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九州出版社
作者:钱穆
出品人:
页数:178
译者:
出版时间:2013-4
价格:60.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10812897
丛书系列:钱穆先生全集(精装)
图书标签:
  • 历史
  • 钱穆
  • 中国历史
  • 政治
  • 政治制度史
  • 中國研究
  • 中国
  • 齐·钱穆先生著作新校本(九州出版社)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 政治制度
  • 历史研究
  • 中国古代史
  • 制度演变
  • 政府结构
  • 权力分配
  • 历史思想
  • 治国理政
  • 传统社会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钱穆先生著作新校本: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内容简介:一九五二年春,钱穆先生应邀,以“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为题进行了五次讲演。先生根据讲义整理而成《钱穆先生著作新校本: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分别从“政府的组织”、“考试和选举”、“赋税制度”、“国防与兵役制度”四个方面,对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的政治得失作出分析评说,是研究中国传统政治及传统文化的一本必读书。

作者简介

钱穆(1895-1990年),字宾四,著名历史学家,江苏无锡人。1912年始为乡村小学教师,后历中学而大学,先后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等数校任教。1949年只身去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67年起定居台湾。

目录信息


前言
第一讲汉代
一汉代政府组织
二汉代选举制度
三汉代经济制度
四汉代兵役制度
五汉制得失检讨
第二讲唐代
一唐代政府组织
二唐代考试制度
三唐代经济制度
四唐代兵役制度
五唐代制度综述
第三讲宋代
一宋代政府组织
二宋代考试制度
三宋代赋税制度
四宋代兵役制度与国防弱点
第四讲明代
一明代政府组织
二明代考试制度
三明代赋税制度
四明代兵制
第五讲清代
一制度与法术
二清代的部族政权
三清代部族政权下的政府
四部族政权下之考试制度
五清代的统制政策
六民众的反抗运动
七变法与革命
总论
(附录)答徐君书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博客原文:http://www.naowan.com/archives/2009/04/21/130】 前天读完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书不厚,仅160多页,讲述了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的政治制度,包括政府组织、考试、经济、兵役等制度。读罢,仿佛重游了2000多年的中国历史,而且是之前很少触及...  

评分

写过上一篇“长知识”,有朋友调侃我“省事儿”了,因为我说“与其看我鹦鹉学舌,不如直接读书“。不敢偷懒,有感想都写下来: 160页没打算快快读完,总得写下读后感之后,再行往下读,才没觉着欠着自己的债—-- 不敢偷懒。 先概要说书。 到前几天读完了唐代部分。大体而言...  

评分

从小喜欢就读历史书,记得看的第一本小人书就是《过五关斩六将》。上了大学后读过的名家史书不少,不少都是大部头的著作,但深刻印象的书并不多。有些书确实写得很精彩,见解论述精妙,但不知为什么印象却并不怎么深刻。反而是一些薄册子,论述简约却回味无穷。钱老爷子这本...  

评分

刚看了一位朋友写的比较黄仁宇与钱穆的文章,觉得不错。 黄仁宇的书我差不多读完了,钱穆的书才读了一本,所以还不能完全比较。就目前的感觉而言,两个人的书都很好读。相对而言,黄仁宇的作品因为很多是英译中,所以当代人读起来更流畅些;反倒是钱穆有传统文学基础,所以当代...  

评分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里说“我将纯从历史事实上,来比较它的好坏;根据当时人的意见,来说明它的得失。”(p5;p175)这是一种历史研究或者说历史分析的方法,不带个人情感以及私人意见。个人认为,即使去掉历史二字,这也不失为一种好的研究方法(取向)。不带时代以及...  

用户评价

评分

(2014-8)怎么会听说这本书的,我已经彻底忘记了,但肯定是2014年的事情。说这本书是今年我看过的最重要的书也不为过,因为我感觉我自己的历史观正在受到像钱穆先生这样的大师的影响而逐渐形成。这本书书名气势磅礴,但其实文字并不多,而史书的要点恰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太史公以《史记》一书被尊为二十四史之首,就在于文字之简练深刻。看钱穆先生的文字(讲演)从行文之流畅,思路之清晰,剖析之深入可见其功底实在是深的惊人。而看完书的感受,正如另一位朋友所言,华夏中国并非许多人认为的那样一无是处,他只是历经沧桑而老态尽显而已。一些新兴国家,如美国等将来也必有垂垂老去的一天。不过我也愿意相信,中国在将来的某一刻会进行脱胎换骨的新生。到那时,相信我们的炎黄子孙也可以大声向世界宣布,我华夏民族终得伟大复兴。

评分

以制度谈历史的发展、朝代的变更看起来似乎相当客观,而以余英时的观点看,时代影响下选取的角度就必然带有主观性。不过,当下读起来仍很受用就很好了。

评分

看过《大纲》再看这本,算是在大纲下填补上“制度”这一目。也怀疑未看过《大纲》的人直接看这本会不会有“不知所起”之感。除异族政权外,尽挑好处讲,至于是否真如他所说的那样,就我目前对历史的了解程度,也仅能“存而不论”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关于历史的某些术语,一直被我们滥用,这也都是某种教育所简单化绝对化的结果。书末尾某些段落论及外国制度与传统文化,显然钱当时(50年代)低估了后来某人某党破坏甚至推翻(说好听点叫改造)整个传统文化的决心跟能力。

评分

钱穆还是纠结与历史问题和时代问题。

评分

感想:西環凌駕中環管治香港的局面。說到尾,監察官本身不受監察怎麼辦?誰又能有權去監察那些監察官本身呢?這變成無窮後退。絕對權力一旦下放分享出去,就難以收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