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风周行

无风周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书店出版社
作者:葛兆光
出品人:
页数:204
译者:
出版时间:2007-7
价格:22.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806787397
丛书系列:海上文库
图书标签:
  • 葛兆光
  • 随笔
  • 历史
  • 散文
  • 散文随笔
  • 文化
  • 无风周行
  • 文学
  • 哲学
  • 旅行
  • 思考
  • 人生
  • 探索
  • 自由
  • 成长
  • 感悟
  • 独立
  • 反思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著名学者葛兆光先生在学术研究和严肃的论著之外,随着遐想和感悟所写下的随笔集,全书分为五大辑。“着眼成翳”为作者对当今时代种种社会现象的思索,从潘金莲一绺头发所包含的生命信息揭示克隆技术背后隐含的哲理,从人类基因图谱猜想它对人类未来历史的影响。“览史稗谭”是作者在文献史料中披沙拣金的搜索之余的随笔与杂感,从“垂衣而治”谈到衣服与文明的关系,进而得出“一套有效的规矩比高尚的理想更重要,文明的常识比文化的想像更有效”;在一个小小的螺壳化石中看到它“压缩了漫长的历史时间和丰富的历史故事”,而考古就是要从文字中透视出历史;对周边国家和民族称呼上从“夷”到“洋”的变化,则折射出了强弱的逆转和历史的变迁。“书林穿行” 是作者的书边杂谈,从鉏麑触树而死引发对文学的想象与历史的真实的思考,从王士祯《池北偶谈》中记录与外国使节交邦之语气,谈到清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的极端盲目自大,比较了近代西方人的世界观和古代中国人的天下观。“藤下漫谈” 写的是眼见耳闻的琐事,诸如“新风气与旧文谈”、“清代官方文书中的白话”,还有画符、念咒、用印中的语言暴力等等。“随风周行”选摘了作者的部分日记,记录的是他在中国台湾、西安,以及新加坡、日本等地行走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每篇约千字左右,短小精悍,在感性的文字中透出理性的思考。捧读本书就仿佛在作者带领下,穿透历史的帷幕,重新让遗迹和文物复活,重新想像和经历过去。

作者简介

葛兆光,1950年4月生于上海,籍贯福建。1968年上山下乡,1971年10月至1978年3月在贵州省凯里县砖瓦厂、农药厂、供销社当工人,1978年至1984年在北京大学上学,1982年北京大学本科毕业,1984年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1984年10月至1992年3月任江苏省扬州师范学院历史系副教授,1992年至今,任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学科及研究方向:历史学,专门史及历史文献学。社会兼职: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

已出版的主要著作有《禅宗与中国文化》、《道教与中国文化》、《汉字的魔方》、《想象力的世界》、《中国思想史》、《中国禅思想史》等。

目录信息

小引第一辑 着眼成翳没有时间到后台卸装未来空心读书人?关于克隆的臆想关于人类基因图谱的胡思乱想关于减肥或瘦身的佛说这yahoo不是那雅虎岂能全然无畏日再旦旧日心情依旧在?官大未必便多识公共澡堂的历史埴埏何以为乐凭什么歧视?当时髦入了词典新“关公战秦琼”第二辑 览史稗谭垂衣而治谁能相信盟誓?凭什么瞧不起古人?无徵古史寄幽思化石千层下久不梦周公在上博看刚卯随想饮酒中的思想史马可和雅各的传说必也正名国名犹人名也我们是否曾经很野蛮?夜聚晓散欢喜佛杂谭把征袍换了袈裟孰能通其微?世事如棋淡出鸟来无端自大为哪般?顺治皇帝的出家传说从“夷”到“洋”晚清人看自由旧地名中的历史回忆试题中折射的历史《子见南子》的风波变的与不变的第三辑 书林穿行“宰予昼寝”与“空空如也”钮麂心事凭谁知?读《焦氏易林》随想指南与手册的意义竹来眼里还是眼到竹边?重读睢景臣皇帝的仪仗无奈才卖书作为隐喻的COPY和SCAN闭着眼睛想像异邦非典围城中读疾病史论著丹田之气气分清浊合和草及其解法古代人的和合秘诀漫卷史书背后看何物碧血剑?格西洋知识之义晚清人学英文的心情第四辑 藤下漫谈当文学遭遇历史唐诗说梦录听邓丽君唱宋词一个话题千年传不同的汉语?新风气与旧文体清代官方文书中的白话暴虐的语言符咒印同源说通事不易偏旁与偏见另类艺术第五辑 随风周行茶未绿时访龙井(二○○二年三月十五日)魂魄望乡终不归(二○○二年四月三日)汉唐时,这是笼罩华夏的长安(二○○三年三月八日)盩厔行记:楼观·大秦寺·金可记仙(二○○三年三月九日)花莲纪行(二○○三年十月十六日)随喜佛光山(二○○三年十月二十六日)在台北过新年(二○○四年一月一日)明神神社·汤岛圣殿·尼古拉斯堂(二○○五年一月十八日)横山旧居和岩崎家邸(二○○五年一月二十一目)东海线上的风景(二○○五年一月二十四日)在台北电视上看金庸(二○○五年九月二十二日)阿里山观日出(二○○五年十二月二日)天帝教镭力阿道场随想(二○○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中台禅寺与合欢山巅(二○○五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九二一地震中心(二○○五年十二月三十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葛兆光先生的学术有目共睹;倒是在专业之外,来一碟书话小菜,煞是让人赏心悦目。他似乎曾经来广州做过演讲,那时候还谋划着要采访他,后来终究因为其他事情脱不了身而作罢,但心中对他一直敬仰。他还写过一本关于禅的小书,也是轻灵非凡。

评分

葛兆光先生的学术有目共睹;倒是在专业之外,来一碟书话小菜,煞是让人赏心悦目。他似乎曾经来广州做过演讲,那时候还谋划着要采访他,后来终究因为其他事情脱不了身而作罢,但心中对他一直敬仰。他还写过一本关于禅的小书,也是轻灵非凡。

评分

正如作者自身所陈述的那样,写学术文章和大部头久了,经朋友提醒,觉得自己是应该出一本随笔集或者杂文集了,于是乎有了这本书。作者坦白了这一点,很诚实,但是我怀疑这种坦白和诚实其实是出自一个中国知识分子身上的旧士大夫习气,因为这样的自序在旧文章里几乎是一种通例:...  

评分

葛兆光先生的学术有目共睹;倒是在专业之外,来一碟书话小菜,煞是让人赏心悦目。他似乎曾经来广州做过演讲,那时候还谋划着要采访他,后来终究因为其他事情脱不了身而作罢,但心中对他一直敬仰。他还写过一本关于禅的小书,也是轻灵非凡。

评分

葛兆光先生的学术有目共睹;倒是在专业之外,来一碟书话小菜,煞是让人赏心悦目。他似乎曾经来广州做过演讲,那时候还谋划着要采访他,后来终究因为其他事情脱不了身而作罢,但心中对他一直敬仰。他还写过一本关于禅的小书,也是轻灵非凡。

用户评价

评分

三點五吧。等於是學術人寫小博客,還是比一般人有水平太多的。不過嘛,好像就一般的知識份子,多點墨水而已,看看就過了,只有幾篇入腦。

评分

这本不很体现水平啊

评分

三點五吧。等於是學術人寫小博客,還是比一般人有水平太多的。不過嘛,好像就一般的知識份子,多點墨水而已,看看就過了,只有幾篇入腦。

评分

没啥意思,有点失望

评分

大概葛老师抱着无风周行的节奏与心境写就的这些尺牍之文,被我急急切切读来,显得更破碎了。不过博学与风趣依旧难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