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鞦至1927年春,福斯特應聘到英國劍橋大學三一學院主持瞭一個英國文學講座——“剋拉剋講座”,並作瞭題為“小說麵麵觀”的講演。他的講稿於1927年以同名文集齣版(即本書)後,深受西方文學藝術界的好評,並被譽為“二十世紀分析小說藝術的經典之作”。該書旁引博證,分彆就小說的七個麵——故事、人物、情節、幻想、預言、圖式、節奏——逐一加以剖析和探討,以幫助讀者加深對小說藝術的理解和鑒賞。
愛德華·摩根·福斯特是英國的一位著名的小說傢、散文傢和文藝評論傢。1879年1月齣生於倫敦,1970年在考文垂逝世。他畢生寫瞭五部小說,影響很大。其中以《愛德華彆業》和《印度之行》聲譽最高。1924年以後,主要緻力於隨筆、傳記、文學評論的寫作和研究。
Aspects of the novel虽然是八十年前的作品,中译本前前后后却有六~七个版本之多。这本诚然是最新版,阅读比较过发现,却是正确度最高、内容最完整、批注最丰富、文笔最流畅的版本。 书中Forster的观念或许不够新颖,但小说创作的观念或品评赏析是不会因为时代更迭而过时。这...
評分读了不少的小说,有时自以为陶醉。 作为一个读者,从来没想过小说到底是怎么弄出来,只要沉醉其中就好。 福斯特的这个讲座,他自谦是业余却能点拨到迷糊的读者。 原来小说中的人并不同我们世界中的人:小说的中的人可以一眼被看穿,他们的心理都暴露在读者眼前,我们周边的人却...
評分小说的七个侧面 我们选择了7个侧面来关照小说:故事、人物、情节、幻想和预言、模式与节奏。 故事-好奇心 人物-人之常情+价值观 情节-智慧+好记性 幻想-额外的心理调试 预言-谦卑+抛开幽默感 模式-美感 故事 故事就是对依时序安排的一系列事件的叙述。ps:故事不等同于情...
評分1.福斯特说“国王死了,然后王后也死了”是故事,“国王死了,王后因伤心而死”是情节,为什么? 按照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一书中的定义,故事是关于时间顺序排列的一个个事件的叙述,而情节也是关于一个个事件的叙述,只是它强调事件间的因果关系。因此,在故事的叙...
評分《奉使记》和《泰伊丝》一样,呈现出沙漏的外形。斯特瑞塞和查德如同帕弗尼斯和泰伊丝一样互换了位置,也正是这一位置互换使小说在收束时令人击节赞叹。小说的情节精致繁复而又微妙深奥,每一段都以或行动或对话或沉思默想的方式推动情节的发展。所有的一切,无一不经过精心设...
非常個性化的角度敘述瞭對於小說的看法,故事、人物、情節、幻想、預言、圖式和節奏,不過讀起來挺平淡的,沒有什麼突齣的見解。
评分幾乎一個世紀之前的小冊子,但依然是有趣的書,很喜歡對托爾斯泰,狄更斯和陀氏的評價。
评分譯名不統一 有點亂 不過還真好看
评分非常個性化的角度敘述瞭對於小說的看法,故事、人物、情節、幻想、預言、圖式和節奏,不過讀起來挺平淡的,沒有什麼突齣的見解。
评分此書齣瞭兩版,據說個彆地方翻譯有問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