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多克托罗(1931—),当代美国著名作家,生于纽约犹太人家庭,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时参军。退伍后相继担任哥伦比亚影片公司审稿人、新美国文库出版社编辑、日晷出版社总编辑,一九六九年起专事写作。
多克托罗自一九六一年发表小说《欢迎来到艰难时代》至今笔耕不辍。主要作品还包括《上帝之城》、《欢迎来到艰难时代》、《丹尼尔之书》、《雷格泰姆音乐》、《卢恩湖》、《诗人的生活》、《世界博览会》、《比利·巴思盖特》和《喷水装置》等。作品已经被翻译成三十多种文字。
多克托罗曾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分别两度获得国家书评人协会小说奖、美国笔会/福克纳小说奖,伊迪丝·沃顿小说奖,美国艺术与人文学院威廉·迪恩·豪斯奖,以及由美国总统颁发的国家人文奖章。
多克托罗现居于纽约。
2005年美国书评人协会小说奖获奖作品
2006年美国笔会/福克纳小说奖获奖作品
入围普利策小说奖、美国国家图书奖、《洛杉矶时报》图书奖。
一八六四年,美国南北战争如火如荼。有“魔鬼将军”之称的谢尔将军率领六万北方军队火烧亚特兰大之后,挥师向东穿越佐治亚州,向大海进军,再进入南、北卡罗来纳州,最终结束了这场历时四年的美国内战。
一路上,这支大军实行残酷的“焦土政策”,就地取食,掠夺南方种植园,破坏城市,也产生越来越多被解放的黑人和白人难民。所有人在流浪。
这是一部气势磅礴的历史小说巨作,有着宏大的历史背景,也刻画了众多充满戏剧冲突和张力的人物:彪悍好色的北军将领,被解放的奴隶少女,漫无目的的南军战士,冷静沉着的北军军医以及爱上他的南方贵族姑娘……无数人被这场大进军卷入国家暴力中。
《大进军》具有一种悲天悯人的人道情怀和令人着迷的叙事力量,它极其生动地表现了无数被战争卷入国家暴力的普通人的生活。在E.L.多克托罗笔下,这场大进军不仅仅是一个浮动的世界,一种流浪的意识,也是一种难忘的阅读体验。它与我们的时代息息相关……
读这本书是个痛苦的过程,因为有众多血腥的场面让人看的不寒而栗。文字的表达力比电影画面更有冲击力。我几乎是一目十行的看,很多都晃过去了,因为人物较多让我有种焦头烂额的感觉。但确实让人很震撼,最后,真正让我觉得印象深刻的是后记中引用的谢尔曼的话--我就是要让整个...
评分关于谢尔曼的南方大进军,我在《飘》中看到了南方白人上层的观点,而此书正好从亚特兰大之后开始,而且是从谢尔曼的角度来叙述。 谢尔曼被称为“魔鬼将军”,他直言不悔地说:要毁灭整个南部,让他们害怕他。而且他真正做到了这一点。所以在历史上他成为了毁誉叁半的人。不过我...
评分从棕南起步到郭家桥结束,整整四个月的时候,终于把床头的大进军读完了。并不完全是缘于我的懒惰,在这四个月里,公司零零碎碎的杂事儿太多太多了,还有整个儿八月份的加班,我只有在临睡前撑着疲惫的眼皮翻上几页。但是,尽管阅读是如此零散,谢尔曼、基努·帕特里克、雷德这...
评分从棕南起步到郭家桥结束,整整四个月的时候,终于把床头的大进军读完了。并不完全是缘于我的懒惰,在这四个月里,公司零零碎碎的杂事儿太多太多了,还有整个儿八月份的加班,我只有在临睡前撑着疲惫的眼皮翻上几页。但是,尽管阅读是如此零散,谢尔曼、基努·帕特里克、雷德这...
评分两个星期前,当印刷厂终于准备开印《大进军》(The March)的前两天,我却心神不定。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应该插入一张原版中没有的地图——1864年南北战争末年,六万北方大军在谢尔曼将军的率领下,火烧亚特兰大,横扫佐治亚州,向大海进军,一路杀到海港城市萨凡纳(没错儿,这...
我所感兴趣的历史。
评分个别细节人物出彩,但是整体觉得不够精彩。在战争面前,多克托罗的笔法总觉得有点轻了。
评分原小说可以得五星,但这个译本低级错误满多的。
评分became interested in history since Stilwell
评分多谢gunner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