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

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王富仁
出品人:
页数:431
译者:
出版时间:1986
价格:23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鲁迅
  • 鲁迅研究
  • 王富仁
  • 现当代文学理论
  • 文学研究
  • 文学
  • 中国
  • 文艺评论
  • 中国历史
  • 反封建思想
  • 思想革命
  • 文化批判
  • 近代思想史
  • 启蒙运动
  • 社会变革
  • 思想史研究
  • 知识分子
  • 社会批判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作者简介

王富仁,著名学者,1941年生,山东高唐县人。中共党员。1967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外文系,毕业后在山东聊城四中任教多年。1973年开始发表作品。1977年考取西北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981年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1982年考取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1984年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1989年晋升教授,1992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2002年前往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中文系任教,2003年受聘汕头大学文学院终身教授。

目录信息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评分

#李怡老师推荐# 王富仁先生的这本书非常值得一读!原先我喜欢读鲁迅的杂文,不喜欢他的小说,因为读小说总有读不透的感觉。这本书帮助我解决了这一问题。王先生从“思想革命”(而非政治革命)的层面对鲁迅小说进行了综合性评价,一下子抓到了重点,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作者的很多分析都切中要害,比如鲁迅重在表现环境或舆论对人物的影响(看客属于环境因素),比如鲁迅重描写轻叙事是由于小说中普遍存在两条因果链,内在因果链(社会环境—人物结局)的重要性大于外在因果链(故事链),比如鲁迅喜欢静-动-静的构造方式,这种方式有利于揭示静的状态中所蕴含的封建传统观念的巨大潜在力量,比如《阿q正传》的中阿Q的悲喜剧来源都是他缺乏自我意识,比如对喜剧的描述:任何存在不协调的地方都存在喜剧,不协调的双方都是喜剧性的等等。

评分

#李怡老师推荐# 王富仁先生的这本书非常值得一读!原先我喜欢读鲁迅的杂文,不喜欢他的小说,因为读小说总有读不透的感觉。这本书帮助我解决了这一问题。王先生从“思想革命”(而非政治革命)的层面对鲁迅小说进行了综合性评价,一下子抓到了重点,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作者的很多分析都切中要害,比如鲁迅重在表现环境或舆论对人物的影响(看客属于环境因素),比如鲁迅重描写轻叙事是由于小说中普遍存在两条因果链,内在因果链(社会环境—人物结局)的重要性大于外在因果链(故事链),比如鲁迅喜欢静-动-静的构造方式,这种方式有利于揭示静的状态中所蕴含的封建传统观念的巨大潜在力量,比如《阿q正传》的中阿Q的悲喜剧来源都是他缺乏自我意识,比如对喜剧的描述:任何存在不协调的地方都存在喜剧,不协调的双方都是喜剧性的等等。

评分

八十年代的时代之书。王老师谈鲁迅,谈的又绝不仅是鲁迅,使用着陈旧话语、保证合法性的同时,给予陈旧秩序凶狠打击,戴着镣铐的舞蹈跳得华丽。从文学研究来看此书未免不得其法,只叹肩住黑暗闸门的人已去,启蒙大业还堵在路上。

评分

可参2010修订版,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