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蒙德∙卡佛(1938-1988),美国当代著名短篇小说家、诗人。被称为“美国二十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小说家”和小说界“简约主义”的大师,是“继海明威之后美国最具影响力的短篇小说作家”。《伦敦时报》在他去世后称他为“美国的契诃夫”。他被认为是美国八十年代后短篇小说复兴的最大功臣。
卡佛19岁高中毕业后,即娶妻养家,艰难谋生。人生的前半部分,在失业、酗酒、破产中度过,妻离子散,只能在贫困潦倒中坚持写作。
70年代后卡佛的写作成就渐受瞩目,1979年获古根海姆奖金,并两次获国家艺术基金奖金;1983年获米尔德瑞──哈洛斯特劳斯终生成就奖;1985年获《诗歌》杂志莱文森奖;1988年被提名为美国艺术文学院院士,并获哈特弗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同时获布兰德斯小说奖。
我们最早接触到雷蒙德·卡佛的作品应该是《你在圣·弗兰西斯科做什么?》,那本书收录了卡佛的十三个短篇,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出版,于晓丹的译文。那也是在继海明威之后我们再一次领略到简约风格的小说,令人印象深刻。2009年年初,译林出版社出版了卡佛的小说集《大教堂》(1...
评分以下均摘自《途中的镜子》 莫里斯· 迪克斯 卡佛故事讲述的也不是世界面临的困境,而是老套的婚姻、家庭生活的不幸,比如酗酒和不贞、工作乏味以及失业等这类陈腐的主题。他的人物也比较迟钝,也不善于反省,对于他们,卡佛既不屈尊俯就,也不直接批评,而是将他们狭隘的意...
评分我从台阶上捡起一颗螺丝钉,在不锈钢的栅栏上划出“吱喳”的刺耳响声,闷了一天的雨终于在晚上的西风中刮了下来。我不急不慢地走在回家的路上,懵懂的、一天到晚不得安息的孩子和罗嗦的妈妈都出门去了,刚才的一通电话也没打通。不过话说回来这些天她可变了不少,不再想法子要...
评分作品结尾是故事层面开放而话语层面封闭的结尾。我们不知道叙述者“我”最后怎么样了,推销员又怎么去处理那封信。并且我们也会疑惑为什么“我”最后放弃索取那封重要的来信,为什么推销员要拿走那封信,甚至还要问那封信到底是不是“我”等的那封信。 以叙述者“我”的视角重新...
评分雷蒙德•卡佛(1938-1988)身材高大,长相粗犷,第一次见到他的人多为他的腼腆吃惊。他生在普通的工人家庭,十八岁结婚并生下一对子女,此后一边创作一边谋生;中年之后开始酗酒、感情紊乱,家庭日渐破裂,正当一切看起来堕落得无可挽回时,他的小说集《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
Eventless, external form of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评分Eventless, external form of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评分<So much water so close to home> is my favorite.
评分看下英文原版。
评分看下英文原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