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曲完整收录
★雅歌塔生前首个国内媒体专访
★译者简伊玲20年来首次作序
★金曲奖最佳视觉设计聂永真再次跨刀设计超完美精装
★冲击全球千万读者黑色杰作 值得反复阅读的绝版经典
新浪十大好书/CCTV《子午书简》年度30本好书/欧洲图书奖/法国图书文学奖/瑞士克勒奖/瑞士席勒文学奖/奥地利国家欧洲文学奖/匈牙利科苏特奖
《恶童日记》
一座被外国军队占领的城市,由于粮食短缺,人民生活艰难困苦,一位年轻妇女只好带着双胞胎儿子们投靠住在乡间的母亲。这位“外婆”不仅不识字、骯脏、吝啬、凶恶,甚至是一名凶手。两兄弟在艰困的环境中成长,为了让自己变得坚强,两人每日以互相打骂对方、绝食等各种方式锻炼生存本领。他们将每天发生的事情仔细记载在一本大笔记本中。随着日记一页页被翻开,一场冷酷的梦魇式寓言也逐步呈现。
《二人证据》
这对双胞胎分开了。其中一个人跨越了边界进入另一个国家,另一人则留了下来。留下来的那个人叫作路卡斯。自此以后,他便独自一人过活。他致力于协助周遭不幸的人们。他收留雅丝密娜和他的私生子玛迪阿斯;他每餐必定会带食物前往镇上神父家;他试图安慰因丈夫被判通敌罪吊死的克萝拉;他倾听文具店老板维多长久以来的作家梦想……然而,在战争背景之下,这些事情的背后,却直指人类最初的原始本性。而孪生兄弟的另一位──克劳斯,为通篇叙述带来急转直下的情节,几乎推翻了原有的架构。
《第三谎言》
分离五十年后,这对双胞胎兄弟终于见面了。期盼多年,他们之间的距离却没有因为时间的消逝而缩短。在“路卡斯”与“克劳斯”的叙述中,那段童年时的真相逐渐被揭开,他们在分离的岁月中各自遭遇了什么事情?从《恶童日记》纠缠至《二人证据》,到了《第三谎言》,终于真相大白。
过儿童无垢之言,描述病态的世界,但是却也能在残酷刻薄的情节中读到赎罪的契机。眼前地狱般的景象,故事中的主角却视而不见,反而以无畏的勇气去面对。
——纽约时报
雅歌塔•克里斯多夫(Agota Kristof)
1935年生于匈牙利的奇克万德(Csikvánd)。1956年匈牙利发生暴动,于是随夫婿避难至瑞士的纳沙泰尔市(Neuchâtel)定居。2011年7月27日,雅歌塔在纳沙泰尔家中去世,享年75岁。
饱受烽火洗劫,尝尽思乡之苦的流亡生涯,孕育出雅歌塔作品中冷酷逼真、发人深省的特质。自1978年以来,她用法语写作发表了23部作品。1986年其首部小说《恶童日记》在法国出版随即震惊文坛,获得欧洲图书奖。续集《二人证据》与《第三谎言》于1988年、1991年相继出版,成为著名的“恶童三部曲”。“恶童三部曲”确立了她在文坛的地位,被评论家比作拥有托马斯•伯恩哈德的阳刚之气,以及杜拉斯的简洁文风,也有评论认为她作品中的荒诞性可比贝克特与尤涅斯科。1992年《第三谎言》获得法国图书文学奖。
“恶童三部曲”至今已被翻译成了35种语言。雅歌塔其它重要作品包括长篇小说《昨日》(Hier, 1995),中篇小说《文盲》(L’analphabète, 2004)、《噩梦》(C'est égal, 2005),舞台剧本《传染病》(Un rat qui passe)、《怪物》(Le Monstre et autres pièces, 2007)等。历年得奖记录包括2001年的瑞士克勒奖,2005年的瑞士席勒文学奖,2008年奥地利国家欧洲文学奖。2011年,她以对文学的杰出贡献获得了代表匈牙利最高文化荣誉的科苏特奖。
雅歌塔的作品充满了独创性、讽刺性与人性,是一位极具代表性的当代作家。
孩子的世界应该是纯净的。 这是成年人对这个浸淫在污浊世界无法脱身之际将美好愿景寄托在孩子身上的症状。孩子的可爱说白了源自他的无知,而这种无知是被应允了的。成年人没有可爱一说,倘若装可爱,其实只是在扮无知。而无知的成年人,不是可爱,是可笑。 那日在美发店外,...
评分最开始听说这套书是从几个朋友的口中,口碑是一致的好,正巧最近一两年基本都在看推理小说,有些审美疲劳了,所以想换一个口味,于是就买来套看看。 虽说这套书我并没有打算当推理看,但是通过内容介绍我隐约感觉到这可能会是部和社会派有些靠边的广义推理,但是看完之后却大感...
评分早在老六寄赠的世纪文景书目中看到要出版雅歌塔·克里斯多夫的“恶童三部曲”,我心中那朵邪恶又贪婪的火苗被悄悄点燃。终于在书店见到第一册《恶童日记》,想也不想捧回家,硬是让他从很多待读的书单中插队优先,并花了几个小时的时间一口气读完。 读完的片刻,有一种说不出的...
评分“我们来自大城市,经历了彻夜的旅程。”(P1)在《恶童日记》开头,母亲把一对双胞胎兄弟送往位于边境小镇的外婆家,“只是希望孩子们能躲过这场战争”。(P2)在设定故事背景的简短文字里,作者雅歌塔·克里斯多夫既没有明确指出“这场战争”是哪一场战争,也没有提及国家、...
第一部不错,二,三很一般,手法好,剧情一般。
评分真相即“谎言”
评分以孩童的简单语句去描述周围的事物,不参杂任何一丝情感,越发体现了这个世界的残酷。战争让社会满目疮痍,让人心扭曲残忍,为了生存,孩子“们”宁可选择互扇巴掌以忍受疼痛直至麻木这样一种极端手段来适应生存,读着让人心寒。尤其是读到亲身父亲被炸身亡居然是场精心谋划的结果更是让我震惊无言。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因为是双胞胎所以心有灵犀,即使从小被迫分离,却在各自的生命中感受到对方的陪伴与影响。将一个简单的故事通过不同人的各种视角和臆想,糅合真假因素讲述得七零八落,杂乱纷陈,藕断丝连却殊途同归,这才是我喜欢的讲述方式,感性的独特。
评分真相即“谎言”
评分三星半,个人感觉有点不符盛誉没有说的那样震撼,尤其是最后一部感觉多余牵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