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

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天津人民出版社
作者:张宏杰
出品人:果麦文化
页数:477
译者:
出版时间:2013-4
价格:59.8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01081441
丛书系列: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
图书标签:
  • 历史
  • 明史
  • 张宏杰
  • 朱元璋
  • 中国
  • 朱棣
  • 明朝那些事儿
  • 莫言
  • 大明王朝
  • 历史人物
  • 明代史
  • 政治制度
  • 权力斗争
  • 社会变迁
  • 人物传记
  • 王朝兴衰
  • 文化风貌
  • 思想演变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朱元璋(全新增订版)》内容简介:

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南京,四十岁的农民朱元璋,在万众瞩目之下,爬上龙椅登基称帝,大明王朝就此诞生!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亲手建立的庞大帝国。明朝从建立到灭亡总共276年,其中有七张独特的面孔,时至今日依然 影响着我们:白手起家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凭借人脉设计和高超政治手腕成功上位的朱棣,无视官场潜规则的硬骨头海瑞,在权力顶层呼风唤雨的大傻子魏忠贤,身兼政治墙头草和变态杀人狂的张献忠,在险恶政局中两面三刀却始终屹立不倒的吴三桂,非常时期用非常手段反清复明并一举收复台湾的郑成功······

作者简介

张宏杰,一九七二年生,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历史作家。从人性角度切入历史、还原历史人物本来面目是其写作特点。成名代表作《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出版后因口碑而风行,被誉为新一代历史类必读经典。其他重要作品还有《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坐天下很累》、《饥饿的盛世》等。

目录信息

《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朱元璋(全新增订版)》
全新增订版序言 莫 言:为什么张宏杰写的历史好看?/ 001
2006年初版序言 章诒和:令我兴奋的历史人物另类传记/ 004
丁 东:读懂古人的无奈、智慧与权谋/ 006
第一章 生逢乱世:饥饿儿童朱重八 / 011
•最草率的出生
•饥饿儿童朱重八
•为什么越穷越生
•中国人的生育激情
•饥荒之国
•吸血的官员们
•中国文化的贫困基因
•朱元璋的精神基础
•农民式思维
•农民式节俭
第二章 流氓生涯:开国帝王的必经之路 / 029
•青春期的意外打击
•出家是为了吃饭
•十六岁离家远行
•三年江湖路
•从一介顺民到狡猾野兽
第三章 崭露头角:一念之差走上了造反路 / 039
•被两块木片决定的人生
•从和尚到亲兵
•从士兵到军官
•以退为进,独立发展
•厚黑手段与精明头脑
•实权与虚名
•借刀杀人,建立权威
第四章 割据一方:朱元璋成功的三大法宝 / 056
•异常顺利的帝王之路
•元末明初第一影帝
•惠民减负措施
•攻心为上
•收买文化名人
•出众的决断
第五章 问鼎天下:战场练就顶级男子汉 / 070
•张士诚还是陈友谅
•最后一个劲敌
•自学成才的军事家
•水沉小明王
•北伐中原
•朱元璋为什么屠杀功臣
第六章 巩固政权:打造农民乌托邦 / 084
•四十岁登基
•咱农民自己的皇帝
•农民的四大理想
•亡国的两个诱因
•变相土改,打击地主
•低薪制下的大明官员
•人类史上最大的移民行动
•权力决定一切
•解决百姓穿衣吃饭的问题
•朱元璋的乌托邦探索
•集体主义“大同梦”
第七章 建立制度:明朝百姓有了“户口本”/ 108
•“毒蜘蛛”朱元璋
•最严厉的户口制度
•玄武湖的秘密
•里甲制度:“二流子”们的紧箍咒
•户籍制度的前世今生
•不许官员下乡
•“一个字也不许改”的《明皇祖训》
•朱元璋的幸福观
第八章 管天管地:从穿衣戴帽到妇女发型/ 129
•奇书《太平礼制》
•第一道思想防线
•禁止奇装异服
•不许随地吐痰
•管理妇女发型
•为什么要管穿衣戴帽
第九章 化民成俗:流氓是如何教育百姓的 / 139
•无所不在的皇权
•朱元璋最担心的事
•洪武朝的流动宣传员
•新戏《琵琶记》
•一封奇特的公开信
•大明帝国的教育体系
•朱校长的可怕校规
•“一刀切”必然“一风吹”
第十章 不许造反:从删《孟子》到给元朝皇帝磕头 / 155
•孟子惹恼朱元璋
•删减《孟子》,防止毒素流传
•对元朝皇帝的特殊感情
•构建“朱氏天命论”
•创造“朱氏恩德论”
•我造反有理,你造反有罪
•刘伯温的悲惨下场
第十一章 任意摧残:对知识分子的软硬两种手段 / 167
•“胡萝卜加大棒”
•大明第一文学家
•洪武朝的敏感词
•外国文字狱
•随心所欲杀文人
第十二章 反腐风暴: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 / 177
•贪六十两剥皮实草
•低薪制是根本原因
•《大诰》
•发动群众抓贪官
•“激进主义”的“幼稚病”
•史上最大的惩贪浪潮
•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
•越反越腐的反腐怪圈
第十三章 死亡名单:疯狂屠杀功臣的始末与细节 / 191
•开国六公二十八侯
•免死金牌
•厚待功臣的背后考虑
•对文官的凶残与对武将的温柔
•宰相胡惟庸“被谋反”
•撤销大都督府:军事体制重大改革
•只有亲生儿子信得过
•大屠杀计划:为太子保驾护航
•儿子长大,时机成熟
•第一功臣李善长之死
•白发人送黑发人
•“死亡名单”:蓝玉、冯胜、傅友德……
•蓝玉冤案
•大屠杀的文化背景
第十四章 衣锦还乡:对凤阳乡亲的特殊照顾 / 217
•一个重大消息,两个特殊人物
•父母坟前
•当年仇人刘德
•穷乡僻壤差点成为首都
•朱元璋的报恩方式
•大明帝国的一个特殊群体
•在南京皇宫宴请凤阳老乡
•皇子教育基地:凤阳
•朱元璋对家乡的特殊政策
•十年倒有九年荒
第十五章 朱元璋之死:最后一道可怕的命令 / 234
•强人离世
•最后一道可怕的命令
•朱元璋的女人们
•殉葬制度的终结
•大明:退化的朝代
尾声 从“黄册库”看明代“祖制”的命运 / 245
•绞尽脑汁的黄册制度
•祖制的空壳
•全县都是百岁老人
•黄册的最终命
============================================
《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2:终结篇(全新增订版)》 :
第一章 权力的奥秘:朱棣 / 001
•朱元璋的纠结
•朱棣的悟性
•谁是最合适的接班人
•擦肩而过的皇位
•中国式政治规律
•建文帝削藩收权
•朱棣建立人脉的手段
•造反是一门技术活
•脑筋急转弯
•消失的建文帝
•从容登顶
•露出了本来面目
•鞭子底下出顺民
•政治就是表演
•“此上命也,奈何杀臣!”
•大奸亦大雄
第二章 偏执症患者:海瑞 / 023
•“海笔架”
•孤儿的圣人梦
•上任第一把猛火
•是谁造就了“海怪物”
•清官是官场上的反面教材
•骂皇帝
•嘉靖死了,海瑞哭了
•扫荡潜规则
•恩人也不放过
•背后的冷箭
•海瑞罢官的真相
•张居正眼中的海瑞
•七十二岁东山再起
•有人要拿下海瑞
•每天都盼着死亡来临
•死了,可以被树为楷模
•活活饿死的五岁女儿
第三章 一个开得过分的玩笑:魏忠贤 / 055
•太监专业县
•倾家荡产当太监
•“魏傻子”
•命运的拿手好戏
•五十二岁咸鱼翻身
•权力的滋味
•文盲治国
•绣龙的内裤
•荒谬的忠臣
•政治金钟罩
•九千九百岁爷爷
•造神运动
•崇祯动了一下小指头
•回到空白
第四章 在劫难逃:张献忠 / 081
•排队剁手的俘虏
•一日一夜黑风起
•亲历者余瑞紫的记忆
•归诚则草木不动,抗拒即老幼不留
•农民起义的本质
•农民和农奴的区别
•刮人肉者如屠猪狗
•缺乏弹性的权力
•稀里糊涂的起义
•一支没有番号的人马
•暴力的狂欢
•为暴力而暴力
•从良民到魔鬼
•陕北青年张献忠
•从“基层捕快”到“八大王”
•打仗靠流氓
•农民的淳朴和残暴
•大抢大杀大破坏
•底层文化缺什么
•为何喜欢杀美女
•实用主义
•陷于恐慌的成都人
•“打招安”
•“大西王”
•过把皇帝瘾
•“咱是斯文一气”
•治安问题
•“打粮”
•农民起义的三大功用
•“贼之失势在止”
•对起义者的再起义
•两个传教士的回忆
•人命在我,我命在天
•釜底抽薪之计
•屠戮成都
•集权体制的威力
•恐怖的一夜
•一千七百双手掌
•人肉为粮
•五重灾难
•“四川有土无民”
•杀人者和被杀者的共识
•“张献忠崇拜”
第五章 无处收留:吴三桂 / 144
•朝野闻名的孝子忠臣
•袁崇焕和洪承畴的教训
•“白皙通侯最少年”
•皇太极计收人心
•投降的精神代价
•两座牌坊
•陈圆圆
•“冲冠一怒为红颜”
•性格即历史
•秘密交易
•报偿:云南王
•“既取我室,又取我子”
•虔诚的佛教徒
•“只此云南是吾血挣”
•末路
•“谁识元戎事两朝”
第六章 血液里的海水:郑成功 / 178
•台湾城的荷兰人
•郑成功的计划
•海盗郑芝龙
•中日混血儿
•“勿以红毛火炮为畏”
•不怕死的中国士兵
•沉没的“赫克托”号
•“国姓爷”
•有弹性的刚烈
•“我来到的地方,我就一定征服”
•明亮的少年
•父与子
•技术差距
•东方唯一的一次胜利
•血液中的“海盗基因”
•最大的海盗集团
•最后一个大明忠臣
•孤臣辞世
后 记 我的文学青年生涯 / 205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我读《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 首先我要说,潇洒倜傥、沉潜笔思是张宏杰的一张一般性想象的面孔。原因在于,一直网上以来,我把张宏杰跟智效民弄混了。智效民我的第一映象,也是最深印象,感觉他是一个长年累月在大学校园流连徜徉的学人,满脑子“智”慧和文化。说“智”慧...  

评分

尽管似乎张宏杰的《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似乎才是他的成名作品,但最早看的还是他写的《坐天下很累》。感觉他的作品风格和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有些相像。把历史的事实和人物的分析都做的十分到位,感觉又从不同的角度感受了一次他所叙述的年代。还是记录一下他是怎样叙述这...  

评分

《一代宗师》上有句台词,大意是高手过招最终比的不是武功是想法。历史研究也是如此,有时候并不在于一个人在故纸堆里看到过多少掌故,而在于眼光的高低,也就是一个想法。如果没有想法,读书多也就是个知道分子,也就是个知道茴香豆的茴有四种写法的孔乙己。 张宏杰就是一个很...  

评分

这本书不是戏说、也不是猎奇,当然更不是难以下咽的教科书。很少看到有人从“人性”的角度来解读一些历史人物,因此也让人觉得他笔下的人物是那么活灵活现、有血有肉。 买这本书同时还买了张宏杰的另一本书,也是第一次在当当买书而被人偷掉一本,也许是张老师的书太好看?呵...  

评分

所谓明规则,就是白纸黑字,可以说,但是不一定要做的条条框框;所谓潜规则,就是默默念在心间,不能说,但是一定不能不做的处世妙方。 比如一条妇孺皆知的明规则,“红灯停,绿灯行”,但凡你去问一个上过学,识得字的两脚直立行走的哺乳动物,无不是点头回答知道二字。然则...  

用户评价

评分

感觉在大历史里,所有人都是人命危浅,气息奄奄....

评分

见解独到!(2017.03.07)

评分

废话连篇 有用内容不足十之三四 作者似乎十分推崇黄仁宇 但比起万历十五年可是差之千里。 看完之后才知道莫言是序是“建前”之言 虚伪客套 而章诒和的序更像是自说自话 暗讽“知识分子” 还沉浸在她半生的悲惨中 但有个落笔的地方都要发泄一把 至于正文 那么多的人物心理描写 不知道的还以为作者穿越到明代和主角们熟稔经年 而后又穿越回现代。这到底算历史呢 还是小说呢? 别告诉我是历史研究资料。有用的内容也不没什么过人之处 不过是拾人牙慧老调重弹而已 难登大雅。定价59.8元 谁买谁傻逼

评分

对明朝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身处历史中的人物的感情抉择有了公正的看法。

评分

【20.03.09-20.03.13、20.03.16-20.03.17】也许由于作者是学经济出身,感觉对人物的解读较多从“实用主义”和“利益出发点”着眼,朱元璋部分很多观点引人深思,后面的人物分析就有些千篇一律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