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场景及隐喻

戏剧、场景及隐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作者:维克多·特纳
出品人:
页数:400
译者:刘珩
出版时间:2007
价格:2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5082872
丛书系列:国外人类学名著译丛
图书标签:
  • 人类学
  • 维克多·特纳
  • 戏剧
  • 象征人类学
  • 符号人类学
  • 符号
  • 文化研究
  • 特纳
  • 戏剧
  • 场景
  • 隐喻
  • 表演
  • 象征
  • 叙事
  • 空间
  • 人物
  • 文化
  • 表达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特纳在本书所写的各篇文章不仅能人类学家感兴趣,而且包括精神病学家、政治学家、历史学家、神学家、宗教社会学家以及文学和戏剧表演专业的学生在内的从事各领域研究的学者也会对本书感兴趣。

作为这一领域最富想象力的评论家之一,特纳又以其浓重绚丽的笔墨在象征人类学界书写下了崭新的一页。特纳在本书中旁征博引,其中包括理查兹和列维-斯特劳斯等人的观点,但是他的视角却是独一无二的,他甚至创造了一些独特的术语用来表达一些关键性的概念并展开极具说服力的分析和论证……本书收绿的7篇文间不但涵括了特纳目前在墨西哥和欧洲从事研究所收集到的资料,而且还包括心理学、诗歌、宗教文学,历史学等领域大量的材料,因此是一部内容丰富,思维缜密、极富理论性并且给人以重大启发的著作。

作者简介

维克多·特纳(1920-1983)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相当活跃和多产的人类学家。他在恢复人们对比较宗教学的兴趣及开创“符号人类学”的研究方面扮演了主要的角色,是与格尔兹(Clifford Geertz)分庭抗礼的象征人类学家。 特纳于1920年出生于苏格兰。1950年4月离开罗得西亚-利文斯通社会学研究所(Rhodes-Livingstone Institute for Sociological Research)之后,他在曼彻斯特大学担任讲师职务,一直到1963年。不过他著述最丰的那几年是在美国度过的:最早是在斯坦福大学,然后在康奈尔大学、芝加哥大学,最后是在弗吉尼亚大学。1983年他在弗吉尼亚大学逝世。其代表作有:《一个非洲社会的分裂与延续》(1957)、《符号森林》(1967)、《苦难的鼓声》(1968)、《仪式过程》(1969)、《戏剧、场和隐喻》(1974)等。

目录信息

前言

第一章 社会戏剧与仪式隐喻
第二章 宗教范式和政治行为——北安普敦会议的托马斯·贝克特
第三章 伊达尔戈:作为社会戏剧的历史
第四章 多贡人的词语
第五章 作为社会过程的朝圣
第六章 过渡、边缘和贫困:共同体的宗教符号
第七章 宗教文化中的反结构隐喻
索引
译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中介全做阈限读,这个译者后记里做了解释 但是把交融翻译成“共同体”让我蛋疼不已。英语不好,这个词究竟应该怎么翻好我也不敢妄下结论,但是,但是 “交融”和“共同体”的差别也太大了吧。 在《仪式过程》里,翻出来的三种交融的模式。在本书里翻出来是三种“共同体...

评分

中介全做阈限读,这个译者后记里做了解释 但是把交融翻译成“共同体”让我蛋疼不已。英语不好,这个词究竟应该怎么翻好我也不敢妄下结论,但是,但是 “交融”和“共同体”的差别也太大了吧。 在《仪式过程》里,翻出来的三种交融的模式。在本书里翻出来是三种“共同体...

评分

中介全做阈限读,这个译者后记里做了解释 但是把交融翻译成“共同体”让我蛋疼不已。英语不好,这个词究竟应该怎么翻好我也不敢妄下结论,但是,但是 “交融”和“共同体”的差别也太大了吧。 在《仪式过程》里,翻出来的三种交融的模式。在本书里翻出来是三种“共同体...

评分

中介全做阈限读,这个译者后记里做了解释 但是把交融翻译成“共同体”让我蛋疼不已。英语不好,这个词究竟应该怎么翻好我也不敢妄下结论,但是,但是 “交融”和“共同体”的差别也太大了吧。 在《仪式过程》里,翻出来的三种交融的模式。在本书里翻出来是三种“共同体...

评分

中介全做阈限读,这个译者后记里做了解释 但是把交融翻译成“共同体”让我蛋疼不已。英语不好,这个词究竟应该怎么翻好我也不敢妄下结论,但是,但是 “交融”和“共同体”的差别也太大了吧。 在《仪式过程》里,翻出来的三种交融的模式。在本书里翻出来是三种“共同体...

用户评价

评分

“Pilgrimage”(朝圣)概念

评分

有趣的作品,翻译也中规中矩。

评分

不喜欢这个版本的翻译

评分

只读了第一章来学习社会戏剧的理论。作者在这一理论中关注的是社会关系中动态的、时间性的结构关系。他借用戏剧的隐喻发展出一套模式,用以描画一个社会的冲突从出现到解决的过程。在这里其曼彻斯特学派的背景体现得更明显。前面对于社会科学理论中的隐喻的反思很好,那个时候就已经把这样的问题关注到了。这本的翻译把“阈限”翻译为“中介性”,把“交融”翻译为“共同体”,不知道哪一种更准确。感觉中国用特纳用得少,或者说对仪式和符号感兴趣的不多吧

评分

chapter5 朝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