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格党式的历史阐释”(The Whig Interpretation of History)这一成语是由英国史学家巴特菲尔德(Herbert Butterfield)首先创用的,它从分析辉格史学出发,指出19世纪初期属于辉格党的一些历史学家从辉格党利益出发,用历史作为工具来论证辉格党的政见,依照现在来解释过去和历史。
在1931年发表的这部史学名著中,巴特菲尔德将“辉格党式的历史阐释”这一概念作了重要的扩充。他在“前言”里就指出——本书要讨论的是许多历史学家的倾向性问题,即他们站在新教徒与辉格党的立场上写作,只要是成功的革命就去赞扬,强调过去的某些进步原则,以及编造出一个修正当今的叙述(如果不是歌颂当今的话)。实质上,巴特菲尔德所提出的问题已不仅仅限于狭义的辉格史学所涉及的英国政治史的范围,而是涉及历史学研究中更为一般和更具有普遍性的倾向,涉及历史作为一种研究而带有的局限。
巴特菲尔德的《辉格党式的历史阐释》一书对后来的所谓“剑桥学派”的历史研究取向影响颇大。为方便中文读书界参考,本书另附一篇巴特菲尔德就任剑桥大学现代史钦定讲座教授的就职演讲“历史学研究的现状”。
赫伯特•巴特菲尔德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剑桥大学现代史钦定讲座教授,20世纪“剑桥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非国教徒身份、对辉格式历史编纂的反思,以及对“信仰与历史”两者之间关系的持续关注,成就了他在20世纪西方知识界的独特性。
读完《历史的辉格解释》一段时间,最初那种惊艳感在慢慢暗淡。 初看确实经验,作者毫不留情地对辉格解释所代表的史观进行了全面的剖析。确实是一针见血地戳到了非专业历史学者的痛处。 可是随着时间推移,当自惭形秽的情绪淡化之后,问题也产生了。 一来乃是书中所说研究历史的...
评分作为一门学科的科学史,在其初创阶段与其说是历史,不如说更多地属于科学。它由像马赫(Ernst Mach)这样的科学工作者写就,目的在于追溯人们在当时所据有的对自然的理性认识(科学)是如何在一种颇具连续性的积累之中逐渐完成的。在这种科学史中,作者工作于自己惯常工作的科...
评分 评分译文相当别扭,对历史本身太隔膜了
评分巴特菲尔德的The Whig Interpretation of History,前半本阅读的这一译本。不得不说,翻译是个大问题。我在看的过程中,屡屡也有看自己不成熟译笔的感同身受,即是无论从语序、用词、语感上,翻译味都太浓重,以至于读得十分不畅。问题之外,可值一说的部分,是作者对一种非辉格式的历史观应当如何的理解。书中反复提及的是宗教改革的例子,就路德是否应作为现代性、自由、民主的先驱而往复辩证。显然,作者并不赞成对历史的思想链条进行长程推理,因其复杂性远超于人类轻率的尝试。诸如“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类的命题也可以休矣——历史之用,不在于取哲学、思想、科学而代之,而是在思想之矢的“强弩之末”,还原尚无法为思想把握的丰富性与无限可能性
评分这本翻译的情况好奇妙,总体上没有商务的口感好,但是若干带毛刺感的地方却又显得更清晰易懂~~~另外比商务多了一篇《历史研究的现状》,没看明白。。。
评分作者写此书时只有31岁
评分这本翻译的情况好奇妙,总体上没有商务的口感好,但是若干带毛刺感的地方却又显得更清晰易懂~~~另外比商务多了一篇《历史研究的现状》,没看明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