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格党式的历史阐释”(The Whig Interpretation of History)这一成语是由英国史学家巴特菲尔德(Herbert Butterfield)首先创用的,它从分析辉格史学出发,指出19世纪初期属于辉格党的一些历史学家从辉格党利益出发,用历史作为工具来论证辉格党的政见,依照现在来解释过去和历史。
在1931年发表的这部史学名著中,巴特菲尔德将“辉格党式的历史阐释”这一概念作了重要的扩充。他在“前言”里就指出——本书要讨论的是许多历史学家的倾向性问题,即他们站在新教徒与辉格党的立场上写作,只要是成功的革命就去赞扬,强调过去的某些进步原则,以及编造出一个修正当今的叙述(如果不是歌颂当今的话)。实质上,巴特菲尔德所提出的问题已不仅仅限于狭义的辉格史学所涉及的英国政治史的范围,而是涉及历史学研究中更为一般和更具有普遍性的倾向,涉及历史作为一种研究而带有的局限。
巴特菲尔德的《辉格党式的历史阐释》一书对后来的所谓“剑桥学派”的历史研究取向影响颇大。为方便中文读书界参考,本书另附一篇巴特菲尔德就任剑桥大学现代史钦定讲座教授的就职演讲“历史学研究的现状”。
赫伯特•巴特菲尔德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剑桥大学现代史钦定讲座教授,20世纪“剑桥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非国教徒身份、对辉格式历史编纂的反思,以及对“信仰与历史”两者之间关系的持续关注,成就了他在20世纪西方知识界的独特性。
历史的辉格解释不知道能不能理解为一种对历史的浪漫化解释,即认为历史从一个阶段跳到下一个阶段,必然是新事物代替了旧事物,进步的代替了反动的。显然赫伯特·巴特菲尔德是反对这种观念的,他举出宗教改革的例子说明人们对路德举措拥护赞同的同时恰恰忽略了它可能的负面影响...
评分 评分原创:公众号:Neko的一千零一夜 2月23日 我们该怎样去看历史呢?历史又是如何发展的呢? 赫伯特.巴特菲尔德在1931年的开创性著作《历史的辉格解释》中,写下了以上两个问题的答案。 赫伯特·巴特菲尔德(Herbert Butterfield,1900-1979),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政治思想家、公...
评分读完《历史的辉格解释》一段时间,最初那种惊艳感在慢慢暗淡。 初看确实经验,作者毫不留情地对辉格解释所代表的史观进行了全面的剖析。确实是一针见血地戳到了非专业历史学者的痛处。 可是随着时间推移,当自惭形秽的情绪淡化之后,问题也产生了。 一来乃是书中所说研究历史的...
p42 宗教与宗教史问题
评分振聾發聵的精彩傑作,散發著異常有力的學術能量,激勵我們這群歷史學徒對歷史無悔的追尋。
评分翻译确实挺烂。辉格史观和阶级史观真是异曲同工。过度提倡现象学,就会滑向一种价值虚无,过度提倡解释学,做价值判断,就会滑向主观臆断、戏剧化和辉格党式的“进步与落后”淆。但是最终还是这两者之间的结合和平衡。就写作而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种标准还是过于理想,借用作者的一句话,“若要真是阿奎那倒好了”。
评分内容很好,翻译有些地方有问题,比如student翻译为学生不妥,它还有研究者的意思。
评分内容很好,翻译有些地方有问题,比如student翻译为学生不妥,它还有研究者的意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