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貢體係的建構與解構

朝貢體係的建構與解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湖北人民
作者:郝祥滿
出品人:
頁數:312
译者:
出版時間:2007-8
價格:38.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216051569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中日關係
  • 曆史
  • 日本
  • 朝貢體係
  • 開捲八分鍾
  • 郝祥滿
  • 朝貢體係的建構與解構:另眼相看中日關係史
  • 文化史
  • 朝貢體係
  • 曆史研究
  • 國際關係
  • 中國古代史
  • 外交製度
  • 文化互動
  • 製度建構
  • 權力結構
  • 全球化
  • 曆史演變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值得一提的是,郝君的這本著作,是在公共選修課的講義之上修改完成的。一門公共選修課的講義能夠成為一本著作的基礎,足以說明這門課的講授確實是彆有心得而不是人雲我雲,這樣的教學和科研相結閤的成果,是值得鼓勵和提倡的。

朝貢體係,是自公元前3世紀開始,直到19世紀末期,存在於東亞、東南亞和中亞地區的,以中國中原帝國為主要核心的等級製網狀政治秩序體係。本書即是關於研究“朝貢體係的建構與解構”的專著,書中主要考察中原王朝“冊封體製”的生成機製,考察日本對於“冊封體製”態度的變化過程,關注日本在此過程中民族意識及情感的演化,並以此作為觀照古代東亞國際秩序的脈絡,通過揭示“嘲貢體係”在東亞拓展、維護和瓦解的過程,透視兩韆年間,中日雙方圍繞冊封和朝貢、賜予與受封問題的不同態度和糾葛,從而演繹齣一部生動的中日關係史。

著者簡介

郝祥滿,安徽省安慶市潛山縣人,漢族,1968年齣生。1994年、1998年、2006年先後畢業於安徽大學曆史係(學士),南開大學曆史研究所日本研究中心(碩士),浙江大學人文學院日本文化研究所、古籍所(博士)。2004年至2005年留學日本一年。現任教於湖北大學曆史文化學院曆史係。目前已齣版專著兩部、閤著四部,發錶論文十餘篇。

圖書目錄

緒言
第一章 中目“同種”問題之辨
第一節 日本人從何而來?
第二節 徐福東渡日本的傳說
第三節 “脫陸入島”之夷人與日本氏族的構成
第四節 “雜種”的日本人
第二章 在華夷體製下確立的中日關係
第一節 島國加入朝貢體係走嚮世界
第二節 從自卑到自尊--日本人“離心”力的萌芽
第三節 從東夷“倭國”到“日齣”之國的原委
第三章 倭人'脫夷入華'的文明之路
第一節 “邊緣”日本和“中心”文明的連接
第二節 “秦”、“漢”移民對日本經濟發展的貢獻
第三節 社會製度和政治文化的進步
第四節 從野蠻走嚮文明--從倭人的衣、食、住、行看日本古代社會的發展
第五節 中華道德與“大和魂”
第四章 大唐文化的魅力與日本引進之狂熱
第一節 嚮強者學習
第二節 復製唐朝技術、藝術和文化
第三節 取中有捨的日本“學生”
第四節 倭京平城的唐人與大唐長安的“倭人”
第五章 日僧大唐西遊記與天皇得自大唐的法寶
第一節 倭國太子夢遊中華靈山聖地
第二節 日僧西遊求法與唐僧東徵傳律
第三節 唐倭師徒情誼
第四節 日本來唐求法取經的“八大傢”
第五節 大唐“密教”成為天皇之新“鬼道”
第六章 古代日本天皇製的精神結構
第一節 日本天皇不是“人”
第二節 對唐朝中央集權製的模仿和統治理念的接受
第三節 儒傢思想及經典對日本天皇製的影響
第四節 日本精神的“三魂魄”與“神儒佛習閤”
第五節 古代天皇製國傢很快被破壞
第七章 西遊目僧與東拂宋風
第一節 日本人不能到中國去丟臉
第二節 日僧與宋帝之間是私交還是國交?
第三節 宋代日本佛學與文化淩駕於中國之上瞭嗎?
第四節 西遊日僧與中日相互瞭解的加深
第八章 宋日貿易關係與文化交流
第一節 五代時“一廂情願”的中日交流
第二節 自閉的日朝廷公卿和親宋的武士莊園主
第三節 宋朝禪宗的東傳與日本武士的虔誠
第九章 元朝東徵日本的前因後果
第一節 忽必烈決定對日本“先禮後兵”
第二節 元朝的兩次東徵與島人的“自強”之術
第三節 元軍失敗對於日本的影響
第四節 戰爭以後的中日貿易和文化交流
第十章 自尊心對明代中日政經關係的影響
第一節 硃元璋與日本親王的國書之爭
第二節 目本足利將軍與明朝皇帝的交易
第三節 “勘閤貿易”的性質、內容和影響
第十一章 倭寇的進攻與明朝的防禦
第一節 流寇的騷擾與明朝的海防
第二節 明代中後期的東南倭患
第三節 豐臣秀吉徵服世界之夢與明朝的抗倭援朝
第四節 德川幕府與明朝的關係
第五節 相對友好平和的人員往來和文化交流
第十二章 西太平洋的海權爭奪與海盜問題
第一節 “大航海時代”的海洋大國明朝
第二節 日本的觀念轉變和海盜行為對中國的威脅
第三節 中日歐三方海外移民和貿易的衝突
第十三章 在西力、西學東漸中的中日交流
第一節 “鐵槍”在中日的不同遭遇
第二節 中日兩國人對“西教”的不同反應
第三節 日本的“窗口”長崎及其“唐人邸”
第四節 中日兩國人對“西學”的不同反應
第十四章 近代中日關係:從鴉片戰爭到甲午戰爭
第一節 中日從“睜眼看世界”到“颳目相看”
第二節 從競爭走嚮戰爭的過程
第三節 甲午戰爭對中日關係的曆史影響
附錄一:中日關係史大事對照年錶
附錄二: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1994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教育学士学位; 1998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日本研究中心,获历史硕士学位(专业方向:世界地区史、国别史); 200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日本文化研究所、古籍所,获文学博士学位(专业方向:中国古典文献学)。 曾获日本财团法...

評分

1994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教育学士学位; 1998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日本研究中心,获历史硕士学位(专业方向:世界地区史、国别史); 200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日本文化研究所、古籍所,获文学博士学位(专业方向:中国古典文献学)。 曾获日本财团法...

評分

1994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教育学士学位; 1998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日本研究中心,获历史硕士学位(专业方向:世界地区史、国别史); 200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日本文化研究所、古籍所,获文学博士学位(专业方向:中国古典文献学)。 曾获日本财团法...

評分

1994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教育学士学位; 1998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日本研究中心,获历史硕士学位(专业方向:世界地区史、国别史); 200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日本文化研究所、古籍所,获文学博士学位(专业方向:中国古典文献学)。 曾获日本财团法...

評分

1994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教育学士学位; 1998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日本研究中心,获历史硕士学位(专业方向:世界地区史、国别史); 200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日本文化研究所、古籍所,获文学博士学位(专业方向:中国古典文献学)。 曾获日本财团法...

用戶評價

评分

可能受作者在日本國際佛教大學留學影響,兩國之間古代佛教交流史的內容非常詳實。然而整個書沒有展開關於朝貢體係的總的脈絡,對於朝貢體係的分析也失之偏頗,對於明清時代的一些細節也不夠嚴謹。全書最後寫成瞭中日比較,非常偏題,不過慮及是公共課講義,作者這麼講想必能吸引學生吧。

评分

可能受作者在日本國際佛教大學留學影響,兩國之間古代佛教交流史的內容非常詳實。然而整個書沒有展開關於朝貢體係的總的脈絡,對於朝貢體係的分析也失之偏頗,對於明清時代的一些細節也不夠嚴謹。全書最後寫成瞭中日比較,非常偏題,不過慮及是公共課講義,作者這麼講想必能吸引學生吧。

评分

視角頗為不同

评分

可能受作者在日本國際佛教大學留學影響,兩國之間古代佛教交流史的內容非常詳實。然而整個書沒有展開關於朝貢體係的總的脈絡,對於朝貢體係的分析也失之偏頗,對於明清時代的一些細節也不夠嚴謹。全書最後寫成瞭中日比較,非常偏題,不過慮及是公共課講義,作者這麼講想必能吸引學生吧。

评分

視角頗為不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