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轮船》原载苏联《新世界》杂志1970年第1期。小说通过一个男孩和他外公的悲惨生活遭遇,宣扬了人性和人道主义精神,反映了苏联社会的尖锐矛盾。
1973年,艾特玛托夫的“黄皮书”《白轮船》出现在少数读者的视野之中。幸运的是,它没有成为独立青年的批判对象,相反,它纯美的格调和忧伤的温情震撼着每一颗正在成长的心灵。
钦吉斯·艾特玛托夫(1928年12月12日-2008年6月10日),苏联、吉尔吉斯斯坦作家,其作品被翻译成10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艾特玛托夫是当代苏联文学中一位颇有影响的作家。他的作品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浪漫主义激情,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强烈的抒情色彩,提出了尖锐的道德和社会问题。艾特玛托夫的小说创作对中国当代作家有深刻影响。
一、两个儿童 1.1没有名字的孤儿 主人公是一个七岁的孤儿,也是小说中唯一一个生理上的儿童,其观察世界的角度或许才是最值得关注的。在他的童心还未受到伤害之时,对于他来说,世间的一切都充满了爱,所有事物所有人都是可爱的。 他可以为流动售货车的到来而雀跃不止,就如同...
评分谨以此文献给赵及他的家人。 “我们命该遇到这样的时代!” 我一直还以为有些事只要并非切身相关,已经永远不能引起我的愤怒了。 莎士比亚的这句从茨威格起似乎已经被用的俗滥不堪的句子似乎很适合在今天被拿出来。在这样一个每一个时代都是极端相似却又都是前所未有的国...
评分一直以来,我都固执地认为有些书就像有些人一样,你第一眼看见就觉得喜欢,从心里面知道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前天去学院图书馆还书,出来的时候,不经意间觉得书架某本感觉不错,拿出来后发现是吉尔吉斯斯坦作家艾特玛托夫的《白轮船》,淡黄色的封面,上面有一个孩子拿着望远...
评分 评分赵越胜 《白轮船》是我十分珍爱的一部童话小说。童话般的悲剧是现时代整个人类的悲剧。 “好了,我们就此分手,你去活,我去死,何者为佳,只有神知道。” ——...
白轮船是小男孩的安慰,艾特玛托夫是我们的安慰。
评分感谢路遥,少平同志,晓霞同志的推荐
评分陀之后最爱的苏俄作家。水边的故事多是悲剧。
评分为每个石头命名。
评分为每个石头命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