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技术

储能技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布鲁奈特
出品人:
页数:190
译者:唐西胜
出版时间:2013-4
价格:49.9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11414452
丛书系列:国际电气工程先进技术译丛
图书标签:
  • 能源
  • 储能
  • 储能
  • 新能源
  • 电力系统
  • 电池
  • 超级电容
  • 氢能
  • 热能存储
  • 电化学储能
  • 能量转换
  • 智能电网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国际电气工程先进技术译丛:储能技术》主要讲述了储能在电力系统、交通运输、新能源发电和移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介绍了现在主要的储能技术,包括各种储氢技术与燃料电池、电化学储能、超级电容器与微电源等;分析了主要储能技术的性能特点、材料与关键技术,以及在典型应用系统中的技术经济性等。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概论1
第1章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储能技术10
11简介10
12储能技术应用于电力生产11
121“大功率储能”可以使发电收益最大化11
122“大功率储能”可以减轻发电系统的运行和经营风险12
123储能的辅助服务13
13储能技术应用于间歇式电源14
131不含储能的调频14
132储能对功率/频率的调节作用16
133储能的其他辅助功能18
14储能技术应用于输电系统19
141投资控制与阻塞管理19
142调频与平衡机制19
143电压调节与电能质量20
144系统安全与故障恢复20
145其他可能的应用20
15储能技术应用于配电系统21
151储能对电网规划的作用21
152其他应用24
16储能技术应用于电力零售25
161利用储能降低采购成本26
162利用储能降低采购成本风险26
17储能应用于电力用户26
171储能的削峰作用26
172储能对移峰用电的作用27
173储能对供电质量和供电连续性的作用28
174无功补偿29
18储能技术应用于平衡责任方30
19结论32
110参考文献34
第2章交通运输:铁路,公路,航空,海运36
21简介36
22电能是二次能源36
221陆地交通36
222航空运输39
223铁路运输40
224海上运输40
储 能 技 术目录23电能:主要或唯一的能量来源40
231电动汽车41
232重型货车与客车47
233两轮机动车47
234导引型车辆(火车、地铁、有轨电车、无轨电车)48
235海上交通——游艇49
24电能与其他能源互为补充——混合动力49
241并联结构49
242串联结构51
243路耦合52
244混合动力的轨道机车53
25结论54
26参考文献55
第3章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储能技术57
31简介57
32独立光伏发电系统57
321基本原理57
322不可或缺的环节:储能58
323光伏发电系统的市场58
324独立光伏发电系统中储能的容量配置59
325选择适宜的储能技术60
33铅酸蓄电池寿命受限61
331蓄电池的能量管理62
332具有发展前景的锂离子电池技术64
34并网光伏发电系统65
341不断发展的电网65
342多样化的储能系统66
343储能接入并网:电力部门要解决的重要问题68
35参考文献68
第4章移动式应用与微能源70
41各种移动式应用场合的能源需求70
411“微”功率(suWatt)70
412“大”功率(几瓦的功率)71
413能量需求72
414满足特定供电需求的持续时间73
42供能微型化所带来的新特点75
43电容储能75
44电化学储能76
441一次电池76
442蓄电池76
443燃料电池78
45碳氢化合物79
451功率MEMS79
46热电85
47摩擦发电85
48放射源85
49捕获环境能86
491太阳能86
492热能86
493化学能:生活能源86
494机械能86
495应答机88
410其他相关的电子设备:板载供电88
411参考文献89
第5章储氢96
51简介96
52储氢概述97
521相关能量参数97
522密度与比密度97
53压力储氢99
531储氢容器99
532网络配送100
54低温储氢100
541交通运输的液氢储存101
542固定式液氢储存101
55固态储氢101
551物理(化学)吸附方式的物理储氢101
552化学储氢103
56其他储氢模式106
561硼酸盐106
562硼酸盐和氢化物的混合物106
563混合储氢106
57讨论:技术、能量、经济层面107
58参考文献108
第6章燃料电池:原理和功能109
61什么是单体或电池?109
62化学能110
63化学反应详解111
64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115
65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116
66碱性燃料电池117
67不同类型燃料电池对比118
68催化剂119
69关键因素120
610结论:储能的应用121
第7章燃料电池:运行系统123
71简介:什么是燃料电池系统?123
72空气供给系统125
721总体需求125
722选择适合燃料电池系统的压缩机126
73气体加湿系统128
731总体需求128
732合适的加湿方式129
733膜交换器和焓轮129
734带有蓄水容器的系统130
74电堆终端的固态变换器131
75寿命、可靠性和诊断131
751故障及其原因132
752燃料电池性能的实验方法133
753诊断方法和策略134
76参考文献135
第8章电化学储能:一次电池与蓄电池137
81蓄电池概述:工作原理137
82应用139
821运用储能系统管理电力系统和交通系统的整体构架139
822储能技术发展历程140
823锂离子电池是混合动力汽车的核心140
824锂离子电池技术是光伏发电应用的核心141
825法国在储能市场中的地位142
83电池技术发展历史146
831铅酸电池146
832NiCd(镍镉电池)148
833NiMH(镍氢电池)149
834NickelZinc(镍锌电池)149
835NaS(钠硫电池)150
836氧化还原(液流)电池150
837Zebra电池151
838锌空电池(Zincair)151
839锂电池152
84应用需求155
841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155
842光伏发电应用156
843移动式电子设备156
85聚焦锂离子电池技术156
851基本原理156
852正极材料的发展157
853阳极材料的发展158
854该领域的主要参与者160
855电解质的研发160
86锂离子电池的处理和再循环利用162
87其他电池163
871微型电池,印刷电池等163
872电解质165
873摇椅微型电源166
874制造技术166
875印制电池167
88参考文献168
第9章超级电容器:原理、容量配置、功率接口及应用170
91简介170
92超级电容器:双电层电容器171
921基本原理171
922电气模型——主要参数173
923热模型175
93超级电容器组的容量配置177
931以能量作为选择依据177
932以功率作为选择依据——兼顾效率177
94功率接口179
941电压均衡179
942固态变换器181
95应用183
951概述183
952超级电容器作为主电源183
953混合电源系统184
96参考文献187
作者名单189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