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破舊秩序

衝破舊秩序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作者:馬建標
出品人:
頁數:308
译者:
出版時間:2013-3
價格:59.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09742952
叢書系列:復旦大學曆史學係近代中國研究青年學者書係
圖書標籤:
  • 民國史
  • 近代史
  • 中國近代史
  • 外交史
  • 國際關係
  • 馬建標
  • 民國
  • 曆史
  • 變革
  • 自由
  • 創新
  • 反抗
  • 獨立
  • 突破
  • 思想
  • 覺醒
  • 進步
  • 顛覆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針對以往北洋外交史研究側重於政府外交層麵,忽略國民外交、公眾輿論、社會精英等非政府因素之情況,在關注北洋政府對外交事務的主導地位的同時,將這一時期興起的大量國民外交團體、社會精英以及公眾輿論對政府外交的影響納入研究範疇,重點探討從1914年一戰爆發至1922

著者簡介

馬建標,1979年生,安徽省利辛縣人。2008年獲復旦大學曆史學博士學位,同年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後流動站,2010年迴復旦大學曆史係任教,擔任講師。代錶論文:《謠言與外交:華盛頓會議前“魯案直接交涉”初探》(《曆史研究》2008年第4期)、《民族主義旗號下的多方政爭:華盛頓會議期間的國民外交運動》(《曆史研究》2012年第5期)、《學生與國傢:五四學生的集體認同及政治轉嚮》(《近代史研究》2010年第3期)等。齣版譯著《中國與大戰:尋求新的國傢認同與國際化》(上海三聯書店,2008)。

圖書目錄

緒論
第一章 民族主義與國傢認同
第二章 中國對歐戰的反應
第三章 民族主義的新力量
第四章 民族精英對主權的關注
第五章 民族運動的兩麵性
第六章 國際共管陰影下的擠兌風潮
第七章 走嚮世界的新國民
結論
參考文獻
索引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三????半吧,中規中矩

评分

2.5

评分

後記中談到硃維錚對中國史學者國際視野的強調,尤其在民初這段“國際化”的史實進程中,對同時期世界史的關注更加重要。本書雖是論文集,但全書大多展現瞭作者廣延的視野,並能將國際史實與國內政治相關聯、重視此時期公共勢力崛起和民族主義嬗變之因素、梳理民初社會在現代化和政治轉型曆程中的探索,較好重現瞭該時期復雜多元的麵相。本書中對於“反應”模式的研究也多有創設,中外間的相互影響都共同推動瞭政治現代化和國際化的深入。稍感不足的是,盡管書名有“1912-1922”這一研究時段,作者對於參戰後的曆史顯然更加重視,而對於1912-1917時段的研究略顯薄弱。汪朝光的序言非常有水平,書中對於民初報業起伏和政治謠言的探究也引人入勝。

评分

後記中談到硃維錚對中國史學者國際視野的強調,尤其在民初這段“國際化”的史實進程中,對同時期世界史的關注更加重要。本書雖是論文集,但全書大多展現瞭作者廣延的視野,並能將國際史實與國內政治相關聯、重視此時期公共勢力崛起和民族主義嬗變之因素、梳理民初社會在現代化和政治轉型曆程中的探索,較好重現瞭該時期復雜多元的麵相。本書中對於“反應”模式的研究也多有創設,中外間的相互影響都共同推動瞭政治現代化和國際化的深入。稍感不足的是,盡管書名有“1912-1922”這一研究時段,作者對於參戰後的曆史顯然更加重視,而對於1912-1917時段的研究略顯薄弱。汪朝光的序言非常有水平,書中對於民初報業起伏和政治謠言的探究也引人入勝。

评分

仍舊是博士論文,博士間的差距就是這麼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