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风声鹤唳里,林语堂的价值观带着很大的洁癖 到了朱门这里,就变成了说不明的英雄主义 打土豪分田地的进行到底 可是还偏偏走的不是“武”侠的路子 关于杜家兴衰,林语堂用的是很必然的思路 从杜忠预言小杜的死 到杜范林必然的毁灭 并非是由于种族关系或者利益关系导致 其中并没...
评分“他把我带离这梨花盛开时节的烦闷空间”。 因为这句话 才看这部小说的 一直不太喜欢看长篇小说
评分总结一下感想。 第一,当今国家的和平法治社会来之不易。军阀混战,人命如草芥的过去,即使有书籍、有电影,依旧是难以深切体会到过去的那种血淋淋的残酷现实。在那个年代,黑道有情,白道无义,实在是巨大的讽刺。到底熟黑熟白呢?老百姓所求不多,安居乐业而已,庆幸生在和平...
评分我想很多中国人并未到过中国西北,新疆一代,却能从林语堂的小说里阅尽西北风光,岁月往事。正是在南方多雨湿润的四月,我读完了这本书。 这是一本可读性极强的书,里面不仅描写了民国1933年的岁月,还有男女跨过旧式礼教的爱情,十三朝古都西安,大夫邸那一抹朱红色的大门里,...
评分在朱门里寻找半个多世纪前西安的影子,东大街,钟鼓楼,城墙----人们在同样的地点重复着相似的爱恨情仇。在那个时代里李飞无疑是勇敢的,同样勇敢还有他那出生名门却敢于抛弃一切的妻子----- 一个时代,一群不同背景的年轻人,追寻着共同的幸福。
挺老派文人的小说
评分挺老派文人的小说
评分挺老派文人的小说
评分挺老派文人的小说
评分挺老派文人的小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