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波兰斯基有太多不准确的评价、太多的误会、太多的中伤和诽谤,以至于那些不认识他的人对他的人格产生了一种完全错误的印象。许多女人被他的不良名声所吸引,特别是有不少女人在沙伦死后千方百计要与他相识。当她们发现他不是她们希望的那种人时,很多人便会大失所望。本书写于1984年,是波兰斯基本人撰写的唯一一部传记。
罗曼·波兰斯基 (Roman Polanski 1933—) 生于波兰克拉科夫,犹太人。代表作品《水中刀》《罗丝玛丽的婴儿》《唐人街》《苔丝》《钢琴师》等。
真正对罗曼波兰斯基感兴趣,是在看了他的《罗斯玛丽的婴儿》之后。全片没有一个鬼怪镜头,但让我揪心全程。 那时我大三,在室友们每天辛勤跑图书馆的时候,我依然每天闭门寝室坐,对着笔记本没完没了,不是刷豆瓣,就是看电影。在不开灯的宿舍里,我打算启动罗曼...
评分喜欢波兰斯基的电影,于是买了这本书,很喜欢,前一阵他来中国,有幸见到,本想找他在这本书上签名,未果,遂遗憾。他不止详细的描绘了自己的经历,更传达出他对生命的态度,从容,淡定!
评分看了一半,被他吸引了。 他或者应证了两件事: 1、天才注定是拥有很多缺点的; 2、换个角度看多舛的命运,其实是笔财富 最近关于波兰斯基的新闻又多了,不久之前,他在瑞士被释放。关于他的是是非非应该在他死后都不会平息吧。 可爱、可敬、可怜的老人····希望他能平和的...
评分重读《波兰斯基回忆录》,当天读完大半部分。18日抽时间读了一些。19日最后读完。这本书是在6、7年前甚至更早买的。我看过的他的电影,当时大概只有《苔丝》。买这本书,大概是好奇于他多姿多彩的性生活。当然,这次重读,他的感情生活和性生活依然诱人,不过,这次是诱人进行...
评分波兰斯基的这部回忆录有一种迷人的细腻,他的敏感让他描述的生活充满了吸引力。 回忆录只写到1984年,我却只看过他2002年的钢琴师,但我觉得钢琴师和他本人的气质很接近,平凡但敏感细腻,朴素而情感暗涌。 在学校的图书馆能借到这种书很惊喜。我打算买一本...
基本把一导演能遇上的事儿都说了。估计这位司机是个千人斩啊。
评分波兰斯基挺逗啊。很生动、很细致的自传。
评分一个巴掌拍不响,老的也太不公些,小的也太可恶些。老色狼遇上小骚妞,赤裸裸的人性~!
评分回忆录时间跨度是1933-1984年。作为影史上被中伤最重的导演之一,老罗曼的回忆录陈述冷静理智,细节丰富,但较少谈及创作思考,回忆录的叙述思路蛮像他电影的叙事思路。对幽暗故事的驾驭可能来源于儿时在战争废墟的成长经历,而对男女关系的理解则很明显受影响于他非常开放的性观念。学生时期对他影响最大的电影可能是《公民凯恩》,除了《四百击》和《精疲力竭》,他对大部分法国新浪潮电影持鄙夷的态度,有趣的是他的作品《水中刀》、《怪房客》都是法国广受嘲讽之后,得到美国人的认可。爱妻惨死之后,他第一个调查的对象竟然是李小龙……回忆录写完至今,波兰斯基的人生依然还是传奇。最让人沮丧的是,即使到了这样的影坛地位,波兰斯基手上的电影项目,因为预算、投资等问题,仍然能黄一半。
评分不动声色又娓娓道来,正如卡尔维诺例证伏尔泰《老实人》一书中“叙事的速率”,将一连串灾难讲得有趣绝对是一种才智,幽默是一种才智,更何况波兰斯基的传记有着一种超然的心境以及诙谐的恶毒,以身为导演的业余功课来衡量,这完全称得上是一部《追忆似水年华》了,真实与否倒在其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