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凡·伊里奇的死

伊凡·伊里奇的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山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俄] 列夫·托尔斯泰
出品人:
页数:83
译者:草婴
出版时间:1985-05-01
价格:0.44
装帧:平装
isbn号码: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托尔斯泰
  • 小说
  • 死亡
  • 文学
  • 外国文学
  • 俄罗斯文学
  • 俄罗斯
  • 苏俄文学
  • 哲学
  • 死亡
  • 社会批判
  • 教育改革
  • 个人成长
  • 现代性
  • 存在主义
  • 批判理论
  • 思想史
  • 人文关怀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伊凡•伊里奇之死》是托尔斯泰晚年(1886)一部重要的代表作。作品一经发表就引起强烈反响,法国作家莫泊桑深深为之折服,曾经感叹说:“我看到,我的全部创作活动都算不上什么,我的整整十卷作品分文不值。”

作者简介

☆作译者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Lev Tolstoy,1828-1910年),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被称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风格的天才艺术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许海燕,男,1948年生,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教学和研究方向为欧美文学、中西比较文学、中西文化交流史。有《中西文化交流史》、《莎士比亚》等专著,译著有《人生论》(托尔斯泰著)等。

目录信息

读后感

评分

设置一个稍长的时间段去描绘死亡逐渐吞噬一个人的过程,托尔斯泰使我们目睹人物面对死亡的无助与绝望。死是全部的失败,是否定,是对生命的质疑,伊凡·伊里奇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他滑入死亡,他的体验使他的思考愈发显得神秘。死是一个谜,有着庞大的和无形的身躯,死无孔不...  

评分

在死亡中寻求解脱与救赎的人 赵松 1 要是老托尔斯泰还活着,估计也会赞成把《伊凡-伊里奇之死》、《克莱采奏鸣曲》和《魔鬼》结集的。因为在这三个晚期小说代表作里,探讨的都是他终生为之困扰不已并不断反思的婚姻、爱、欲望,还有死亡的问题。 说实话,它们令人窒息。晚年的...  

评分

火葬场在一条特别窄又崎岖的山路尽头。大面包车开进开出很费劲。 我问,为什么不修条好点儿的路。 我妈说,让奔死的路又宽又好走,那不是什么好兆头啊。 我看着姥爷的脸,想起了那年我最后一次触摸爷爷的脸。冰冷的,坚硬的白色头茬,告诉我这个人,...  

评分

托尔斯泰没有了史诗感后也开始探讨解决世界观、精神和理想的课题。面对死亡,在讨论生命意义的问题上,托尔斯泰同叔本华等人站在一起,认为因为人类欲望的无限并永远无法得到满足,因而人生注定是无穷的痛苦,就如同书中三部作品的三次死亡,尽是无限的虚无。 本书摘选的《克洛...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列夫托尔斯泰写这篇小说的目的在于提醒人按自己的真实意愿活着,别被社会的价值观左右;责备人与人之间,家庭成员之间的冷漠和自私。 ps:我读出点文艺复兴时“天赋人权”的味道 ,文艺复兴前人浪费自己的天赋是被宗教所禁锢,而伊凡伊里奇浪费自己的天赋是被社会的价值观所禁锢。

评分

如此深刻而震撼人心,如同与主人公一同在生与死里 度过,真实地在当下的 死亡里,包裹着生命的价值

评分

开头就被震撼,而且这种震撼的感觉一直持续到最后。托翁对人情世故娴熟的妙笔刻画出人对死亡的虚无,人性的虚伪,通过主人公的濒死体验猛烈敲击读者的心灵,每个读过这本书的都不得不发出深深的哲学自问:这辈子自己过的对头吗?!

评分

据说莫泊桑在看到这本书的时候说:“我看到,我的全部创作活动都算不上什么,我的整整十卷作品分文不值。”我读完的时候倒没觉得那么震撼,可能是因为他那个年代这种类型的作品比较少吧,现在各类文学或影视作品中对类似的死亡的描述非常多,看得多了就产生免疫力了,所以我读完这篇之后有点小失望,觉得盛名之下其实不符。

评分

伊凡伊里奇在临死前,才突然发现,怎么这一辈子就好像从来没有生活过? 这确实是一个很可怕的事儿。但除了他之外,没人关心他(包括他女儿、老婆、儿子、狗)。而他死了之后,其他人算是解脱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