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屏风上

在中国屏风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英]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出品人:
页数:177
译者:唐建清
出版时间:2013-6
价格:2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32761210
丛书系列:毛姆文集(精装)
图书标签:
  • 毛姆
  • 英国文学
  • 随笔
  • 英国
  • 看中国
  • 外国文学
  • 萨默塞特·毛姆
  • 游记
  • 中国传统文化
  • 屏风
  • 艺术设计
  • 家居美学
  • 传统工艺
  • 东方美学
  • 文化符号
  • 室内装饰
  • 历史文物
  • 视觉艺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一九一九至一九二○年冬季,时年四十五岁的毛姆来到中国,溯长江而上一千五百英里,《在中国屏风上》即是他此次行程的产物,五十八篇或长或短、原本可以写成小说的“素材”,连缀成“一组中国之行的叙事”。

这组“叙事”的读者当然是本国人,毛姆为英国同胞展现的是一幅古色古香、散发着浓郁东方情调的“中国屏风”。毛姆在这架屏风上描绘了遥远、古老而又神秘的中国景致,她的山川风物、人文景观:令人敬畏的长城、急流险滩的长江、天光云影的水田、纪念先祖的牌坊、筑有雉堞的城墙、各式各样的庙宇、竹林深处的农家、山上的婴儿塔、路边的小客栈……当然,相对于“风土”他更感兴趣的永远是“人情”,他以一颗久经世故又不失赤子纯真的悲悯之心感受着、传达着他所碰到的形形色色的中国人的形象;尤其重要的是,他在满怀同情地试图贴近中国风土人情的同时,毫不留情地以批判的态度反映了在中国的英国人的生活真相。因为他始终认为:“写作中,更重要的不是丰富的材料,而是丰富的个性。”

作者简介

威廉·萨姆塞特·毛姆(1874—1965),英国著名作家,被誉为“最会讲故事的作家”,整个英语世界最畅销的作家之一。毛姆是一位成功的多产作家,在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和戏剧领域里都有建树。不过毛姆本人对自己的评价却很谦虚:“我只不过是二流作家中排在前面的一个。” 毛姆最知名、最畅销的小说《人性的枷锁》(1915)在其去世前的销量就已超过了一千万册。除长篇外,毛姆还是一个出色的短篇小说家,他的短篇小说有一百多部。1946年,毛姆设立了萨姆塞特·毛姆奖,奖励优秀的年轻作家,鼓励 并资助他们到各处旅游。1952年,牛津大学授予毛姆名誉博士学位。1954年,英王室授予他“荣誉侍从”称号。1965年12月16日毛姆在法国尼斯去逝。

目录信息

目录
序言
一 幕启
二 女主人的客厅
三 蒙古人首领
四 漂泊者
五 内阁部长
六 宴会
七 天坛
八 上帝的仆人
九 客店
十 小阁楼
十一 恐惧
十二 画
十三 国王陛下的代表
十四 鸦片烟馆
十五 最后的机会
十六 修女
十七 亨德森
十八 黎明
十九 荣誉攸关
二十 驮兽
二十一 麦克里斯特医生
二十二 路
二十三 上帝的真理
二十四 罗曼司
二十五 崇高的风格
二十六 雨
二十七 沙利文
二十八 餐厅
二十九 长城
三十 领事
三十一 小伙子
三十二 范宁夫妇
三十三 江中号子
三十四 海市蜃楼
三十五 陌生人
三十六 民主精神
三十七 基督复临派教徒
三十八 哲学家
三十九 女传教士
四十 一局台球
四十一 船长
四十二 小城风景
四十三 黄昏
四十四 正常的人
四十五 老人
四十六 原野
四十七 失败者
四十八 戏剧学者
四十九 大班
五十 报应
五十一 残片
五十二 出类拔萃
五十三 老船长
五十四 疑问
五十五 汉学家
五十六 副领事
五十七 山城
五十八 祭神
译后记
修订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虽然我非常喜欢毛姆,但是我还是想说,这本书,从某些方面还原了那个时代的中国的真实场景,但实际上他不了解中国。不通中文,只是到此一游的毛姆就像现在的旅游,走马观花又难免雾里看花,如同书中第三十八章中,那个中国的哲学家所说:“你们每天苦力和买办打交道,就以为每...

评分

很好看的随笔,写得很精道,不滥俗,不愧是大家。此书若干年前购自旧书店,1987年第一版,书价3元,湖南人民版。今日亦有再版,薄薄的小册子增肥至大开本,书价也翻了不止几倍。  

评分

唐建清译本2013年版装潢雅致可喜。翻译得大体不错。值得推荐。 与原文对照来读,发现有些地方译的还不尽如人意。比如《哲学家》一篇结尾处的诗,第一首末句“悲哀啊悲哀,莫非爱情使你不再可爱。”原文为:   Sad, sad that love should make you   Unlovable. 此处并无“...  

评分

毛姆的《在中国屏风上》算不得是深刻的中国观察,毕竟他于1919年至1920年顺长江溯游而上的游历只有几个月的光景,对于如此幅员辽阔的国家,恐怕没有任何人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形成如何深邃的认知。毛姆很知趣及熨帖地将自己的这系列游历文章名之为“在中国屏风上”,即意味...  

评分

虽然我非常喜欢毛姆,但是我还是想说,这本书,从某些方面还原了那个时代的中国的真实场景,但实际上他不了解中国。不通中文,只是到此一游的毛姆就像现在的旅游,走马观花又难免雾里看花,如同书中第三十八章中,那个中国的哲学家所说:“你们每天苦力和买办打交道,就以为每...

用户评价

评分

速写似的文字,却耐人寻味。惊喜的看到这句话的出处:正常才是罕见的。

评分

看似在写中国,主要还是写英国。毛姆大概有种一眼看透人心的天赋,尤其对于他自己的英国同胞或者他们英国人致力于嘲笑的法国人。虽然寥寥数笔,但是简直精确到可怕。另一方面,他又常常被一些途中所见的碎片勾起对于英国风景的甜蜜回忆。莫名有种刻薄和深情的反差萌。

评分

速写似的文字,却耐人寻味。惊喜的看到这句话的出处:正常才是罕见的。

评分

这本书被归类为游记,但跟传统的游记是完全不同的。毛姆并没有大篇幅去描写湖光山色风土人情,而是以旅途中遇到的各式各样的人为蓝本,勾勒出民国年代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人和本土人的精神面貌。很多时候更像是浏览一张张老照片,毛姆所做的只是用文字描述给你,把历史定格在那静止的年代里。

评分

原本期待不高,只以为是普通的东方学游记作品,但等翻开书细细品读时才察觉到真是很有毛姆讽刺尖锐的文笔。特别喜欢他的人物肖像,无论是中国人还是他的英国同胞,毛姆对整个殖民时期殖民者与被殖民者的境地与心理看得非常清楚。那位历史学家想必是辜鸿铭吧,那句“在中国,驮负重担的不是牲畜,而是活生生的人啊!”真是太悲悯了。 Chris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