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軟件度量

精益軟件度量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人民郵電齣版社
作者:張鬆
出品人:
頁數:244
译者:
出版時間:2013-5
價格:59.00元
裝幀:全彩
isbn號碼:9787115308832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軟件工程
  • 敏捷
  • 度量
  • 精益
  • 項目管理
  • 軟件開發
  • 管理
  • Lean
  • 軟件工程
  • 度量
  • 精益管理
  • 軟件開發
  • 過程改進
  • 質量控製
  • 數據驅動
  • 持續優化
  • 效率提升
  • 敏捷實踐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精益軟件度量:實踐者的觀察與思考》內容簡介:軟件度量是當今軟件開發行業的熱點話題,但同時也是推廣實施過程中的難題。一方麵軟件企業管理存在度量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麵,企業在推行軟件度量的實踐中問題頗多,效果不佳。人們迫切需要破解度量謎題,找到切實可行的軟件度量實踐方法。

《精益軟件度量:實踐者的觀察與思考》並不試圖描述一個完整的軟件度量體係,也不會試圖解決度量所麵臨的所有問題,隻是從精益理念的角度,嘗試重新梳理在中等規模到大規模軟件開發中度量體係設計和實施的思路。全書分為3部分,共14章。第一部分包括第1章至第4章,介紹瞭精益軟件開發中度量的理念和體係的設計。第二部分包括第5章至第12章,先闡述瞭流程建模、需求和功能劃分的一些概念,然後分彆從交付價值、市場響應速度、交付速率、質量和能力幾方麵探討瞭度量維度的問題。第三部分包括第13章至第15章,介紹度量體係的導入和部署。前兩章用案例的方式介紹瞭度量體係驗證階段的準備和工作,第15章初步探討瞭如何在組織範圍內部署和推廣度量體係。

《精益軟件度量:實踐者的觀察與思考》是作者結閤自己在軟件開發和項目谘詢業界十幾年的實踐經驗,針對軟件度量的價值和意義、手段和方法、體係和實踐的思考反思之作。《精益軟件度量:實踐者的觀察與思考》對於軟件企業和組織管理者、軟件産品研發管理者、軟件項目管理人員有很好的藉鑒意義和啓發價值,也可以供高等院校從事軟件工程和軟件度量研究和教學的老師閱讀參考。

著者簡介

張鬆經曆應用開發工程師、産品研發工程師、方案架構師、項目經理, 甚至售前、銷售等各種角色。在過去十幾年裏,對軟件的興趣,使張鬆一直在這行當的一綫體驗著軟件從業者所特有的辛勞和喜悅,並樂此不疲 。

在ThoughtWorks 中國分公司,張鬆現在承擔著谘詢總監的職責,負責中國市場的谘詢業務。在這之前,他曾是多個交付項目的項目經理,並作為交付總監負責中國區項目組閤的交付保障,此外他還為多個知名企業的産品研發機構或IT 組織提供長期的谘詢服務。加入ThoughtWorks 之前,張鬆是Aspect Enterprise Solutions Ltd(原OILspace Inc)上海代錶處首席代錶。張鬆擁有華中理工大學計算機工程學士學位和英國Warwick 大學MBA 學位。

圖書目錄

目  錄
第1 章 度量謎題……………………………………………………………… 1
1.1 精益軟件開發的度量體係 ………………………………………… 4
1.2 度量是什麼 ………………………………………………………… 6
1.3 度量不是什麼 …………………………………………………… 10
第2 章 組織目標…………………………………………………………… 12
2.1 業務目標 ………………………………………………………… 13
2.2 開發組織的目標 ………………………………………………… 17
2.2.1 交付價值 ………………………………………………… 17
2.2.2 響應速度 ………………………………………………… 18
2.2.3 交付速率 ………………………………………………… 20
2.2.4 質量 ……………………………………………………… 22
2.2.5 能力 ……………………………………………………… 24
2.3 小結 ……………………………………………………………… 24
第3 章 決策場景…………………………………………………………… 26
3.1 使用度量的人們 ………………………………………………… 26
3.2 決策的組織上下文 ……………………………………………… 27
3.3 項目決策的階段 ………………………………………………… 30
3.3.1 項目定義 ………………………………………………… 31
3.3.2 項目執行 ………………………………………………… 39
3.3.3 維護階段 ………………………………………………… 40
3.4 小結 ……………………………………………………………… 42
第4 章 指標框架…………………………………………………………… 43
4.1 支撐決策的數據 ………………………………………………… 43
4.2 指標 ……………………………………………………………… 46
4.3 指標屬性 ………………………………………………………… 47
4.4 指標優先級 ……………………………………………………… 48
4.5 指標體係的局限性 ……………………………………………… 48
4.6 指標體係需要演進 ……………………………………………… 49
4.7 度量信息的傳播和使用 ………………………………………… 51
4.8 小結 ……………………………………………………………… 53
第5 章 度量對象模型……………………………………………………… 54
5.1 交付流程模型 …………………………………………………… 54
5.2 交付對象模型 …………………………………………………… 56
5.3 度量的邊界—DoD(Definition of Done) …………………… 60
第6 章 價值………………………………………………………………… 64
6.1 識彆和拆分高價值特性 ………………………………………… 64
6.2 反饋提升價值 …………………………………………………… 68
6.3 減少沒發揮價值的特性 ………………………………………… 69
6.4 交付價值的度量 ………………………………………………… 71
6.4.1 發布前– 評估待開發特性的價值 ……………………… 71
6.4.2 發布後– 驗證價值 ……………………………………… 73
6.4.3 嘗試的價值 ……………………………………………… 77
第7 章 響應速度…………………………………………………………… 79
7.1 響應時間的係統因素 …………………………………………… 82
7.1.1 WIP(Work In Progress - 半成品) ……………………… 82
7.1.2 係統資源利用率 ………………………………………… 82
7.1.3 需求的差異性 …………………………………………… 83
7.2 價值流圖分析(VSM) …………………………………………… 86
7.3 纍積流圖(Cumulative Flow Diagram) ………………………… 90
7.4 庫存類指標 ……………………………………………………… 92
7.5  小結 ……………………………………………………………… 94
第8 章 工作量估算………………………………………………………… 96
8.1 基於算法模型的估算技術 ……………………………………… 96
8.2 基於專傢判斷的估算技術 ……………………………………… 97
8.3 度量單位 ………………………………………………………… 98
8.3.1 功能點(Function Point) ………………………………… 99
8.3.2 用例點(User Case Point) ……………………………… 102
8.3.3 故事點(Story Point) …………………………………… 107
8.4 估算的選擇和運用 ……………………………………………… 109
8.4.1 項目定義 ………………………………………………… 110
8.4.2 項目執行 ………………………………………………… 112
8.4.3 估算的溝通 ……………………………………………… 113
第9 章 交付速率…………………………………………………………… 116
9.1 度量交付速率 …………………………………………………… 116
9.2 提高係統效率 …………………………………………………… 119
9.2.1 提高個體的交付能力 …………………………………… 119
9.2.2 優化係統的結構 ………………………………………… 120
9.2.3 減少浪費 ………………………………………………… 122
9.2.4 關於浪費的小結 ………………………………………… 131
第10 章 內部質量 ………………………………………………………… 132
10.1 技術債 …………………………………………………………… 134
10.1.1 技術債的常見來源 …………………………………… 134
10.1.2 技術債的常見形式 …………………………………… 135
10.2 技術債的度量 …………………………………………………… 137
10.3 開發節奏 ………………………………………………………… 143
10.4 測試代碼中的技術債 …………………………………………… 143
10.5 度量呈現 ………………………………………………………… 144
10.6 小結 ……………………………………………………………… 148
第11 章 外部質量 ………………………………………………………… 151
11.1 度量産品質量 …………………………………………………… 152
11.1.1 用戶滿意度 …………………………………………… 153
11.1.2 産品可靠性 …………………………………………… 155
11.1.3 故障成本 ……………………………………………… 156
11.2 提升開發過程質量 ……………………………………………… 156
11.2.1 缺陷防範 ……………………………………………… 157
11.2.2 更早發現缺陷 ………………………………………… 158
11.2.3 減少迴歸缺陷 ………………………………………… 164
11.3 小結 ……………………………………………………………… 166
第12 章 能力- 學習型組織 ……………………………………………… 169
12.1 個人能力 ………………………………………………………… 170
12.1.1 技術能力 ……………………………………………… 171
12.1.2 主動能力 ……………………………………………… 173
12.1.3 社交能力 ……………………………………………… 174
12.1.4 行為度量 ……………………………………………… 175
12.2 團隊能力 ………………………………………………………… 176
12.3 學習型組織 ……………………………………………………… 179
12.3.1 創造持續學習的機會 ………………………………… 182
12.3.2 促進探尋和對話活動 ………………………………… 183
12.3.3 鼓勵協作和團隊學習 ………………………………… 184
12.3.4 使人們能夠尋求共同願景 …………………………… 185
12.3.5 連接組織與其所處的環境 …………………………… 186
12.3.6 建立捕獲和共享學習的係統 ………………………… 187
12.3.7 為持續學習提供戰略層麵的領導力量 ……………… 188
12.3.8 阻礙因素 ……………………………………………… 189
第13 章 驗證導入(準備篇)……………………………………………… 190
13.1 試點 ……………………………………………………………… 193
13.2 準備 ……………………………………………………………… 195
13.3 評估 ……………………………………………………………… 197
13.3.1 業務目標及度量 ……………………………………… 199
13.3.2 度量數據的消費者 ……………………………………… 202
13.3.3 團隊/ 組織當前度量實踐 ……………………………… 203
第14 章 驗證導入(執行篇)……………………………………………… 206
14.1 基準製定 ………………………………………………………… 206
14.2 目標細分 ………………………………………………………… 207
14.3 指標選擇 ………………………………………………………… 208
14.4 數據的收集 ……………………………………………………… 210
14.5 數據的使用 ……………………………………………………… 213
14.5.1 橫嚮比較 ………………………………………………… 216
14.5.2 數據的呈現 ……………………………………………… 217
14.6 反饋 ……………………………………………………………… 217
第15 章 實施推廣 ………………………………………………………… 222
15.1 建立願景 ………………………………………………………… 222
15.2 觸發目標 ………………………………………………………… 223
15.3 度量組織 ………………………………………………………… 224
15.3.1 執行組織 ………………………………………………… 225
15.3.2 能力中心 ………………………………………………… 227
15.3.3 團隊接口人 ……………………………………………… 227
15.4 度量推廣麵對的人群 …………………………………………… 228
15.5 知識和能力的傳播 ……………………………………………… 228
15.6 實施 ……………………………………………………………… 229
15.6.1 係統化vs. 靈活性 ……………………………………… 229
15.6.2 迭代式的實施 …………………………………………… 231
15.6.3 目標團隊 ………………………………………………… 232
15.6.4 數據 ……………………………………………………… 234
15.6.5 IT 工具和設施 ………………………………………… 236
附錄 指標和優先級評估示例……………………………………………… 238
交付周期 ………………………………………………………………… 238
價值和效率 ……………………………………………………………… 238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是 ThoughtWorks 的人写的,果然是咨询公司出身的的,理论化的东西一堆堆的, 唬人绝对是没有问题了,都是理论派, 实战的东西一点都没有,很适合IBM,电信,诺西 之类的 , 非常重视流程的公司去使用, 世界500强的公司非常重视这方面 ,除了你想去做咨询师,或者理论家. 这本书真的不是...  

評分

是 ThoughtWorks 的人写的,果然是咨询公司出身的的,理论化的东西一堆堆的, 唬人绝对是没有问题了,都是理论派, 实战的东西一点都没有,很适合IBM,电信,诺西 之类的 , 非常重视流程的公司去使用, 世界500强的公司非常重视这方面 ,除了你想去做咨询师,或者理论家. 这本书真的不是...  

評分

爱因斯坦说, 我们不可能在产生问题的同一意识层次去解决这个问题。这样一本书就是个云梯或者瞭望塔,借助他爬到高处看清形势,然后再下来踏实干活。两天的阅读下来,受益良多! 从书架上拿下来本来只想看看关于质量的第十章、十一章。一看就收不住了。两天看下来,对交付过程中...  

評分

本书大概是目前市面上能找到的比较全的介绍精益软件开发度量方面的书的唯一一本吧。所以说“开创性”的也不为过。作为繁忙的IT人,读大部头的度量书是不切实际的。所以,很需要这样一本概括比较全,内容又不是那种平时用不到的繁杂的度量算法的那种书。从这个角度出发,本书很...  

評分

作为一个从未涉足软件开发行业的读者,终于也磕磕绊绊的读完了这本书。 书名起得不够朴实,读完以后才发现,意思是:为了实现软件开发过程(以及软件开发团队)的持续优化和改进、更快更好地向客户(或用户)交付开发成果,而使用有效度量管理手段的理论、方法和实务。在度量...  

用戶評價

评分

棄瞭,三星給軟件度量本身

评分

剛開始做度量一頭霧水,看瞭覺得寫的很好啊,有瞭基本的概念,書裏也有具體的方嚮、工具和指標,需要時間理解一下

评分

原來我們說:想做性能優化嗎?先度量再優化;現在完全可以說:想導入敏捷或者組織改進嗎?先度量再改進。這本書係統地闡釋瞭軟件交付活動中的定量指標(産能/效率/內部/外部),讓每一項生産改進活動都有據可以。這本書寫到心裏麵瞭,2天看完,5星

评分

更像一本講述軟件研發過程的書,隻是把度量作為一個主導因素加瞭進去。初次接觸度量的人,不要期望讀完這本書就能理解度量。

评分

相見恨晚,讀完此書我對公司度量體係的由來有瞭更深的理解,裏麵提到的方法和思想都是可以實踐的範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