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历史 二战 史迪威 传记 中国 塔奇曼 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 军事
发表于2024-11-21
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最后,中国走了自己的道路,就仿佛美国人从来没有去过那里似的。
“我的目标是要使历史作品令读者着迷并且像我那样对题材激动不已、神魂颠倒。这样的前提是首先令自己着迷并有一种要传达魔咒的难以抗拒的冲动。”
——巴巴拉•W.塔奇曼
《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是一部杰作,这是出于许多很不相同的理由,每一条理由都足以让它流传下去。
首先,它富于戏剧性。这是一本生动的传记,讲的是一个古怪但却真实的英雄,一个美国最伟大的战区指挥官之一。他本可以成为像欧洲战区的布莱德雷或者巴顿那样的人物。可是,由于他的中国经历,他被派去处理那里的危机。
然而本书并非只是快节奏地叙述笼罩在悲剧阴影下的纷繁事件。隐藏在这个战争故事后面的是长期以来美国试图使中国跟自己更相似的努力——这是个堂吉诃德式的努力,但是屡败屡试。
但这本书真正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是部一流的历史著作,作者是一位自信而又熟悉这种艺术的大家。巴巴拉•塔奇曼主张把历史看做是具有可读性的故事,在这一点上她畅所欲言、深刻,并有广泛说服力。对她来说,关键的是人们的感受和言行。她反复强调了事件、人物以及地方的独特性。巴巴拉•塔奇曼的历史是自立的,根本用不着任何理论支持。它就是让读者着迷了,它让他们得以如此接近过去的历史,这接近的程度是前所未有的。
——费正清
巴巴拉•W.塔奇曼 作品
《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
《八月炮火》
《实践历史》
巴巴拉•W.塔奇曼(Barbara W. Tuchman)
她写出了20世纪最好的历史作品。以《八月炮火》和《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两次获得普利策奖。从1956年到1988年,她共出版了10部作品:
《圣经与剑》(Bible and Sword, 1956)、《齐默尔曼电报》(The Zimmermann Telegram, 1958)、《八月炮火》(The Guns of August, 1962)、《骄傲的城堡》(The Proud Tower, 1966)、《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Stilwell and the American Experience in China, 1971)、《来自中国的函件》(Notes from China, 1972)、《遥远的镜子》(A Distant Mirror, 1978)、《实践历史》(Practicing History, 1981)、《“荒唐”进行曲》(The March of Folly, 1984)、《第一次敬礼》(The First Salute, 1988)。
经典,文笔一流.1972年普利策传记文学奖。.如果太平洋战场对美欧来说是后娘养的孩子,那么缅甸战场则是看见就心烦的私生子:不想管又不能不管。此战场上出兵最多的是英印,人数五六十万,几乎是中国远征军人数是十倍;美军人数略少于中方,约60000人,基本是空军及技术兵种。人数劣势、与蒋反目决定了史迪威黯然离去。喜欢看全景故事的推荐作家版的《滇缅公路》。
评分经典,文笔一流.1972年普利策传记文学奖。.如果太平洋战场对美欧来说是后娘养的孩子,那么缅甸战场则是看见就心烦的私生子:不想管又不能不管。此战场上出兵最多的是英印,人数五六十万,几乎是中国远征军人数是十倍;美军人数略少于中方,约60000人,基本是空军及技术兵种。人数劣势、与蒋反目决定了史迪威黯然离去。喜欢看全景故事的推荐作家版的《滇缅公路》。
评分可能不是我喜欢的风格,翻译的水准也比较一般,有些拖泥带水。塔奇曼的叙述非常详细,立场也基本上都是在史迪威这一边,但这也许就是缺陷所在,详细但未必详尽,如果作者对历史的还原能引入更多的多方视角、立场与看法,相信整个作品会显得更加的客观全面而且清晰。也正是多方视角的缺失,会让人觉得有些过于拘泥细节,而少了一些宏观层面的叙述。推荐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结合白修德的《追寻历史》一同阅读。史迪威依然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二战历史人物,坚决、偏执富有才华,极度信仰美式价值观,对位居高位但徒有其表的人批评起来几乎毫不留情面,可谓知行合一,但这也许正是史迪威的悲情与另一面的魅力所在。
评分可能不是我喜欢的风格,翻译的水准也比较一般,有些拖泥带水。塔奇曼的叙述非常详细,立场也基本上都是在史迪威这一边,但这也许就是缺陷所在,详细但未必详尽,如果作者对历史的还原能引入更多的多方视角、立场与看法,相信整个作品会显得更加的客观全面而且清晰。也正是多方视角的缺失,会让人觉得有些过于拘泥细节,而少了一些宏观层面的叙述。推荐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结合白修德的《追寻历史》一同阅读。史迪威依然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二战历史人物,坚决、偏执富有才华,极度信仰美式价值观,对位居高位但徒有其表的人批评起来几乎毫不留情面,可谓知行合一,但这也许正是史迪威的悲情与另一面的魅力所在。
评分16书26。陆续看了十来天,塔奇曼这种写法,与其说是历史,不如说是小说。早几年,俺有个说法,科学是历史的终结。一旦科学可以进入高维空间,就像《星际穿越》里那样,历史将会清楚地摆在你眼前。而现在我们看历史,横看成岭侧成峰,多是执果索因。俺猜,大事件之间哪有那么多勾稽关系?扯玄乎些,那些不可思议的偶然,就像《星际穿越》里的父亲对女儿的提示一样,以幽灵的形式体现着存在。
刊于《南都周刊》2016年第4期“失望之书”专题 巴巴拉·塔奇曼是美国著名的历史作家,她获得普利策奖的名作《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又译《史迪威与美国在华经验(1911——1945)》),早在1985年即有了简体中译本,如今这已经是第4个版本了。很多中国人...
评分刊于《南都周刊》2016年第4期“失望之书”专题 巴巴拉·塔奇曼是美国著名的历史作家,她获得普利策奖的名作《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又译《史迪威与美国在华经验(1911——1945)》),早在1985年即有了简体中译本,如今这已经是第4个版本了。很多中国人...
评分相较于一战,二战,民国,抗日等值得大肆渲染的选题。本书从开始就关注史迪威的个人经历与美国在战争发展中对中国态度的复杂多变。由于时间上的绝对性,所以作者参照不同时期的文献记录,相对客观的描述中美关系。史迪威作为个人,由于亲历很多,由他折射出的那段岁月便更...
评分好伐,挺奇怪的发现,似乎国人记录和反映那段时期社会情势的相关书籍很少见,大都把注意力直接放在了具体的战局战争上。这方面反倒是外国人写得比较多一些。不知是否是出于那段时期太过混乱,太过悲哀,太过痛苦,才会令得置身其中的人们,过去后便再不忍碰触,始终不愿提及的...
评分这本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在中国已经多次再版了。在豆瓣也得到了不少读者的高评。但据我看过的资料,这种高评具有相当的误导性。 这本书不会告诉你这些。 1.史迪威在第一次缅甸战役期间,不听有经验的中国将领的劝告,完全罔顾中国军队的整体实力远远弱于日本军队的事实,...
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