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由托馬斯•沃爾夫的兩篇演說稿《一部小說的故事》、《寫作和生活》構成。其內容為作者的寫作經驗和與其作品有關的一些生活經曆。作者在這部自傳中認為:要想做一個藝術傢就必須在辛勞、悲傷、痛苦以及嚴峻的生活糾葛中生活,有所作為和工作……他之所以寫作,就是因為寫作的這條激流挾帶著他去,他沒有辦法不寫。因此,他將自己的精神和生命都集中於寫作,而且通過這個窗口,看見瞭整個世界。
他很有勇氣,他寫起來好像自己活不瞭好久似的。
——[美]威廉•福剋納
沃爾夫的創作力極強。與他同代的作傢中,沒有一個人具有他那樣的熱情、能量和對語言的控製力。
——《紐約客》
托馬斯•沃爾夫的小說充滿活力,可以毫無愧色地和我們的最佳之作比美。
——[美]辛剋萊•路易斯
托馬斯•沃爾夫(Thomas Clayton Wolfe, 1900—1938),20世紀美國文學最重要的小說傢之一。1900年生於北卡羅萊納州阿什維爾,畢業於北卡羅萊納州大學,在哈佛大學獲得劇本寫作碩士學位,後在紐約大學任教。他創作於大蕭條時期的作品描述瞭美國文化的變化和多樣。1938年沃爾夫去世後,威廉•福剋納將他列為他們那一代最好的作傢,而將自己列在瞭沃爾夫的後麵。“垮掉派”作傢傑剋•凱魯亞剋也將沃爾夫視為自己的文學偶像。
其代錶作有四部自傳體長篇小說:《天使,望故鄉》(Look Homeward,Angel,1929)、《時間和河流》(Of Time and the River,1935)、《蛛網和岩石》(The Web and the Rock,1939)和《你再也不能迴傢鄉瞭》(You can’t Go Home Again,1940)。
没有人怀疑他的成就,没有人能更多的试着理解他。 他走得太早,留下的作品却少之又少。 这本《一位美国小说家的自传》其实是他的两篇讲演稿组成了,我曾试着去通过这本书来解读他的写作方法,可惜前43页他只是提到了他的精神和情感。并没有向我们展示一个和福克纳齐名的作家...
評分学生时代以为,那些大师艺术家的创作,是轻巧淋漓的,以为在天才手里什么都是顺风顺水,随手拈来,挥洒自如。 不过工作这么多年,慢慢的体会,也从别人那里看到听到,知道绝大多数的表面风光背后都是辛勤的劳作。不管是什么行业,大多都是如此。 看Wolfe的创作经历,有些方面...
評分如同雷锋做好事不留姓名,却喜欢把好事写在日记里一样,既然是想给别人看,总要展示一些过关斩将,淡化一些走麦城,很多自传都是这样。 一个人要自恋到何种程度,才会想起来写自传。(不针对本书,本书是两个讲演) 不喜欢这个封面,也许是不喜欢这个说蓝不蓝、说绿不绿的颜...
評分看了本托马斯•沃尔夫的自传——至少副标题是这么写——“一个美国小说家的自传”,然而实则不过是两个演讲稿。文章肥得不行,冗词赘句真多。一段话的核,可能要包在十个胖句子里。(村上春树可能是八个,契诃夫是三个)。还好作者尚有自知之明:“需要我讲点什么,往往要花...
評分兩篇其實內容差不多啦。沃爾夫是真正的語言天纔,我幾乎沒見過像他那種狂熱的寫作激情和火山噴發一樣的數量。一般的小說傢的瓶頸都是寫不齣來或者隻能寫一點點,沃爾夫的瓶頸是寫太多不知道怎麼刪。百萬字級的第一部,真是酷到沒朋友。他是從哪裏學到那麼多豐富得驚人的描寫和詞匯……況且寫作時又這麼年輕。完全是正麵力量,強烈的熱情和瘋狂的敏感度,太陽一樣閃閃發光。對於大蕭條時美國世態的描寫非常齣色,我也很喜歡他對於美國文學傳統的論述,多麼強大的夢想啊。給神一樣的編輯點贊。
评分在看托馬斯·沃爾夫的小說前先讀瞭這本創作談,沒有講任何技法,因為他根本沒有技法,隻有齣色的感受能力,能把所經曆的一切都事無巨細地訴諸筆端,寫到自己對作品完全失去控製。寫作與生活的關係,是所有作者都會遇到的第一個問題,托馬斯·沃爾夫提供瞭一種參照。
评分喜歡後一篇《寫作和生活》,很有共鳴!可惜沃爾夫去世的太早...否則不知道會留給我們多少NB的作品...! 2010.10.20
评分把自己當做活體標本,由內到外毫不留情的剖析給世人看的,一個是沃爾夫,一個是赫拉巴爾。寫作是一條激流,危險又美好。而沃爾夫的寫作,則是置身瀑布。就像福剋納所說的那樣,“沃爾夫寫起來,就像活不瞭多久瞭似的”。
评分很不錯的一本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