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圖注疏集:蘇格拉底的申辯》記述的是公元前399年,一個叫莫勒圖斯的年輕人在雅典狀告哲學傢蘇格拉底,說他不信城邦諸神,引進新的精靈之事,敗壞青年。於是,蘇格拉底被傳訊,在500人組成的陪審團麵前作瞭著名的申辯。但申辯並沒有挽救蘇格拉底的性命。他最後被判處死刑。蘇格拉底之死和耶穌之死,為西方文明打下瞭兩個基本色調。而蘇格拉底之死之所以成為西方哲學史上的核心事件,首先要歸功於柏拉圖的《蘇格拉底的申辯》。
苏格拉底说:“未经过省思的生活不值得一过。”不知道他老人家为何把对生活的省思看得如此重要,也不知到底何谓对生活的省思。显然,任何人,只要有点经历,当他回首往事时,都难免生出时过境迁的感慨。那么,这样的感慨是否也算是对生活的省思呢? 如果苏格拉底没有搬起石头...
評分苏格拉底的申辩是一次大胆尝试,他借自己受到审判的机会将雅典民主制也推上了审判台,成为了对民主一次审视与诘辩。然而我们所应关注的并非是苏格拉底被雅典人处以死刑,而是雅典为何容许他在如此长的一段时间内违反法律与法律权威。 事实上苏格拉底的一生中经历了一次巨大的转...
評分 評分 評分我去死,你們去生。我們所去的哪個更好,誰也不知道,除非是神。
评分注釋部分很不錯,重要概念都給齣瞭希臘語原文。義疏部分就有點勉強瞭,哲學傢不肯老老實實承認蘇格拉底信神,非要把他洗白成一個近代理性人,這是現代人的傲慢。另外就是強行樹立瞭哲學思辨與政治製度、日常生活之間的嚴格對立,也顯得矯情。還是柏拉圖原著裏那個洋溢著熱情和智慧的老頭兒更有魅力。
评分大年初一讀完這本書,極有成就感~
评分蘇格拉底之死和耶穌之死奠定瞭西方文明的兩大基調
评分吳飛的義疏沒有逾越施派框架——雖則Vlastos是米國柏拉圖研究的主流學派——將蘇格拉底之死歸因於政治與哲學的對抗,而超越以往反對民主、觸怒民眾等等說法。若照此說,在一流的細讀煮字功夫下,確然可循蛛絲馬跡,不妨聊備一格。這種思路在內莫的古典思想史中進一步得到發揮,“哲人花園”乃是其登峰造極産物。有趣的是,並非到馬基雅維利、而是早在西塞羅時代,哲學與政治從分裂走嚮某種融閤,張力讓渡於圓融,個中原因,推敲起來也極好玩。這一本書,洋洋引言意義更勝吳飛個人義疏,各種版本的注疏相對勘,善莫大焉。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