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托尔斯泰 小说 死亡 文学 外国文学 俄罗斯文学 俄罗斯 苏俄文学
发表于2025-04-25
伊凡·伊里奇的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伊凡•伊里奇之死》是托尔斯泰晚年(1886)一部重要的代表作。作品一经发表就引起强烈反响,法国作家莫泊桑深深为之折服,曾经感叹说:“我看到,我的全部创作活动都算不上什么,我的整整十卷作品分文不值。”
☆作译者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Lev Tolstoy,1828-1910年),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被称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风格的天才艺术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许海燕,男,1948年生,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教学和研究方向为欧美文学、中西比较文学、中西文化交流史。有《中西文化交流史》、《莎士比亚》等专著,译著有《人生论》(托尔斯泰著)等。
伊凡伊里奇的死亡让我知道,任何一个人都无法与他人共享被死神主宰时的清醒痛苦,更没有童话里的夜莺能唱醒我们的重生。但起码我能说,死神孤立人们,但同时,又令这些脆弱的生命成为一体。有首歌唱“I watch the end with you”,我会一直都在,直到你去往此生的彼岸。
评分五星全是给那个每天晚上都用肩膀给伊凡伊里奇垫脚的那个男仆!!(够了)感觉伊凡伊里奇临死前那段矛盾的心情刻画的特别好。
评分我经历了一次心理死亡的过程,一直困顿于那种无法描绘的感觉,那种无人了解的孤独和所有感官及情绪丧失时候与世界的距离。直到看到这本书,托尔斯泰笔下的伊凡伊里奇,除了奔赴死亡的躯体所受的痛楚以外,心灵死亡的过程就像我经历的一样。
评分列夫托尔斯泰写这篇小说的目的在于提醒人按自己的真实意愿活着,别被社会的价值观左右;责备人与人之间,家庭成员之间的冷漠和自私。 ps:我读出点文艺复兴时“天赋人权”的味道 ,文艺复兴前人浪费自己的天赋是被宗教所禁锢,而伊凡伊里奇浪费自己的天赋是被社会的价值观所禁锢。
评分《伊凡·伊里奇之死》是我读过的最恐怖的小说,那种内心的恐怖,死神一寸一寸接近的恐惧,让我读的时候很慢很慢,同时感觉生命的消逝。我才明白,人都是怕死的,而知识分子尤其怕死。死是一件无法摆脱的事,不是梦境,只能硬着头皮面对。
死亡,从未如此接近你我的身边,相对于正在死去的人,病榻旁的亲朋和医生,都无法体会到这种生命在下坠的真实感受。生命,就是光的幻影,死亡,则是光的幻灭。任何经历过类似死亡的感受的人都无法忘怀,在那一猝不及防的时刻,正如托尔斯泰文中所描绘的那样,身体似乎掉落进一...
评分当然,一种无与伦比的震撼,这是大师的力量与笔触。俄罗斯作家仿佛有一种特殊的才能与笔触,总能以一种平常而奇绝的方式深入到内心,深入到永恒与深邃的主题。 如果说在普希金和果戈理那里,这种还是以外部或者说西欧的方式来演绎。那么到黄金一代的两位大师,则是彻彻底底地走...
评分(文/夙墨离) 引言 人类历史上,有很多教导人们如何生活的书,他们构成了生命的色彩。而死亡,作为生命的另一面,在不同的文化中,都扮演着微不足道的角色。可惜的是,死亡并不因为人们的忽视而停下步伐。 那么死亡是什么呢?是对生活推翻并不再重来吗?是一切的终结吗?是对...
评分过于偏激,有失偏颇 “只有真切地想象到你正处在死亡的前夜,你就肯定不会狡诈,不会欺骗,不会撒谎,不会指责、谩骂、仇视他人,不会抢夺他人的东西。在死亡的前夜所能做的只不过是最简单的善事:帮助和安慰别人,对别人待之以爱。而这些事永远都是最需要而最快乐的事”。 “...
评分伊凡·伊里奇的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