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版)》最后附有中国当代文学史年表,内容为1949-2000年文学界的主要事件、作家活动、作品发表出版等情况,为当代文学研究者提供学习、研究的参考资料。8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史著作和教材已出版四十余部。本教材在文学史观念和方法,以及当代文学史研究的具体内容上,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被认为是至今为止学术水平最高的一部当代文学史著作。
洪子诚,1939年4月生,广东揭阳人。1956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1961年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现为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述有《当代中国文学概观》、《当代中国文学的艺术问题》、《作家的姿态与自我意识》、《中国当代文学史》、《1956:百花时代》、《问题与方法》等。与人合著有《中国当代新诗史》、《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两意集》等。
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一番讲话,基本上也成为后来1978年之前文学创作的准的。 其实这个标准没有错,是结论性的,也有前瞻性。可参照当时的苏联,早就如此了。只是后来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故意扩大化和严重化,甚至扭曲了这番讲话的本意和原初精神,某种程度上最终沦为成为摧...
评分前半本书都在为文革时期的各位大小作家的不幸遭遇平反和鸣不平。 后半本书将话题回归学术,观点明显,内容生动活泼,算是很用心的一本教材。 作者不惮于发表自己的个人看法和意见, 在文学观点上不流俗, 值得一看。
曲里拐弯,掖着藏着,皮里阳秋的春秋笔法。字里行间里恶毒地攻击党的文艺文艺路线和对文学的领导。。纳罕如何就出版了啊。。。。
评分细密程度不及现文三十年,阅读快感大过之。大概是源于对于文学史线索的突出和清晰的把握,以及在作家作品论述的浅表皮肤之下,有着一根时隐时现、兀自搏动的政治历史之脉。作者极谨慎,如履薄冰,从过频的引号和迂回的表达可以看出他多么担心落入所谓的“本质化”陷阱。
评分可以看出作者在文学史的构筑之外还存在着构筑部分当代史的努力,而且凡是在权力阶层能够容忍的范围内进行的论述都十分成功。确实看得很爽。谨慎的评论及论述的范围让人感觉到作者这个人确实是挺小心的。。PS:这本书配洪老的讲稿《问题与方法》是极好的!
评分我从来不知道搞当代可以这么好玩,果然即使没有作家和经典,有语境以及时代上直接的承袭关系,都让这个领域充满了现实意义和自身体验,以及很重要的,学术的痛感。本书的用心程度,光从注和对用语的审慎就可见一二,充满了警醒和自觉的书写。
评分跟其他读过的文学史相比,更像一部“史“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