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故新知

国故新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书店出版社
作者:钱文忠
出品人:
页数:173
译者:
出版时间:2007年9月
价格:19.00元
装帧:平装 32开 硬壳
isbn号码:9787806787656
丛书系列:海上文库
图书标签:
  • 钱文忠
  • 散文随笔
  • 文化
  • 随笔
  • 国学
  • 文学
  • 人文
  • 散文
  • 国故
  • 新知
  • 传统文化
  • 思想史
  • 学术研究
  • 历史传承
  • 经典解读
  • 文化传承
  • 现代视角
  • 学术探索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一本散文随笔集。共42篇,约6万字。大部分学者深居于象牙塔内,只关心风声、雨声、读书声,而极少对专业以外的事发表言论。既使自己的经历、感悟,也很少形诸文字。当然这是因为学者专注于自己的学问的缘故,但客观上也造成了大众对知识分子的陌生感、神秘感。本书是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走出象牙塔,书写性灵,议论时事的文章结集。其中既有对宏观学术研究的讨论,也有对自己内心感悟的抒发,还有一组为大众读者写的谈对联的文字,让读者体会到钱文忠作为学人的另一面。

王元化先生与莎剧

“国学大师”是怎样炼成的?

国故与新知的称星

又一代人的学术史研究

怛逻斯之战

也说文化接榫期

俗文学·民间文艺·文化交流——读美国梅维恒教授的三部近著

出入世间:宗教与商人

年代——历史学的终结?

命缘之间

如此“整理”

“精选”与“集粹”——《蓟门散思》编后记

延华学于一脉——《华学》(一)读后

真实的北大

神秘的千年古城楼兰

能不忆敦煌

还是要学好文言文

历史,无法抗拒假如的诱惑

比大小和看热闹——也说《冰海沉船》的泰坦尼克号

对子的起源

对子与语文程度

联圣大方

袁世凯父子与联圣大方

张伯驹与对联

苏东坡的巧对

也说纪晓岚

章太炎的对子

尽显风云际会

缺度胸襟毕现

进退皆成对联

民愤隐于对联

褒贬不只在对联

异音同字联

后记

作者简介

钱文忠,1966年6月出生,籍贯江苏无锡。1984年,考入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梵文巴利文专业,师从季羡林先生。大学一年级起,开始撰写并发表学术论文,获“季羡林东方学奖学金”一等奖。1980年代中期,留学德国汉堡大学印度与西藏历史文化学系,师从著名印度学家A. Wezler教授、著名佛教学家L. Schmithausen 教授、著名伊朗学家R.E. Emmerick教授,主修印度学,副修藏学和伊朗学。1990年代,居家自修文史之学五年。1996年,入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任教。现为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中国文化书院导师,华东师范大学东方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电影学院客座教授,季羡林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大学《儒藏》精华编编纂委员会委员。著作有《瓦釜集》、《末那皈依》、《季门立雪》、《天竺与佛陀》、《国故新知》、《人文桃花源》、《玄奘西游记》、《巴利文讲稿》,译作有《绘画与表演》(合译)、《唐代密宗》、《道、学、政》,另有资料编集与古籍整理十余种,发表各类论文一百余篇。

目录信息

读后感

评分

六七十年前,身处东西文化急流漩涡中的那代中国读书人,曾标举出“昌明国故,融会新知”这八个字的文化立场与取向。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之一,就是西方讲究技术性,对学者的最高评价是“专家”,中国则讲究贯通包融性,顶尖的学者被称为“大师”或“通儒”,如“万卷罗胸未肯忘”...  

评分

“昌明国故,融汇新知”,民国时的学者多么伟大的理想啊! 钱穆先生在《国学概述》中提出,所谓“国故”便是国学已死了! 多有意思,一国之学已然故去,故纸堆中满是腐臭的味道 时隔半个多世纪,“国故”一词在学界仍是争论的话题 钱先生的这本小册子学术味道并不重 各色...

评分

六七十年前,身处东西文化急流漩涡中的那代中国读书人,曾标举出“昌明国故,融会新知”这八个字的文化立场与取向。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之一,就是西方讲究技术性,对学者的最高评价是“专家”,中国则讲究贯通包融性,顶尖的学者被称为“大师”或“通儒”,如“万卷罗胸未肯忘”...  

评分

“昌明国故,融汇新知”,民国时的学者多么伟大的理想啊! 钱穆先生在《国学概述》中提出,所谓“国故”便是国学已死了! 多有意思,一国之学已然故去,故纸堆中满是腐臭的味道 时隔半个多世纪,“国故”一词在学界仍是争论的话题 钱先生的这本小册子学术味道并不重 各色...

评分

六七十年前,身处东西文化急流漩涡中的那代中国读书人,曾标举出“昌明国故,融会新知”这八个字的文化立场与取向。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之一,就是西方讲究技术性,对学者的最高评价是“专家”,中国则讲究贯通包融性,顶尖的学者被称为“大师”或“通儒”,如“万卷罗胸未肯忘”...  

用户评价

评分

想起一句话,就像食堂的稀饭一样浩浩汤汤,却经不起几筷子,搅动几下就见了底,看不懂,读完感觉标题起得蛮大而内里太空。

评分

一篇篇精致的小品,适合睡前饭后随手拿来读上一二,小读怡情,又能学上些许新知。

评分

同《人文桃花源》

评分

打发时间的读物。

评分

昌明國故,融會新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