是永恒,是无所谓的存在,透过闪光去碰触各种生活中的情愫。
评分如果能沉下心,认真地一字一句地读,会很畅快。可惜这种状态很难保持下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