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没说过自己有凭空编故事的本领;我往往需要一个事件或是一个人物才好动笔,不过我总是运用想象力、创作力以及戏剧感,把素材变成我自己的东西。”毛姆如是说。
从一八九二年他十八岁开始,毛姆就养成随时记录各种创作素材的习惯,这一习惯他一直坚持了五十多年。一九四九年,已经七十五岁高龄的毛姆从他保存的十五册笔记、备忘录和旅游札记中精挑细选并加以简明的按语,出版了这本《作家笔记》。这无疑是毛姆最为重要也最为真实的作品之一,等于是在正式放弃虚构文学创作后将他“写作素材的仓库”亦即他创作的终极秘密公之于众了。虽然之后还出版了《随性而至》和《观点》这两本随笔和评论集,《作家笔记》可以看作毛姆一生文学创作的起点和终点,是他对自己一生漫长的文学生涯的告别。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1874—1965),英国著名作家,被誉为“最会讲故事的作家”,整个英语世界最畅销的作家之一。毛姆是一位成功的多产作家,在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和戏剧领域里都有建树。不过毛姆本人对自己的评价却很谦虚:“我只不过是二流作家中排在前面的一个。” 毛姆最知名、最畅销的小说包括《人生的枷锁》《月亮和六便士》和《刀锋》等。除长篇外,毛姆还是一个出色的短篇小说家,他的短篇小说有一百多部。1946年,毛姆设立了萨默塞特·毛姆奖,奖励优秀的年轻作家,鼓励 并资助他们到各处旅游。1952年,牛津大学授予毛姆名誉博士学位。1954年,英王室授予他“荣誉侍从”称号。1965年12月16日毛姆在法国尼斯去逝。
——“生命的尽头,就象人在黄昏时分读书,读啊读,没有察觉到光线渐暗,直到他停下来休息,才猛然发现白天已经过去,天已经很暗,再低头却什么也看不清了,书页已不再有意义。” 想像一下,一位年过七旬的练达作家,将自己毕生游历六个大陆的所观所感细细挑选,汇成一本集子...
评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痛苦绝不能提高人的修养,只能让人变得粗暴无情。 最近流行通过文学培养人们的吃苦精神,对此,我只觉得可怕。我一点都不赞成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于受苦受难的态度。我目睹过无数人受苦受难,自己也没少受苦难。当我还在学医的时候,我在圣托马斯医院的病房里见...
评分毛姆是位大家都不陌生的作家,他的作品《月亮与六便士》,直到今年还摆在实体店畅销书书架。 按照毛姆说的,《作家笔记》是他把自己从前用作以备不时之需的写作素材和自己的笔记整理出版的。 对这本书的兴趣点来源于我想知道一个作家的创作技巧和过程,更想知道毛姆的日常所思...
评分合上毛姆的《作家笔记》的时候天已经很黑了,我才意识到忘记关上窗帘,夜色中的马路点缀着几处星光,在雾霾的过滤下显得有些暧昧,我脑中突然浮现出了毛姆描写印度的那几页篇章,神圣恒河里污浊不堪的水、一只不知开往何处的小船、脸上透着狡黠目光的中国人、信仰在这座古老文...
评分非毛姆拥趸不必通读 素材不比作品 正如文献不比史书 不如只看一九一七的俄罗斯部分和一九四四的最后一章
评分喜欢作者的一定要读读这本随笔,相当于毛姆写作的素材库,有大段对人对事的记录,还有对信仰对文学的看法,从文字间能看出毛姆是个直白的人,有时不惧批评起同行,对陀氏也是真爱。书中还有作者游历诸国的随见随想,从夏威夷到印度,从法国回到伦敦,丰富的阅历也为其积累了很多写作灵感。
评分日记形式没什么负担,闲暇就拿来读几段,看了数月,中国人民的“老盆友”,神吐槽,高端黑,高端自黑,时间跨度长,能瞥见成长轨迹与精神脉络,从周游列国到洞彻事理、达人知命,内容坦诚,比如评论俄罗斯作家,就像看到了不得不承认水准尚不够的自己,毛姆老师还在不经意间解释了为何现在观众越来越难取悦的原因
评分日记形式没什么负担,闲暇就拿来读几段,看了数月,中国人民的“老盆友”,神吐槽,高端黑,高端自黑,时间跨度长,能瞥见成长轨迹与精神脉络,从周游列国到洞彻事理、达人知命,内容坦诚,比如评论俄罗斯作家,就像看到了不得不承认水准尚不够的自己,毛姆老师还在不经意间解释了为何现在观众越来越难取悦的原因
评分豆瓣网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