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德国最伟大的诗人,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与荷马、但丁、莎士比亚并列的四大文豪。《浮士德》是歌德的代表作,为诗体悲剧,描写主人公浮士德一生探求真理的痛苦经历,反映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初整个欧洲的历史,揭示了光明与黑暗,进步与落后,科学与迷信两种势力的不断斗争。歌德借助浮士德的抱负和追求,表达了他本人对人类未来的远大而美好的理想。
约翰·沃尔夫冈·歌德(1749-1832),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德国和欧洲最重要的剧作家、诗人、思想家。歌德除了诗歌、戏剧、小说之外,在文艺理论、哲学、历史学、造型设计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与荷马、但丁、莎士比亚并列的四大文豪。译者钱春绮先生是我国德语界泰斗级的前辈、诗人。
《浮士德》被赞誉为经典的悲剧史诗,因为它在有限的篇幅里试图去展示最为广阔的社会图景和人类对理想、对终极幸福追求的悲壮而令人震撼的不懈努力。虽然最后迎接浮士德的是无法逃脱的死亡、停止、一无所获,但是谁又能避免这些必然不能改变的命运呢。命运,总是更强悍的,...
评分两天时间断断续续把手中50万字的诗剧本《浮士德》读了大半,这是出事之后心中强烈想找出来读的第一本书,似有圣灵引导,跟上次强烈要读《游子吟》一样的感觉。它能给我带来什么呢? 不记得手中这本93年译林版樊修章译本从何而来,上一次读应该是在去德国法兰克福——歌德的故...
评分《浮士德》这部悲剧是歌德从二十几岁起始、直到八十几岁在他死的前夕才完成的。六十年间经过改稿,经过停顿,但是最后的定稿从头到尾一万二千一百一十一行都被一个一致的精神贯注着。19世纪后半叶,有一部分研究《浮士德》的人,不视《浮士德》系一整体,而分成片断,并...
评分《浮士德》被赞誉为经典的悲剧史诗,因为它在有限的篇幅里试图去展示最为广阔的社会图景和人类对理想、对终极幸福追求的悲壮而令人震撼的不懈努力。虽然最后迎接浮士德的是无法逃脱的死亡、停止、一无所获,但是谁又能避免这些必然不能改变的命运呢。命运,总是更强悍的,...
评分我只匆匆奔走在这世上, 任何欢乐都抓紧尝一尝, 不满意的立刻将它抛弃, 抓不住的干脆将它释放。 我只顾追求,只顾实现, 然后又渴望将人生体验, 用巨大心力,先猛冲蛮干, 而今行事却明智、谨严。 ...
与神曲相比读来不觉艰涩
评分高中写作文时特别喜欢用“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长青”这句。现在才发现居然是梅菲斯特说的。。。
评分小时候读觉得浮士德真是个杠头,后来二读觉得浮士德是个真杠头,如今三读觉得歌德真是个杠头。
评分从抽象的思维当中走出去探索实践的意义,在对自我的不断否定中去重新创造生活,走到奔溃的边缘依然坚守住上帝所赋予的伟大人格。 歌德认为德国的民族性过于在意思辨,穷经皓首,最后将一生的精力都耗在这些书卷上,他期待德国青年去向外式的不断地扩展自我的边界,而这种创造过程的动力来源既是即属于人的内在的一种生命本能,它朝气蓬勃、却无所顾虑,正像歌德所说:“不仅主角浮士德的阴郁的、无厌的企图,就连那恶魔的鄙夷态度和辛辣讽刺,都代表着我自己性格的组成部分。”歌德正是驾驭着这种野蛮的生长力,就像一颗大树它需要不断地向上伸长渴望获得阳光、空气,在每一次向上的伸长过程中都有可能被周遭的无边际的松弛诱惑使其彻底迷失在半空中,而歌德的自我意志成了那个骑着恶龙在天空中布雨的骑士。
评分作为对比绿原版本来读的,双方各有千秋,但更推荐绿原版本,注释更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