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昔生活的追憶與重構內心狂想與日常生活互相滲透。
耳邊灌滿一九七五年遙遠的風聲。
有時候覺得,隻有經過迴憶纔能使生活獲得靈魂。
同時還覺得,沒有狂想的生活不值一過。
《緻一九七五》有關革命時代的日常生活和一個人的內心狂想。分為上部《時光》和下部《在六感那邊》。
上部《時光》是敘述者李飄揚對往昔光陽的追憶與重構,如同屏風或流水,是眾多人和事在時間中漂浮的身影,細密真切同時緩慢地流動,是由情緒和細節帶動的散文化敘述,情感飽滿真摯。
下部《在六感那邊》則是知青生活的個人化敘述,是一個人的內心狂想與日常生活互相滲透,懵懂、天真、荒唐,有一種年少無知的生機勃勃的力量。上下捲之間插有“彆章:農事與時事”,與正文形成反差與對比。
本書的寫作時間跨度為十年,是林白繼《一個人的戰爭》,《說吧,房間》和《萬物花開》之後的重要作品,同時也是當代華語文學彆具一格的長篇小說。
林白,本名林白薇,生於廣西北流縣。畢業於武漢大學。1996年至2004年為自由撰稿人,現為武漢市專業作傢。居北京和武漢兩地。
19歲開始寫詩,後以小說創作為主。1994年發錶長篇小說《一個人的戰爭》,在文學界和讀書界引起瞭極大反響。此後被認為是“個人化寫作” 和“女性寫作”的代錶性人物之一。1997年齣版《林白文集》4捲。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一個人的戰爭》《說吧,房間》《青苔》《玻璃蟲》《萬物花開》《婦女閑聊錄》《緻一九七五》等,中篇小說集《子彈穿過蘋果》《同心愛者不能分手》《迴廊之椅》等多部,散文集《前世的黃金》等七部,以及跨文體長篇作品《枕黃記》,部分作品被譯為英、日、韓、意、法等文字在國外發錶齣版。
1998年獲得首屆中國女性文學創作奬,長篇小說《萬物花開》被列入2003年中國小說排行榜(中國小說學會),入圍第二屆華語文學傳媒大奬年度小說傢奬。《婦女閑聊錄》獲得第三屆華語文學傳媒大奬2004年年度小說傢奬。
2008-02-23林白的《致一九七五》,1月31日在沈阳机场买的书,每天睡觉前起床后断断续续读一点,今早终于读完了。挺喜欢这本书,高出了我的期待,我享受了阅读的过程。尤其是最后几页,字里行间感受到涓涓细流终于汇成滚滚洪流,奔向大海,那种时代的脉搏,命运的时刻,个体的生...
評分一开始的时候是她的作品集。 是比较直白的感情作品。 我以为她不会是像方方所代表的作家去写知青生活的。 毕竟那个年代的故事少不了沉重。 读到这本书的开头便读不下去了。 晦涩,难懂。 我以为一个作家最先做到的不是炫耀自己的写作手法。 在现在,把文字写得谁也看不懂,...
評分《文汇读书周报》 日期:2007-12-21 林白的新书《致一九七五》在未出单行本之前,在2007年第十期《西部•华语文学》杂志上就已经读过。那期杂志是林白一人的专刊,一口气登出林白的两部长篇,一部是《漫游革命时代》,另外一部就是这《致一九七五》。杂志还登有陈思和与...
評分觉得《致一九七五》是林白放弃了先锋,放弃了女性主义之后向男权社会的回归之作,对林白来说,这当然不是进步。先锋固然只是一种姿态,不能总玩,但是当一个人开始迷恋重构往昔的岁月,那只能说明,她老了。很难想象,那个曾经歌颂复仇妖女的林白会絮絮叨叨地讲童年,她的...
評分读这本书的时候,总使我想起王小波笔下的那些革命时代,都有一种对那个时代的无力之感,有些许追忆之处,又多难以理解。与伤痕文学反思文学都有一点儿不同,生活在书中革命年代的青年们,他们所经历的生活,所受到的或许算是伤痕的,那些缺失,她们自身体验却不如读者所以为的...
過於瑣屑的迴憶。
评分趕快上山吧勇士們,我們在春天裏加入遊擊隊,不管風吹雨打烏雲滿天,我們歌唱我們戰鬥。
评分和《一個人的戰爭》有相同的敘述語言,林白寫作的思維簡直是天馬行空,有些神經質的碎片化,這對閱讀是個極大的考驗。這種碎片化寫個人還會稍微好一點,寫時代真的太發散瞭,很多地方讓人摸不到頭腦,不知道要錶達什麼。
评分好喜歡!
评分我們不知道的事情太多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