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劇的誕生》的主旨,尼采後來一再點明,是在於為人生創造一種純粹審美的評價,審美價值是該書承認的唯一價值,“全然非思辯、非道德的藝術傢之神”是該書承認的唯一的“神”,他還明確指齣,人生的審美評價是與人生的宗教、道德評價以及科學評價根本對立的。《悲劇的誕生》尼采後來提齣的“重估一切價值”,其實,“重估”的思想早已蘊含在他早期的美學理論中瞭。當時他就宣告:“我們今日稱作文化、教育、文明的一切,終有一天要帶到公正的法官酒神麵前。”後來又指齣:“我們的宗教、道德和哲學是人的頹廢形式。相反的運動:藝術。”可見,“重估”的標準是廣義藝術,其實質是以審美的人生態度反對倫理的人生態度和功利的人生態度。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真是想不到被人咀嚼到那麼透的文章看起來還是覺得有很多新鮮東西,比如最簡單的酒神和日神的對立,在我看來,並非酒神,而是日神作為自荷馬以來的“鏡中印象”,纔是現代性意識所顯露的端倪,“新的美化的外觀”已經靠不住瞭,為此纔去尋找酒神。但是酒神卻一再進入日神的領域,一再被體驗為空。真是很美妙的理論。
评分我喜歡德國人的一點就是他們即使是哲學傢看藝術也很少說外行話
评分選讀。兩個極端:共鳴的地方覺得寫得真好,不懂的地方真不知道他想說什麼
评分從悲劇的誕生時代起,尼采就認識到瞭生命的虛無,對此他給齣的對策是用審美重估價值,在此後的人生裏,他竭盡全力的瘋狂的熱愛生命,到瞭匪夷所思的地步。他清楚地知道虛無是真相,但他認為藝術作為引誘人活下去的謊言,比真相更有價值。他崇尚強大的生命力,渴望達到酒神精神所推崇的醉的狀態。我覺得他對生命的熱愛就像基督徒對神的信仰一樣,是一種“信”,是一種不能用理性解釋的選擇。
评分願酒神支配,我一生痛苦與歡愉。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