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

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巴巴拉•W.塔奇曼(Barbara W. Tuchman)

她写出了20世纪最好的历史作品。以《八月炮火》和《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两次获得普利策奖。从1956年到1988年,她共出版了10部作品:

《圣经与剑》(Bible and Sword, 1956)、《齐默尔曼电报》(The Zimmermann Telegram, 1958)、《八月炮火》(The Guns of August, 1962)、《骄傲的城堡》(The Proud Tower, 1966)、《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Stilwell and the American Experience in China, 1971)、《来自中国的函件》(Notes from China, 1972)、《遥远的镜子》(A Distant Mirror, 1978)、《实践历史》(Practicing History, 1981)、《“荒唐”进行曲》(The March of Folly, 1984)、《第一次敬礼》(The First Salute, 1988)。

出版者:新星出版社
作者:[美] 巴巴拉·W·塔奇曼
出品人:三辉图书
页数:560
译者:万里新
出版时间:2007-9
价格:5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0225321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 
  • 二战 
  • 史迪威 
  • 传记 
  • 中国 
  • 塔奇曼 
  • 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 
  • 军事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最后,中国走了自己的道路,就仿佛美国人从来没有去过那里似的。

“我的目标是要使历史作品令读者着迷并且像我那样对题材激动不已、神魂颠倒。这样的前提是首先令自己着迷并有一种要传达魔咒的难以抗拒的冲动。”

——巴巴拉•W.塔奇曼

《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是一部杰作,这是出于许多很不相同的理由,每一条理由都足以让它流传下去。

首先,它富于戏剧性。这是一本生动的传记,讲的是一个古怪但却真实的英雄,一个美国最伟大的战区指挥官之一。他本可以成为像欧洲战区的布莱德雷或者巴顿那样的人物。可是,由于他的中国经历,他被派去处理那里的危机。

然而本书并非只是快节奏地叙述笼罩在悲剧阴影下的纷繁事件。隐藏在这个战争故事后面的是长期以来美国试图使中国跟自己更相似的努力——这是个堂吉诃德式的努力,但是屡败屡试。

但这本书真正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是部一流的历史著作,作者是一位自信而又熟悉这种艺术的大家。巴巴拉•塔奇曼主张把历史看做是具有可读性的故事,在这一点上她畅所欲言、深刻,并有广泛说服力。对她来说,关键的是人们的感受和言行。她反复强调了事件、人物以及地方的独特性。巴巴拉•塔奇曼的历史是自立的,根本用不着任何理论支持。它就是让读者着迷了,它让他们得以如此接近过去的历史,这接近的程度是前所未有的。

——费正清

巴巴拉•W.塔奇曼 作品

《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

《八月炮火》

《实践历史》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一个叫巴巴拉.塔奇曼的美国女人,在空气中充满着“勇敢精神”、“乐观主义”和“对商业的鄙视”(苏珊.桑塔格语)的1960年代初的某个夏日,开着租来的雷诺车游迹在法国和比利时的古战场上,近半个世纪前弥漫此地的硝烟即将在打字机的哒哒声里升起在历史著作《八月炮火》中。塔...  

评分

芭芭拉·塔奇曼平生最有名的作品即《八月炮火》,那是西方人说西方人故事,凭借于参战各方详实的文件记录,塔奇曼的成名之作从某种意义上说无非就是“临门一脚”,再加上成书时古巴导弹危机人人自危的冷战大背景之下,自然是一炮打响。但联系到本书,无疑可谓塔奇曼一生之败笔...  

评分

好伐,挺奇怪的发现,似乎国人记录和反映那段时期社会情势的相关书籍很少见,大都把注意力直接放在了具体的战局战争上。这方面反倒是外国人写得比较多一些。不知是否是出于那段时期太过混乱,太过悲哀,太过痛苦,才会令得置身其中的人们,过去后便再不忍碰触,始终不愿提及的...  

评分

刊于《南都周刊》2016年第4期“失望之书”专题 巴巴拉·塔奇曼是美国著名的历史作家,她获得普利策奖的名作《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又译《史迪威与美国在华经验(1911——1945)》),早在1985年即有了简体中译本,如今这已经是第4个版本了。很多中国人...  

评分

【读品】成刚/文 巴巴拉.塔奇曼的《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有一个中国式的原型,这个原型是那么古老,简直可以追溯到《西游记》;又那么文学味十足,这使它的身份一直饱受争议,是“学术著作”,还是“通俗历史”,抑或纪实小说?这书有个老版本,正标题是“逆风沙”,不...  

用户评价

评分

好,好,好。一个外国军人在中国的良心,真实、客观。这点我不敢保证。1911——1945,时间横跨两次世界大战。看完这本书你就会发现,美国对亚太地区一贯态度的由来。日本这个被民族主义和人文主义分裂的国家是怎样的练成的。以及国民党政府和美国之间那些隐秘的联系。

评分

中国、越南、古巴……就是被这些傻逼文青害死的

评分

说实话,非历史学者在写历史人物传记的时候最大的问题就是经常带入自己的好恶,尤其是显现对传主的偏爱。但是依然不失为一本好书

评分

充分绵延的叙述,惊讶于作者对中国上世纪四十多年里内政外情的精到点评,稍显琐碎

评分

书很好,选题很好,印刷质量很好,但是编辑不够用心,低级错误少说也有十处吧,新星的老毛病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